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教版二年级上《识字1》磨课经历及体悟.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Wo****C
  • 文档编号:182050151
  • 上传时间:2021-05-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教版二年级上《识字1》磨课经历及体悟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的磨课经历及体悟欣赏这么一句话: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次上好课,都会在某些地方有所进步,同时也会发现遗憾为了减少这种遗憾,甚至避免这种缺憾的发生,我们需要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地收获,这就是“磨课”xxxx年6月,我有幸代表海南省参加“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录像课比赛,让我有机会成为被磨课的对象这一次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一接到通知,学校领导首先帮我确定了三位指导老师,接着,结合我的特点跟各老师商量后,决定选取苏教版第三册《识字1》的第一课时作为此次作课内容这篇识字课文,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全课12个词语,分成4组第一组词语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词语介绍荷塘里的主要植物:莲藕、芦苇与菱角;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全课读来琅琅上口,有韵有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水乡秋天的人文、自然景观,受到美的熏陶,又能丰富语言积累,感受语言的优美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分析完教材,我和张艳、徐蓁老师就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讨论。

      识字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品韵文在第一课时里肯定也要保证充足的时间大致方向确定后,在教学写字内容的选取上又犯了难选择所有左右结构的字,便于学生掌握这类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规律但写字量大,内容却很单一,不适合在公开课上作示范教学左右、上下、独体结构的字各选其一,似乎又过于零乱,容易让学生失去日后预习的依据思前想后,最终我们选择认识两个新偏旁“火”“欠”,并指导以它们为部首的“烟”“灯”“歌”三个生字的书写这样既给学生日后自学留有依据,又能很好的把握课时教学量苏教版识字课文,通常都是采用“词串”的形式出现要想在这种工具性很强的文章中不着痕迹的体现出人文性,又能比重平衡,实在不是一容易的事在反复试讲与修改后,我确定了这样的思路: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2分钟)二、借助拼音,初读识字12分钟)识字读文,并以多种形式练习三、读词成串,走入“水乡”13分钟)理解词语,感受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10分钟)五、课堂小结 (1分钟) (备注:预留2分钟作为课堂生成拓展)记得窦桂梅老师曾经这样说到:任何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要达到预期目标和理想效果,必须在此之前精心设计。

      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中,有时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或者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环节,也需要精心雕琢要想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取得优质高效的收获,更需要教师细致的安排和周密的考虑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在磨课过程中几易其稿的感受课堂预设一定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考虑以学生自由拼读课文的环节为例,我首先按照常规是这样设计的: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它读熟这样简洁又明了,但试讲之后意识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义在没有较好的自学能力的情况下,目标提得明确些,是对低年级学生不可或缺的引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老师应适时地给学生一个做发现者的机会于是对初稿进行了补充: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它读熟同时拿出笔来,在难发的音下面画上“三角形”,再多读几遍朗读指导要关注讲解、示范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凭借着自己对情感的把握和朗读技巧运用的自信,在很长时间的朗读备课环节,我都习惯用自己的感受去指导学生但是在这一课中是不适用的识字文章有着别于其他的朗读方式,它既不像朗读散文时的多情惆怅,又不像朗读诗歌时的磅礴豪壮,它有着更突出的断和连(停顿)的技巧要求所谓朗读的技巧,正是指朗读者为了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这种设计和处理这些设计和处理是从作品内容出发的,它将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在反复听了配套课文录音后,我摸出了其中的规律于是有了这样的朗读指导:每个词语中间要有停顿,每行词语用一口气读完但这看似明确的话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模糊的,所以朗读示范是不能省略的且要把要求在自己的示范中很好的体现接着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把课文读对,读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心入于境,情会于物”在学生的课文朗读训练中,趣味体验是一个很好的利于学生发展的过程于是在学生把课文读熟后我安排了这样的环节:去掉拼音,有节奏地拍手齐读讲解:每行用四拍完成,第四拍只拍手不读词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通过有趣又略显梯度的朗读训练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

      这就是“文化”统领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巧妙落实辅助资料的选取一定要“掘地三尺”在本文中有这样一行词语“夕阳 归舟 渔歌”,在看图理解了“夕阳 归舟”后,我设计了这样一段:欣赏“渔歌”,体会渔民丰收的喜悦当我准备这个环节时,心中是很放松的因为我一直很喜欢一首叫《乌苏里船歌》的曲子,它曲调好听,主题又相符,心想这个环节不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嘛?在我信心满满地点击课里的小喇叭后,却得来了个当头棒喝我的指导老师曾卫红校长首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乌苏里船歌》是一首反映赫哲族人生活的东北民歌,怎么能放在讲述江南的演示课里?这是一个严重的知识性错误啊!  是啊!老师一个小细节的忽略对于学生可能就是一个长时间的误导于是我上网再一次详细地明确了江南所含盖的地域范围,在后来的“渔歌”选取时除了词、调的考虑,还有了一个更铁的标准 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