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幼儿流涎验方.doc
4页治幼儿流涎验方 白术、益智仁各9克,加水适量,以文火煎30分钟,煎成1小碗药汁,然后加入白糖少许稍煮,即可分3次给幼儿喂服每日1剂,连服3至5天 婴幼儿流涎俗称流口水婴幼儿流口水的原因很多总所周知,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唾液腺尚还不完善,加上幼儿半岁左右处于出牙期,且婴儿口腔浅,唾液的分泌略有增加,孩子不会调节口腔内过多的液体,随着乳牙的出齐和年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也会逐渐转为正常,流涎也会自然停止婴幼儿流涎对健康的影响 病理性流涎是指婴幼儿不正常的流口水 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们喜爱捏压幼儿颊部,导致腺体机械性损伤腮腺有损伤的儿童,唾液的分泌量和流涎现象大大超过正常;另一方面患有口腔疾病,如口腔炎、粘膜充血或溃烂或舌尖部、颊部、唇部溃疡等也可导致儿童流涎小儿流口水,常常打湿衣襟,容易感冒和并诱发其它疾病,有的不经治疗可数年不愈有的流涎是由脑炎后遗症、呆小病、面神经麻痹而导致调节唾液功能失调,因此应去医院明确诊断 流涎多,不论是生理的或是病理的,都要做好局部的护理,注意清洁,避免皮肤刺激同时根据小儿的特点,采用一些方法治疗,这里介绍二则验方,可根据条件选用。
处方一:山药粉20克、鲜茨菇30克、捣烂如泥、红糖适量(以甜为度,下同),加白开水调成糊状,煮服每日分2次,连服5天为一疗程 处方二:鲜茨菇一枚(重约30克)、藕粉3克、冰糖适量用法同上或加入稀粥同服吴茱萸加胆南星治疗小儿流涎流涎,又称流口水,中医称为滞颐,多见于3岁以下幼儿.因其长期流口水,浸渍口角,致使两侧口角下巴潮红、糜烂,影响健康美观与卫生,应积极治疗.自1999年以来我院采用吴茱萸加胆南星敷涌泉穴治疗患儿80例,疗效较好 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症一般来讲,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口腔容积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对牙龈的刺激,大多都会流口水随着生长发育,大约在1岁左右流口水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常现象,如脑瘫、先天性痴呆等另外,宝贝患口腔溃疡或脾胃虚弱,也会流涎不止 中医对策: * 据不同原因做相应处理 注意观察宝贝的表现,找出流涎原因,特别是宝贝发烧、拒绝进食时,要进行口腔检查,观察有无溃疡如果是脾胃虚弱引起,平时不要给宝贝穿着过多或过厚,饮食上注意节制,以防体内存食生火加重流涎现象,引起呼吸道感染。
而且,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医推拿治疗 家庭食疗方: * 鲜石榴饮:取新鲜石榴适量,去皮后将其捣烂,加适量温开水调匀,取石榴汁涂于口腔,适用于脾胃积热引起的流涎 * 绿豆凉粥:取绿豆100克、苦瓜50克、薏米150克、大米100克一同煮成粥,放凉后给患儿食用 小儿流口水也就是小儿流涎,中医称"滞颐"3-6个月的婴儿唾液腺发育渐完善,唾液分泌增多,当乳牙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使唾液分泌增加而流涎,属于生理现象如果孩子超过6个月时还是流涎,应考虑是病理现象,多是因为脾胃虚弱不能摄纳精液所致,治疗应以健脾益气,燥湿和胃,补肾摄涎为主 我介绍个外贴方法给各位妈妈,有小儿流涎的宝宝,妈妈们不妨试一试! 制南星30克,生蒲黄12克上两味药共研成细末,加适量的米醋调成饼状,敷于双足的涌泉穴,12小时换一次,一般用5-7次然后,配合明矾15-20克,将明矾研成末,用开水化开,再加温水,浸泡双足,水量以浸没足背为宜一般用3-5次 另外,1.生理性流涎不需要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婴儿能吞咽过多的唾液,流涎自然消失 2.无论是生理性流涎还是病理性流涎,均应该及时处理,保持口周、下颌、颈部等部位的干燥,可在颈部涂擦爽身粉,并要及时更换颌下垫物。
一、摄涎饼 【来源】经验方 【原料】炒白术20-30克 益智仁20-30克 鲜生姜50克白糖50 克 白面粉适量 【制作】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把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末同白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做成小饼15-20块,入锅内,如常法烙熟,备用 【用法】早晚2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 【宜忌】对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所致的流涎忌服 二、益智粥 【来源】《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原料】益智仁30-50克 白茯苓30-50克 大米30-50克 【制作】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 【用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热服食,连用5-7天 【功效】益脾,暖肾,固气适用于小儿遗尿,也可用于小儿流涎 三、姜糖神曲茶 【来源】民间方 【原料】生姜两片 神曲半块 食糖适量 【制作】将生姜、神曲、食糖同放罐内,加水煮沸即成 【用法】代茶随量饮或每日2-3次 【功效】健脾温中,止涎。
适用于小儿流涎 四、白术糖 【来源】《江苏中医》 【原料】生白术30-60克 绵白糖50-100克 【制作】先将生白术晒干后,研为细粉,过筛;再把白术粉同绵白糖和匀,加水适量,调拌成糊状,放入碗内,隔水蒸或置饭锅上蒸熟即可 【用法】每日服10-15克,分作2-3次,温热时嚼服,连服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流涎小儿流涎的食疗方法首页 > 健康百科 > 健康保健 > 幼儿保健 > 幼儿疾病 > 小儿流涎 生姜两片,白糖适量,神曲半块,放罐内加水稍煮,当茶饮 山药粉20克,慈菇粉5克,红糖适量,白开水冲调成糊状,加入粥内或单独服用,每日一剂,分两次服,连服五天 茶叶5克,冰糖适量,加白开水煎汤代茶饮,一日三次,连服五天 大枣5个,陈皮5克,竹叶7克,水煎汤内服,每日一剂,三至五剂即可愈 鲜鸡蛋一个,敲一个小孔,塞入鸡内金粉1克,穿山甲粉0.1克,然后搅匀封口,隔水蒸熟,每次一个,一天二次,连服五至七天,涎即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