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万岁村民俗与传统社会0923.doc.pdf

1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1792554
  • 上传时间:2017-09-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29.0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万岁村民俗与传统社会——以万岁桥和明觉寺为中心罗智伟 宜春学院医学院 336000 摘 要:通过对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三兴镇万岁村的民俗与传统社会进行实地调查,以万岁桥与明觉寺为中心,围绕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以及与万岁村传统社会的关系展开客观的描述, 初步向世人展现万岁村的宗教信仰民俗与传统社会面貌关键词:万岁村,万岁桥,明觉寺,民俗,传统社会一、村落概况万岁村位于万载县东部, 隶属三兴镇, 地处镇南, 交通便利, 地界东接上高,南临鹅峰乡,西达白良乡,北至三兴镇街道,离万载县城约 8 公里该村地貌属低山丘陵地形,四面环山,中间为山地、平原山体海拔多约 200 米左右,周围主要山峰有猪婆塘山、 凤形山、 屏风岭、 雷公岭、 钵弥山、 凤凰山等, 环境幽雅,风景优美据张氏家谱和明觉寺史可知,至少元明时万岁村就已形成村落万载县三兴镇万岁村所在地理位置) [1]2 据调查,万岁村现有村民约 5000 人,分为 21 个组,每组包括若干户人家姓氏主要有张、谌、韩、武、黄、王、郭等,其中张、谌、韩三姓为本村大姓,尤以张姓人口最多,约有 2000 余人,张姓家族居住地处于万岁村中心区域;谌姓主要分布在沙坛一带, 韩姓聚居地原来住的是彭姓家族, 后来彭姓家族因为万岁桥风水问题而搬迁他地。

      至三兴镇岭子上张家明觉寺 小水里万岁桥潭渡韩家 至万载(鹅峰乡)(万岁村简图)二、万岁桥及其传说万岁桥位于万岁村南部,关于万岁桥的形制, 《万载县文化志·万岁桥》词条有详尽描述:万岁桥,位于三兴镇万岁村,为三墩四拱石桥谢溪、白良之水流经桥下全桥长 46.4 米,宽 5 米,高 8 米,拱顶由七道拱券磋列而成,拱面两侧为石板栏杆, 两端桥头各有一对雄雌石狮, 高 1.8 米 雄狮足踏石球, 雌狮怀抱小狮子,造型生动,雕刻精致 [2] ( p482)关于万岁桥的历史,同书记载:万岁桥始建于元至正年间 (按: 元惠宗时, 1341 年 -1368 年 ) , 历经明万历、清康熙、雍正各朝重修改建,屡修屡废至清嘉庆二十二年( 1817 年) ,在距原址约 7 米处重修万岁桥,遂存至今 1983 年 10 月,万载县人民政府公布万岁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 ( p482)由此可知,现存万岁桥实为清嘉庆年间所修建,但由于村民无法接触文献,3 年代相隔,传说遂起经过走访,说法有二:一为明代说,一清代说传说故事梗概大略相同,都认为当年皇帝御驾临幸万岁村,因微服私访,随从只有数人皇帝正策马前行,不想被河水拦住了去路。

      河面宽数十米,河面仅有渡船,不便行马, 皇帝无奈, 只好下马乘船过河, 随后随从和船夫将马匹载在船上渡过了河,一切停当后, 皇帝给了船夫摆渡钱, 又给了他一些银子, 船夫不明就里, 不肯收,随从才从旁说明身份,听说是皇上亲临,船夫跪地磕拜,皇帝说,这条河贯穿了村子, 给来往百姓带来许多不便, 要船夫拿钱去约工匠修座石桥, 便利过往行人,船夫连呼“万岁” 皇帝走后,船夫就找到当地官员,官员一听皇帝微服来访,吓一大跳, 但又不知道皇帝去向, 于是遵从谕旨请工匠修筑了一座石拱桥, 为感谢皇恩浩荡,就命名为“万岁桥” 为了证实这两个万岁桥的传说,走访者曾经遍翻典籍,查阅史乘,诸如《明史》等,明帝南下之史实都付阙如,找不到确凿文字记载,似乎明代说不可信;而后者似较可信,因为乾隆数次南巡,足迹遍布南方,所历城邑难以遍数,是否到过万岁村,虽暂无确证,但不无可能,只是所到之处无载籍可征,全凭村民代代口耳相传 即使皇帝没有到过此地, 修桥时或许与当时重大时事相关, 为感谢天恩普惠,所以命名为万岁桥但这里有两个旁证,当然也是传说,或许可以对理解万岁桥的历史有所帮助 江西万载千年食品有限公司出产的 “千年” 南酸枣糕( 1.68KG装)盖底有两个有关南酸枣糕的传说:一是乾隆游万载。

