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案.docx
71页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案一、 学生基础知识能力情况分析三年级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参加了少先队组织,班上班风好,学风好.在去年的期末考查中,合格率97%.但也有个别学生,组织纪律涣散,上课时能勉强遵守课堂纪律,课余时间就不能自觉了,本学期得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二、 教学目标(总要求)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1.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2. 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 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4. 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5. 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 能力1. 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价一下自己,并将评语写到教材第8页上2、课堂上,教师先请同学之间相互传看、交流老师的评语,再请学生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老师对你的评价。
三、教师总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取决于你平时的表现,希望大家积极努力,把握住一切机会,争取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活动五:用笔记一记1、 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评价、体现的评价及教师的评价整理归纳一下,然后分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选择主要的记在课本上2、 要求学生将自己整理的记录,拿给家长看看,请家长也来参与评价,把评语写在教材第8页空白处四、布置作业:1. 请你去采访你的任课老师,看看老师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注意和老师交谈时的语气要有礼貌板书设计:说说我的特长实话实说评自己学生风采展示会教学反思:第三课:你行我也行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2. 能力目标:能正视自己及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初步形成正确的评价能力3. 知识目标:懂得只有相信自己,敢于表现自己,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得到进步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帮助学生排除烦恼,战胜胆怯、自卑的心理,逐步铸就学生相信自我,展示自我,敢于尝试的良好意志品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活动1. 教师以两种方式和学生问好(一种不自信“上…上…上…课”,一种精神饱满地“上课”)。
2. 师:你们喜欢老师的哪一次问好方式?为什么?3. 师:老师对付自己的不自信是有方法的,我在放弃、退缩的时候,就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三个字,你们猜是哪三个字?(认可学生所猜,板书:我能行!)4. 师小结: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做好,首先要相信自己,只要相信自已行,才会我能行!(板书:相信)二、 开展活动,体验情感活动一:“丁丁和甜甜的苦恼”1. 师:在许多事情中,为什么有的同学敢于表现自己,有的同学却自我放弃和退缩呢?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两位带有苦恼的小朋友2. 出示课件:丁丁和甜甜的苦恼3. 师:你对于丁丁和甜甜的表现有什么看法?4. 我们帮着他们出出主意好吗?5.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啊,真是赛过小诸葛,你们在生活中怎样解决问题,排除烦恼呢?一一生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排解烦恼的小方法,送给大家课件出示:①多运用“我能行”、“我会继续努力”等语言激励自我②把烦恼讲给身边的人听③面对镜子微笑1分钟④闭上眼睛深呼吸2分钟……活动二:正视不足,明理导行1. 导语:老师在教学中也遇到了小朋友有苦恼的情况,他把苦恼讲给我听,我给他出了个小主意2. 教师讲教材P13 “张小波的故事”3. 分步引导:你在课堂上有没有不敢举手发言的时候,在学英语时有没有单词记不住,觉得自己特别笨,不想学的时候,在跑步中有没有因为落后而不想跑的时候?……(1) 原因是什么?(生说原因)(2) 长期这样下去会怎么样呢?(生说不自信的危害)(3) 今后准备怎么做?(生畅谈想法)4. 小结:同学们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了解了缺乏自信的原因,认识到了缺乏自信的危害,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请同学们听听好朋友大嘴青蛙的忠告:(课件出示学生读)要想让自己各方面得到锻炼,就要敢于表现,把自己展示出来。
5. 哪些同学愿意展示一下?(学生展示)师:展示自己,表现自己,我能行.6. 课件出示小诗:《我能行》7. 让我们一起自信地读这首小诗(1) 指名读2) 师生合作读3) 你从小诗中读懂了什么?三、拓展、升华情感1. 师:读得真好!能不能告诉老师你的收获?2. 升华情感(1) 出示舟舟图片(2) 简介舟舟:智残儿,不认字,不识谱,但却能指挥世界顶极乐团演奏他若不自信、若认为自己智障能成功吗?(3) 总结:自信不但能帮助我们获得成功,甚至可以创造奇迹,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处处充满自信,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能行,让我们加油吧!to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我爱我家第五课:说说我的家教学内容:我的家庭成员与亲属教学目标:知识: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爱好和个性特点,以及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能力:学习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态度:关爱家人,了解家人.