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原理习题附答案.doc
14页第二章一、 单项选择题:1.两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必备条件是 A.直接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 B.直接接触但无相对运动; C.不接触但有相对运动; D.不接触也无相对运动2.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或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 确定的运动 A.有; B.没有; C.不一定3.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A.虚约束; B.局部自由度; C.复合铰链4.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二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 个自由度 A.3; B.4; C.5; D.65.杆组是自由度等于 的运动链 A.0; B.1; C.原动件数6.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 A.1; B.2; C.3; D.1或27.某机构为Ⅲ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A.含有一个原动件组; B.至少含有一个基本杆组; C.至少含有一个Ⅱ级杆组; D.至少含有一个Ⅲ级杆组。
8.机构中只有一个 A.闭式运动链; B.原动件; C.从动件; D.机架9.要使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其条件是 A.机构的自由度等于1; B.机构的自由度数比原动件数多1; C.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二、 填空题: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_____,最小约束数为______2.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带入_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_____个约束3.两个做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之间为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它有_______个约束;而为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为高副,它有_______个约束4.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_______副或_______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_______副5.组成机构的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构件是机构中的_____单元体6.在平面机构中,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7.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零件与构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 的单元体,而零件是 的单元体。
9.由M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包括 个转动副10.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三、 判断题:1.机构的自由度一定是大于或等于12.虚约束是指机构中某些对机构的运动无约束作用的约束在大多数情况下虚约束用来改善机构的受力状况3.局部自由度是指在有些机构中某些构件所产生的、不影响机构其他构件运动的局部运动的自由度4.只有自由度为1的机构才具有确定的运动5.任何机构都是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连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面构成的6.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数7.任何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因此杆组是自由度为零的运动链四、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运动副 3.自由度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机构中,若某一瞬时,两构件上的重合点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该点为两构件的瞬心;B.在机构中,若某一瞬时,一可动构件上某点的速度为零,则该点为可动构件与机架的瞬心;C.在机构中,若某一瞬时,两可动构件上重合点的速度相同,则该点称为它们的绝对瞬心; D.两构件构成高副,则它们的瞬心一定在接触点上。
2.下列机构中不为零的机构是 A.(a)与(b); B.(b)与(c); C.(a)与(c); D.(b)3.下列机构中为零的机构是 A.(a); B. (b); C. (c); D.(b)与(c) 二、填空题:1.三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共有_____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定位于__________上2.含有六个构件的平面机构,其速度瞬心共有_____个,其中有_____个是绝对瞬心,有_____ 个是相对瞬心3.相对瞬心和绝对瞬心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由N个构件所组成的机构中,有_____个相对瞬心,有_____个绝对瞬心5.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的各点,而不能应用于机构的____________的各点6.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瞬心在____________处;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在____________处;组成纯滚动的高副时,其瞬心在____________处。
7.一个运动矢量方程只能求解________个未知量8.平面四杆机构的瞬心总数为_________9.当两构件不直接组成运动副时,瞬心位置用 确定10.当两构件的相对运动为 动,牵连运动为 动时,两构件的重合点之间将有哥氏加速度哥氏加速度的大小为 ,方向与 的方向一致三、判断题:1.瞬心是作平面运动的两构件上瞬时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也就是绝对速度相等的点2.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之间共有三个速度瞬心,它们不一定位于同一直线上3.在平面机构中,有n个活动构件,则该机构的瞬心总数为4.速度瞬心是两刚体上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5.当两构件不直接组成运动副时,瞬心位置用三心定理来确定6.速度瞬心是指两构件相对运动时相对速度相等的点四、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速度瞬心 2.三心定理 3.机构在什么条件下才有哥氏加速度存在? 其大小如何计算?第四、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传动用丝杠的螺纹牙形选 A.三角形牙; B.矩形牙; C.三角形牙和矩形牙均可2.单运动副机械自锁的原因是驱动力 摩擦锥(圆)。
A.切于; B.交于; C.分离3.如果作用在径向轴颈上的外力加大,那么轴颈上摩擦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大或不变4.机械出现自锁是由于 A.机械效率小于零; B.驱动力太小; C.阻力太大; D.约束反力太大5.两运动副的材料一定时,当量摩擦系数取决于 A.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 B.运动副元素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大小; C.运动副元素间作用力的大小; D.运动副元素间温差的大小二、填空题:1.从受力观点分析,移动副的自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效率的观点来看,机械的自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三角形螺纹的摩擦力矩在同样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矩形螺纹的摩擦力矩,因此它多用于____________4.机械发生自锁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构件1、2组成的移动副中,确定构件1对构件2的总反力方向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槽面摩擦力比平面摩擦力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矩形螺纹和梯形螺纹用于 ,而三角形(普通)螺纹用于 8.机械效率等于 功与 功之比,它反映了 功在机械中的有效利用程度9.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有 , , , 三、判断题:1.三角螺纹比矩形螺纹的摩擦大,故三角螺纹多用应于联接,矩形螺纹多应用于传动2.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有:尽量简化机械传动系统、选择合适的运动副形式、尽量减少构件尺寸、减少摩擦3.平面摩擦的自锁条件是压力角大于摩擦角4.平面摩擦的总反力方向恒与运动方向成一钝角。
5.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因此,机械功总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力6.在外载荷和接触表面状况相同的条件下,三角螺纹的摩擦力要比矩形螺纹的大,是因为摩擦面上的法向反力更大7.当机械的效率h£0时,机械发生自锁当h<0时,它已没有一般效率的意义,其绝对值越大,则表明机械自锁越可靠四、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自锁 2.机械效率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1.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可用质径积[mr]和偏心距[e]两种表示方法,前者 A.便于比较平衡的检测精度; B.与转子质量无关; C.便于平衡操作2.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是使 A.惯性力合力为零; B.惯性力合力偶矩为零; C.惯性力合力为零,同时惯性力合力偶矩也为零3.达到静平衡的刚性回转件,其质心 位于回转轴线上 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4.对于结构尺寸为b/D<0.2的不平衡刚性转子,需进行 A.静平衡; B.动平衡; C.不用平衡5.平面机构的平衡问题,主要是讨论机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对 的平衡 A.曲柄; B.连杆; C.机座; D.从动件。
6.机械平衡研究的内容是 A.驱动力与阻力间的平衡; B.各构件作用力间的平衡; C.惯性力系间的平衡; D.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间的平衡二、填空题:1.机械平衡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者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刚性转子的平衡设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其质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衡条件是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