      传说乾隆一次微服下江南,来到古袁州万载,旅途劳顿,茶饭不思, 急坏众随从 忽然乾隆闻到客栈外飘来阵阵果味清香, 便命随从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两个村姑正在叫卖野南酸枣糕,乾隆细细品尝,酸甜怡人,令人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乾隆胃口大开,连夸:妙哉妙哉!真乃仙品也!细观村姑姐妹二人肌肤嫩白如玉,二是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朱元璋据守万载,无意中吃到当地百姓做的枣糕,感觉非常爽口枣糕色泽透明,美似琥珀,酸甜可口,略具咀嚼,又营养丰富,众将士极其喜爱 于是命当地百姓教宫廷御厨学习做法, 由此南酸枣糕享誉天下,宫禁之中,人人喜食后来,洪武爷有了天下,位登九五,还经常会在用御膳时吃枣糕,怀念在万载的日子酸枣糕,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很早就有记载,酸枣可以“安五脏,轻4 身延年” 它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可以起到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医学上常用它来治疗神经衰弱、心烦失眠、多梦、盗汗、易惊等病同时,又能达到一定的滋补强壮效果 现在江西万载千年食品有限公司出产的 “千年” 南酸枣糕作为一种特产商品早已上市 关于南酸枣糕的这两个传说, 产品上言之凿凿,势必有一定历史依据, 不能说是完全虚构, 但也不能排除这是生产厂家的营销策略, 为挖掘产品历史文化底蕴而借重朱元璋、 乾隆皇帝的威名, 对南酸枣糕进行宣传。

      此外, 还有一种观点, 认为修桥是希望桥能长久给村民方便, 千秋万载永不毁坏,持这种说法的非常少万岁桥的来历扑朔迷离, 使得这座古桥披上了一袭神秘外衣, 而万岁桥的风水之谜一直让人不得其解 据村里人反映, 万岁桥横跨康乐水 康乐水发源于谢山, 《环宇记》云: “谢康乐尝游此,因名源出谢山,东流出西江桥、黄田桥、锦江桥、 万岁桥, 至丘江会龙河水绕于上高 关于康乐水, 宋乐史 《太平寰宇记》有记载:康乐水,在县东北,水口去县三十五里自谢山源出,南流,即康乐侯谢灵运常游之水 [3](p2203)康乐水截断了河水的风水, 尤其是两头的两对石狮子, 龇牙咧嘴, 充满煞气按照风水学说, 宅前有路或河水弧形包围着, 俗称玉带环腰或抱身水, 主财运大顺及容易储蓄积聚 照理, 康乐水附近居民应该财运大顺, 但就因为有万岁桥从中切断这个好风水, 且桥两端两对石狮子给万岁桥增添了煞气, 导致附近村民诸事不顺村子里的老前辈们流传下来一些关于万岁桥风水和桥煞的传说,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个:一个是万岁村无大官之谜 据传说, 以前有官员路过万岁村, 怕此地有大官居住, 出于礼节, 到猪婆塘冲口便下马步行, 但当他走出冲口时便知道此地无大官, 无须请示或拜见, 旋即上鞍, 策马而去。

      这位官员依据的正是万岁桥的风水,认为万岁桥有桥煞,破坏了村子附近的风水,出不了大人物另一个是万岁桥附近人丁不旺之谜 例证如, 以前彭家住在万岁桥西百米附近,百事不顺,终于为避开桥煞而全族迁居他地接着韩家入住原彭家旧地,为5 不受桥煞影响, 韩家在桥头的河边种植了十余株樟树, 以挡住万岁桥的桥煞 这一做法稍微有效,但由于桥煞气太重,来势太凶,韩家各户深受其害,或不时有不虞之灾,如出门不利、办事不顺等,或小孩子多病多难、幼即夭折之类,总之人丁不旺村民们说,以前韩家有数十个年轻小伙子,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桥不发人” ,所有这些都是万岁桥煞气所致据当地村民反映,先前桥两端有石板阶梯,桥上有避雨亭,在文革时,两边台阶被用泥土填平, 避雨亭也在 80 年代被暴风雨摧毁 由于万岁桥的神秘传说,使得该桥远近闻名,村民说,上世纪就曾经有《峥嵘岁月》 、 《青蛙精》等影视剧组到此地取景拍摄,在影片中可以观赏到万岁桥的独特风姿三、明觉寺与万岁村传统社会1. 地理位置明觉寺位于万岁村西北部,距离万岁桥约 1000 米,从韩家出发向北走约 5分钟路程 明觉寺依山而建, 位于半山腰, 三面环山, 坐北朝南。

