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0页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科学奖要经得住时间考验沈致远 ⑴据不完全统计,国际性科学奖共有十几种为何诺贝尔奖一枝独秀? ⑵科学奖的作用在于推动科学发展,设置科学奖应符合几项原则首先是国际性,更重要的是科学性,自然科学是实证性的,判断真伪之唯一标准是实验自1901年创立迄今,诺贝尔奖一直坚守以实验为准的基本原则,这是它一枝独秀“秘密”之所在 ⑶在科学性上,其余诸奖良莠不齐以奖金超诺贝尔奖的基本物理学奖为例,获奖人中有七位不符科学性一位是霍金,他的“黑洞霍金辐射”只是假说,并未被实验证实此外有六位弦论者获奖,其中威腾是弦论者公认领袖多年来,弦论被炒作得沸沸扬扬,但至今既无实验证明,也提不出预言可供检验,对物理学发展乏善可陈 ⑷借科学之名以“提倡宗教进步”的坦普顿奖,奖金也超过诺贝尔奖获奖者除基督教神职人员,也有科学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戴森获得2000年坦普顿奖,他是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著名物理学家,折节俯就令人惋惜 ⑸创立于1991年、以“博君一笑,发人深思”为宗旨的玩笑诺贝尔奖只颁奖状不发奖金。
别以为只是开玩笑,其2000年获奖者之一基姆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发人深思”并非虚言,寓思于乐别具一格 ⑹科学奖提升科学家及其科学成就的知名度,使公众认识到科学之重要性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由吴健雄等以实验证实公众不知弱相互作用为何物,遑论宇称不守恒1957年李、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家喻户晓,激励许多青年献身物理学研究尽管如此,奖金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年前,我收到某部门座谈会通知:为发展我国科学以早日获得诺贝尔奖出谋献策我当即写信给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科学家,坦言:怎么能将诺贝尔奖作为发展我国科学之目的?幸而是内部通知,否则将贻笑大方经他建议改变了会议宗旨 ⑺科学家对是否获奖应以平常心待之美国遗传学家沃生和英国物理学界克里克发现基因之载体去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这是继达尔文之后生物学划时代的重大成就两人首先想到的不是诺贝尔奖,而是:“我们发现了生命之奥秘对广义相对论和核力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美国物理学家韦勒,获悉别人剽窃他首先提出的核力异常现象发表论文而获得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笑置之说:“我下一次要小心点真正的科学家神游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命之妙、意识之谜,怡然自得乐在其中,奖金于我何有哉?15.本文认为科学奖有哪些主要作用。
6分)16.本文认为科学奖科学性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基本物理学奖、坦普顿奖在科学性方面的主要瑕疵是什么?(6分)17. 作者对“将诺贝尔奖作为发展我国科学之目的”持否定态度,结合文意分析其理由6分)参考答案:15.在于推动科学发展;提升科学家及其科学成就的知名度,帮助公众认识科学之重要性6分,一点3分)16.以实验为准(实证)(2分)基本物理学奖曾把奖项授予未经实验证明的假说和预言(2分),坦普顿奖的宗旨是借科学之名“提倡宗教进步”,获奖者有神职人员(2分)6分,一点2分)17.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未知领域(真正的科学家神游于宇宙之大、生命之妙……);科学家应把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若将获奖放在心上对科学研究有伤害;一个国家发展科学以获奖为目的是本末倒置6分,一点2分)2. 陈翰伯:文化的先行者 中国出版界有一位重要人物值得记忆他重要的标志,不但在后30年,也在前30年;不但在政治上,也在文化上他不但是一位政治的执行者,也是一位文化的先行者他,就是陈翰伯160; 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就读于燕京大学他曾与姚依林、黄华、黄敬等人一起,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
那时他们经常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客厅中聚会,讨论时势与未来,陈翰伯也因此与斯诺结下友谊他曾经陪同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到延安,拜见毛泽东、朱德,为他们当翻译1936年7月,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的十余年间,陈翰伯作为一位“潜伏”的红色报人,用笔名王孝风、梅碧华等,写了许多好文章他的公开身份是记者、编辑,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他需要做的是尽最大可能在报纸上登载国民党政府不愿意登载的消息,撰写社论、时评,婉转地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他不可能不暴露左派的面目,因而时时刻刻处在危险之中160; 1958年8月,陈翰伯奉命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他十分注重文化传承的力量160; 他上任后首先跑到上海,找寻老商务留下的资料,恢复商务印书馆种种出版建制,延续“百年商务”文化香火有趣的是,陈翰伯的这一份苦心,竟然在他文革时期写的一份检讨书中,清晰地表达出来我是复活旧商务的罪人,……我一九五九年在上海办事处查了很多材料,这些材料以后都运到北京,我请胡愈之等人做了馆史的报告,后来就设立了馆史研究室,举办展览会和六十五周年的纪念与此同时,我在报纸上发表了很多消息,到一九六二年,在我的招魂纸下,旧商务这具僵尸,已经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散发臭气,毒害人性。
这样的文字,读来让人心酸160; 接手商务印书馆后,陈翰伯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我们该奉献什么,我们能奉献什么此后8年,可谓功勋卓著汪家熔曾详细罗列出那个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重点图书项目:社会科学经典395种;经济学著作115种;政治学著作,不算大量提供给中央理论小组的,有93种;历史和历史学66种;工具书,包括修订《辞源》,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俄汉大辞典》等;此外,还有英、法、德、日、西、阿拉伯、越南、印尼等外语方面的词典、语法书和其他读物正是这些图书的出版,托起了陈翰伯作为出版家的历史地位160; 说到先行者,是说他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是一个时代的启蒙者与引路人略举两例: 其一,为国家开列辞书建设的书单1972年,遭受迫害的陈翰伯从干校调回北京1975年,着手制订周恩来总理在病榻上批准的“中外文辞书出版十年编辑规划”那时,很少人相信这个规划能够实现;但是翰伯却固执地认为它可以实现,因为有人民陈原回忆那段历史时写道:“1975年,翰伯抓住这个机会,要进行一项规模宏大的基础工程。
