
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水平评测体系(试行).doc
52页1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水平 评测体系(试行)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二〇〇一二年三月一二年三月2说 明企业信息化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我省信息化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分项指标体系这是我省推出的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为了从效能上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指导企业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参考国内外相关信息化评测体系研究成果,结合我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制订了《河南省企业信息化评测体系》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南建立全省统一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为了正确和客观地评价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水平,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它从宏观上指导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微观上,使企业更准确地认识信息化的内涵,明确信息化的目的,制定正确的信息化战略,为企业信息化具体实施提供切实的帮助同时也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状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1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水平评测公共指标序序 号号一级指一级指 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内容指标内容数据采集项数据采集项分值分值信息化规划Q1:信息化工作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Q1:无成文信息化规划;分散在业务规划中;单列信○1○2○3息化规划2 2信息化组织Q1:信息化部门设置情况Q2:信息化部门定位Q3:是否设置 CIO(首席信息官)Q1:没有部门;业务部门下属;专门的部门○1○2○3Q2:IT 服务提供者;信息化管理者;战略计划参与者○1○2○3Q3:否;是○1○21 1信息化人员Q1:从事信息化工作专职人员人数占企业员工总数比例Q2:适应岗位信息化操作的管理人员人数占企业管理人员总数比例Q1:从事信息化方面的专职人员总数;企业员工总数○1○2Q2:适应业务岗位信息化操作的管理人员总数;企业管○1○2理人员总数2 2信息化制度Q1:信息化制度的建立和实施Q1: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运行维护管○1○2理制度和岗位责任2 2信息设备建设Q1:内部局域网带宽Q2:出口带宽Q3:管理人员终端设备配置率Q1:内部主干网络最大带宽(Mbps)○1Q2:内部网与互联网接口最大带宽(Mbps)○1Q3:管理人员计算机终端数;管理人员总数○1○21 11 1基础资基础资 源源 ((10%10%))数据中心建设Q1:是否建立了数据中心Q2:数据中心功能Q3:数据备份情况Q4:机房建设符合标准要求,满足企业应用需要Q1:否;是 ○1○2Q2:物理集中;数据集中;应用集中○1○2○3Q3:无备份;离线备份;双机热备份○1○2○3Q4:具有防火、防水、防雷、防静电、防外力破坏的措施;○1经过第三方检测○22 22 2应用与应用与 实施实施 ((60%60%))与信息化相关的工业基础设施Q1:基础数据标准化Q2:信息化高效自动识别设施应用情况Q3:生产线人均自动化生产设备使用情况Q1:企业对信息资源(原材料、财务、人事、产品、客户、供应商等)的基础数据规范程度;Q2:无;条形码;RFID○1○2○3Q3:生产线自动化生产设备数量;生产线工人总数○1○23 32信息化建设运维投入Q1:企业信息化投入占利润收入的比例Q2:技术改造项目中与信息化相关的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Q1:近三年信息化项目投资额;近三年企业利润收入○1○2Q2:近三年在技术改造等项目中与信息化相关的投资额;○1近三年企业技术改造总投入○24 