      此地宁静优雅、气候宜人、依山傍水、林泉秀美,确是一处清幽脱俗的佛门胜境寺庙正前方有一个大池塘, 池塘东西长约 50 米, 西北宽约 30 米, 据说这里原来是放生池 池塘与寺庙之间有一口饮水井, 井与池塘间距约 5 米, 与寺庙间距约 30 米,为早期寺僧所凿,完全能满足寺庙僧尼日常用水所需,现井已废池塘与井的东面有一条唯一通往寺庙的山间小路, 路面多泥泞 在小路通向井的路口设置有一块巨石, 高近 120 厘米, 长约 150 厘米, 石头上有一个瓮状储器,略显平整,口微撇,深五六寸,宛然天成,当地村民名之为盐钵盐钵右侧有一泓山泉据村民介绍,明觉寺后也有一个同样的储器,名为油钵2. 相关传说两个盐钵和油钵存在的历史已经不可稽考, 但关于油钵与盐钵都有一个同样神奇的传说:油盐为寺庙僧尼日常生活必需品, 他们如果要用盐和油只要到盐钵或油钵中舀取即可 令人怪异的是, 每次盐钵或油钵被用后, 下次取用时依旧是满满的一钵,似乎石头能自然生成油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村民描述时娓娓道来,甚至说祖上有人亲自见过这种神秘的现象现在看来, 石头产生油盐的传说自然是无稽荒诞之谈, 佛教本来善于用怪异6 诡秘的幻术类行为来显示佛法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以建立佛教的威严庄重,使百姓信服敬畏。

      这油钵、盐钵的奇事也不能摆脱附会的嫌疑仔细观察盐钵、油钵,口沿平整,内壁结构规则,上大下小,可以肯定这两件储器并非天然物,而是人工造成 至于为何造此油盐两钵, 笔者分析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以神异现象慑服众生,显示佛法精深,能力神通,使百姓信服、敬畏;二是接纳四方信众百姓施舍,以补日常生活用品之缺3. 命名考论明觉寺的命名现在也无从考究, 同名寺庙也较多, 如南京郊县明觉寺、 浙江嵊州明觉寺、 浙江宁波鄞州区明堂村明觉寺、 浙江绍兴云门明觉寺等, 走访者咨询了很多当地村民, 都说不知道命名之由 窃以为根据寺庙的一般命名方式, 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是以佛法佛名命名; 二是以高僧大德名号命名; 三是以地名命名; 四是以寺庙结构特点或象征意蕴命名 尽管地名有南京市溧水县明觉乡,但该地无明觉寺现在看来,后二者情况可以排除,而前二者中,后者似乎不大可能,虽然历史上有不少“明觉禅师” ,如宋代有僧雪窦重显,世称雪窦明觉禅师,且有《明觉禅师语录》行世;又清代顺治帝赐封憨璞性聪为“明觉禅师” ,有 《明觉聪禅师语录》 流传, 但本明觉寺没有文献或传说证明有明觉名号的高僧大德,仅在埋葬僧人的山腰上找到过“憨清禅师塔” 。

      且历史上素少以僧人法号命名实例,故较可能者是以佛法命名明觉”一词,佛学大辞典无单立词条,只有“眼智明觉”一条,解释为:(术语)见道中智之别称苦法智忍为眼,苦法智为智,苦类智忍为明,苦类智为觉 [4] ( p2015)佛教经籍中包含“明觉”二字比较多,较著名的如《巴利文大藏经》中《中尼迦耶》的《算数师目连经》 ,提出有益、适宜、行处、无痴四种明觉,要求修行者保持完全的明觉 此外, 藏传佛教密法也有不少关于明觉的论述, 一般讨论心与明觉的关系较多, 认为心多妄念执著, 只有明觉才能摆脱烦恼, 达到本心空净 因此, 僧尼应该是取用佛法中明觉的义理命名为明觉寺, 以示一种向上一路的修行法门4. 修建年代按照村民的说法,明觉寺修建于明朝,但这与史籍不符,据同治版《万载县7 志》卷二之三《寺观》记载:“明觉院云峰岭, 《通志》作万寿山唐贞观时创建;清顺治间,洞宗德旷重修,立石塔水口;道光二年,上栋焚毁,次年,十九都图众捐修 ”如果记载属实, 则现存明觉寺为道光三年所建 如今寺庙四周一片荒芜, 屋塌梁坏,枯井残垣,庙堂杂草丛生,高者过人,破败不堪,颓然凄惨原来的雕像、壁画、门神、法器等物什已杳无踪影,无法寻求,满墙苔藓,蛛网遍布,无可伫足处。

      在寺庙屋檐下还有一块石碑, 碑上刻载着乾隆年间重修明觉寺的施主姓名,类似一本功德薄石碑保存完好,唯碑底文字漫漶难识由碑文可知,现在的明觉寺在清乾隆时期曾重修,也可推测万岁桥与乾隆朝似乎也有某种关联碑石上明确记录着为重修明觉寺捐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