……13年的实践,证明这项基础工程对于国家现代化有多么巨大的意义;13年的事实,也证明翰伯的信心来自人民,是现实的160; 其二,创办《读书》杂志《读书》创刊号发表了李洪林的文章《读书无禁区》.在叫好声中,也引起了数不清的质疑1981年4月,陈翰伯在亲自撰写的社论《两周年告读者》中,对这篇文章给予很大支持文中写道:“我们重申我们赞成‘读书无禁区,的主张‘四人帮’垮台后,风沙虽然已过,不敢重开书禁的还大有人在当时我们针砭时弊,喊出‘读书无禁区’,深受读者欢迎,我们非常感激《读书》就是这样,触摸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在社会大势中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成为一面旗帜有删改)【相关链接】①陈翰伯,,新闻家、编辑出版家、国际问题评论家解放后曾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兼总经理、人民出版社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出版局局长、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务摘自“百度百科”)②在政治运动中,一批学者和翻译家被划为“右派”,丧失了从事研究工作的权利陈翰伯曾冒着很大的风险,卷着铺盖到北大“蹲点”,按照拟定的学者名录一个个寻访众多“靠边站”的专家学者如朱光潜、贺麟、王以铸得以出山,担当古典名著的翻译工作。
这段经历当时虽未给陈翰伯带来大的影响,但在“文革”中,陈翰伯没能躲过打击,被批判为“招降纳叛”摘自吉祥《陈翰伯是谁?》)(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曾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在美国经常参加记者埃德加?斯诺组织的聚会,与斯诺结下友谊B.陈翰伯曾作为翻译陪同埃德加?斯诺及夫人拜见毛泽东、朱德;大学毕业后,潜伏在国民党统治区,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C.陈翰伯在检讨书中,称自己是复活商务的罪人,委婉地陈述自己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D.本文由总到分,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表现了陈翰伯既是红色的报人,是优秀的出版家,还是文化的先行者的三方面特点E.本文语言平实,选取传主60年人生经历中的典型材料,表现了陈翰伯在中国出版界的重要地位及其政治、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2)为什么说陈翰伯是中国出版界的一位重要人物?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陈翰伯是文化的先行者,他的做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DE(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2)①20世纪30年代及以后,陈翰伯用笔名冒着危险写了许多好文章,婉转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②1958年8月,陈翰伯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后延续“百年商务”文 化传承,出版大量重点图书项目.③为国家开列辞书建设的书单,创办《读书》杂志,工作具有开拓性,成为时代的启蒙者与引路人.④解放后历任各出版部门的要职.(每条1分,答出3条即可得满分,有道理即可.)(3)①工作的开拓意义:陈翰章进行的具有开拓性的规模宏大的基础工程,对国家现代化具有巨大的意义.②时代的引领意义:陈翰伯赞成“读书无禁区”的主张,敢于破除思想禁区.触摸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引领了社会大势.(1)A项,原文是“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客厅中聚会”,并不是“在美国”参加埃德加?斯诺组织的聚会;B项,原文是“陪同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不是“陪同埃德加?斯诺及夫人”.C项,我们可以从陈翰伯的检讨书中看出他在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并不是他要“委婉地陈述自己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2)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要求筛选的信息实际上传主的主要事迹.第二段写20世纪30年代,他“尽最大可能在报纸上登载国民党政府不愿意登载的消息,…婉转地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第三段,写1958年8月,陈翰伯奉命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第四段写他“恢复商务印书馆种种出版建制,延续‘百年商务’文化香火”;第六段到文章结尾写他“开拓性工作,是一个时代的启蒙者与引路人”.(3)本题是一道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题目,这是传记类文本常考的题目,此类题的答题步骤是:第一步,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确定题干考查传主的优秀品质还是贡献、成就,还是影响.第二步,确定信息所在区间,仔细阅读,从文中筛选关键句子、词语.第三步,分条归纳,得出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白纸黑字奚同发决定去一趟那座小城,虽然平日指尖一次次抚摸地图上那个圆点,实际上她对那里一无所知是一张神秘的纸条,把她与那个圆点连成一线纸条的神秘不仅是它的出现方式,更主要的是犹如久旱甘霖般及时纸条出现的那天,爹做农活时摔断一条腿,他打上石膏就离开了卫生所就这,还是拖欠了一屁股债学校又一次催她和小弟交学费,开学都一个多月了,一家人正为钱犯愁晚间,她试穿那件别人捐赠、由学校分配给她的棉衣时,手伸进衣服口袋,触到一张折叠的纸条,很普通的白纸,展开,是几行字:收到纸条的同学,如果上学有难处,跟我联系,我会帮你完成学业落款“姚国庆”全家人顿时一扫近乎绝望的悲情而乐观起来,纸条传达的信息,足以成为抵挡困难的最后屏障爹、娘、她与小弟,四个人没有谁心存丝毫怀疑,一张写了黑字的普通白纸,像几世相承的珍宝,在他们手中欣喜而小心翼翼地传递要不,跟他联系一下,她怯怯地问接着一家三口的目光都集中到爹的身上爹却自顾自地抽着烟,一言不发最后,爹使劲儿地掐灭了纸烟,以她从未见过的严肃神情说,咱不能就这样随便地麻烦人家,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那一步重新振作的爹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