4研发设计Q1:数字化设计实现情况Q2:产品设计中数字仿真的应用情况Q3:信息技术应用阶段Q4: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Q1:使用 CAD、3D Max 等单机设计平台;采用单机设计○1○2平台,同时采用辅助工艺管理、辅助制造;采用 PDM 系○3统实现 CAD、CAPP、CAM 集成Q2:无;部分;全部○1○2○3Q3:产品数据管理;设计流程管理;本地协同设计;○1○2○3异地协同设计;开放式虚拟设计平台○4○5Q4:无;部分;全部○1○2○38 8生产过程自动化Q1: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控制状况Q2:生产执行系统功能状况Q3:生产监控系统Q1:仅应用可编程控制(PLC)和分布式控制(DCS);在分布○1○2式控制(DCS)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控制系统(APC),实现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在现场总线控制(FCS)的基础上采用○3先进控制系统(APC),实现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④实现集成化最优智能控制Q2:自动排产计划的生成;作业计划的实施;实施情○1○2○3况的监测Q3:设备状态监控;生产过程监控;○1○28 8生产管理Q1:物料清单(BOM)变更管理实现情况Q2:生产计划的编制和更改自动完成的比例Q3:采集数据系统Q1:工程更改管理;工艺更改管理;临时更改管理;○1○2○3BP(断点)管理○4Q2:0-20%;20-40%;4-60%;60-80%;80-100%○1○2○3○4○5Q3:否;是○1○28 8采购管理Q1:是否建立了集中采购平台Q2:采购领域信息化应用范围Q3:是否支持供应商管理Q1:否;是○1○2Q2:采购寻源;成本工程;供应商考核;索赔○1○2○3○4Q3:否;是 ○1○24 42 2应用与应用与 实施实施 ((60%60%)) 销售服务管理Q1:客户关系管理系统Q2:营销管理系统功能覆盖情况Q1:呼叫中心;维修服务预约;客户信息跟踪和管理○1○2○3系统;客户价值挖掘;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4○54 43Q2:市场运营;业务处理和跟踪;综合分析和控制○1○2○3物流管理Q1: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Q2:入场物流主要形式Q3:企业在生产物流管理领域信息化应用Q1:入场物流管理系统;生产物流管理系统;○1○2Q2:人工要货;计划要货;准时(JIT)供货;模○1○2○3○4块化供货Q3:人工物料管理;仅作物料账务管理;使用执行层○1○2○3信息系统进行现场物流管理3 3其他业务管理Q1:信息化覆盖哪些业务模块Q1: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设备管理3 3办公自动化应用Q1:办公自动化系统(OA)建设情况Q1:审批流转、公共办公、日程安排、信息发布、企业电子邮件、共享文档、信息流程的跟踪与监控4 4门户及电子商务Q1:是否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Q2:是否开展网站推广、网络销售Q3:电子商务开展情况Q1:否;是○1○2Q2:否;是○1○2Q3:电子商务产生的销售额/采购额占总销售额/采购额的比○1例4 4信息系统集成Q1:信息资源整合水平Q1:信息技术应用集成化水平,集成化程度,管理控制一体○1化程度5 5信息系统软件质量Q1: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系统相关软件的质量Q1: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经过第三方测试机构测试○1○2 2 2信息安全设备建设Q1:信息安全设施建设情况Q2:灾备情况Q1: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1Q2:无灾备;同城异地灾备;远程异地灾备○1○2○35 5信息安全管理制度Q1:信息安全制度的建立和实施Q2:人员身份验证Q1: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操作员安全管理制度;密○1○2○3码与权限管理制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4○5度Q2:否;是○1○23.53.5信息系统安全Q1:系统是否经过专业的安全检测Q2:信息安全人员配置情况Q1:①否;②是 Q2:①专职信息安全人员;②信息安全人员相应资质3 33 3安全安全 ((20%20%))生产安全建设Q1:安全生产监控Q1:没有信息监测;有信息监测;有信息监测及报警 ○1○2○36.56.54Q2:应急预案建立Q3:质量全程跟踪与追溯Q2:未建立;建立;应急预案与报警系统能够联动○1○2○3Q3:没有建立;已经建立○2安全生产率Q1:安全生产率Q2:经济损失率Q1:近三年来安全生产最大连续天数○2Q2:近三年来由安全事故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近三年○1○2来企业的销售收入2 2用户使用情况Q1:企业用户对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反应Q1:调查用户对信息化的评价○11 1经济效益改善Q1:企业利润增长率Q2:企业人均产值增长率Q3:产品质量合格率Q4:生产成本节约率Q1:①本年利润增长额;上年企业利润○2Q2:①本年人均产值增长额;上年企业人均产值○2Q3:①合格产品数量;全部产品数量○2Q4:①本年生产成本;本年销售收入;上年生产成本;○2○3上年销售收入○45 5生产与供货周期Q1:生产周期缩短Q2:供货周期缩短Q1:采用信息化前的生产周期;信息化后的生产周期○1○2Q2:采用信息化前的供货周期;信息化后的供货周期○1○22 24 4实施效实施效 果果 ((10%10%))客户响应速度Q1:处理客户订单的及时率Q2:配送客户订单的及时率Q1:及时处理客户订单数;客户订单总数○1○2Q2:及时配送客户订单数;客户订单总数○1○22 25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水平评测行业指标序号序号行业类别行业类别指标内容指标内容数据采集项数据采集项分值分值Q1:是否建立矿井瓦斯实时监测系统Q1:否;是○1○23 3Q2:是否建立井下人员移动信息系统Q2:否;是○1○23 3Q3:是否建立智能调度系统Q3:否;是○1○23 3Q4:采、掘、机、运、通实时监测率Q4:40%以下;②40%-80%;80%以上○1○36 61 1煤炭煤炭Q5:安全隐患部位信息化监测覆盖程度Q5:无;部分;③全部○1○25 5Q1:产品质量全程追溯建立情况Q1:原辅料采购环节;②生产环节;销售环节○1○39 9Q2:是否建有仓储、物流温度实时监控系统Q2:否;是○1○22 2Q3:制造执行系统对加工工序的覆盖率Q3:60%以下;60%-90%;90%以上○1○2○33 3Q4:生产过程管理实现集中统一调度和管理程度Q4:集团;子公司;单一工厂;车间○1○2○3○44 42 2食品食品Q5:是否建立生产车间和仓库远程视频监视系统Q5:否;是○1○22 2Q1:各工序单体设备控制 PLC 覆盖率Q1:各工序已应用 PLC 控制的单体设备数量;各工序所○1○2有应该应用 PLC 控制的单体设备数量2 2Q2:各工序单体设备控制 DCS 覆盖率Q2:各工序已应用 DCS 控制的单体设备数量;各工序所○1○2有应该应用 DCS 控制的单体设备数量2 2Q3:运用了数学模型全自动化生产线比例Q3:运用了数学模型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数量○13 3Q4:制造执行系统冶铸轧一体化覆盖率Q4:冶铸轧一体化的制造执行系统覆盖的工序数量;工○1○2序总数量4 4 3 3钢铁钢铁 能源管理系统应用情况:Q5:能否与生产管理系统相衔接,并根据生产计划,安排能源计划,保证生产合理利用资源Q6:能否自动计算工序及产品的能耗指标,并可对源耗进行动态分析Q7:是否具有能源系统总体模型,可对能源的分配使用、生产能耗、能源分析管理、能源系统运行管理、能Q5:否;是○1○2Q6:否;是○1○2Q7:否;是○1○26 66源需求的质量数量情况,提出合理优化的配置环保指标自动监测情况:Q8:是否对体系文件决定的有害气体排放、噪声及污水等排放点,按要求进行了动态监测Q9:是否能够实现公共网或其他网络实现国家环保标准等数据的自动收集,并可与采集点进行比对Q8:否;是○1○2Q9:否;是○1○23 3Q1:是否建立原料和产品安全管理体系Q1:否;是○1○23 3Q2:是否建立产品特性参数信息管理系统Q2:否;是○1○23 3Q3:是否建立周期性全局停工检修程序Q3:否;是○1○23 3Q4:是否建立化验室信息管理系统Q4:否;是○1○22 2Q5:是否建有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和安全集中监控系统Q5: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建立安全集中监控系统○1○26 64 4化工化工Q6:是否具有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能源管理系统Q6:否;是○1○23 3Q1:数字化机台率Q1:设备总数;数字化设备数量○1○25 5Q2:是否具备数字化试纺设备和实验室Q2:否;是○1○23 3Q3:产品设计开发系统应用情况Q3:计算机辅助配棉;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新产○1○2○3品设计开发4.54.5Q4:生产监测、监控网络系统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