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爱好和个性特点,以及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教学难点:学习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家人的全家福学生事先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与亲属的关系结构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都认识王老师,可是你们知道每天下班老师要和哪些人生活在一起?你向知道他们是谁吗?老师出示全家福照片,并简单介绍家庭成员.二. 学生介绍家庭成员组成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也把自己的家人介绍给大家呢?1)请1〜2名学生到前面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学生出示自己家人的照片并像老师一样进行介绍.2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家里有哪些成员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三. 认识不同的家庭结构1) 贴照片,将学生准备的全家福贴在书上.2) 引导学生发现一般规律,并认识不同的家庭结构将小组同学的教科书竖着摆成一排,然后观察每个家庭成员组成情况,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可去别的小组进行参观,也可在本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每个家庭成员结构是不一样的,大家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其乐融融.四. 介绍家庭成员1 )指导学生填写家庭调查表:从成员人数,年龄,民族,职业,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介绍2)选择2〜3名学生进行汇报五. 了解成员与亲属的关系师:在家庭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妈妈又是谁的孩子呢?与爸爸妈妈同辈的还有谁?1)指导学生看家庭成员与亲属的关系表.2放V亲属歌>3 )师生配合一问一答:如: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生:爸爸的爸爸叫爷爷;了解类似姥姥姥爷的孩子.新课标第一网4)指导学生填写书中的问题.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的是家庭成员与亲属的关系,你们明白了吗?相时考考再巩固.作业布置:将未完的书中作业填写完整.板书设计:我的家庭成员教学反思:第五课不忘长辈养育再教学内容: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教学目标:知识:通过观察,探究活动,使学生能感受父母的辛苦.能力:能够体察父母的辛苦.态度:对父母的辛苦能理解,并愿意承担一部分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探究活动,使学生能感受父母的辛苦.教学难点:能够体察父母的辛苦,了解父母的烦心事,并能想法给父母减压.教学准备:1. 跟随父母一天,认真观察父母的工作和做家务的情况.2. 小调查,调查了解父母的内心烦恼.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1. 阅读教材第25~26页的文字和插图.2. 在小组内交流(像书上的同学那样介绍自己爸爸妈妈工作特点和辛苦程度以及做家务的情况.)3. 出示照片4. 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到前面交流(结合自己爸爸妈妈的实际情况,分别介绍他们的工作和承担的家务活.)5. 思考: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样辛苦?不这么做可以吗?活动二.了解爸爸妈妈的烦心事.思考:爸爸妈妈不仅要努力地工作,还要抚养子女,照顾老人,有时还会遇到一些烦心事,爸爸妈妈有哪些烦恼呢?1. 教师引领学生阅读教材第27页(指导学生分析图文,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爸爸妈妈有什么烦恼.2. 根据课前调查情况,学生在组内简单交流.3. 3-5名学生一组在班级交流.思考:哪些烦恼是因你而起的?4. 学生看教材第28页,认真反思,将爸爸妈妈因自己的烦心事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上.5. 汇报由自己为父母招来的烦心事.思考:爸爸妈妈本来已经很辛苦了,生活压力这么大,有时因为我们不懂事,爸爸妈妈还要操心,烦恼,你们有什么想法呢?6. 学生谈感受一. 作业布置:完成书上的填空,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父母.学生阅读教材第25〜26页的文字和插图.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其他学生认真听.学生谈自己的体会.阅读书上的图和文.根据调查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交流由于自己为父母带来的烦恼板书设计:爸爸妈妈真辛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一些烦心事.能力:自己想办法去帮助父母做家务,减少烦恼.态度:从小培养孩子善于关心父母,体谅父母,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学重点:自己想办法去帮助父母做家务,减少烦恼.教学难点:自己应如何进行操作帮助父母,减少父母的烦心事.教学准备:跟随父母一天,认真观察父母的工作和做家务的情况.小调查,调查了解父母的内心烦恼.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爸爸妈妈很辛苦,作为家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二. 活动一:我能为家做些什么1. 小组讨论: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2. 各小组汇报交流.翻到教材第29页,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学习'生活和消费等角度给学生提供线索,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度展开.左上图:孩子决定从此以后自己整理房间,此图代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应该自己做的?中上图:孩子要帮助父母拖地板,此图代表孩子要力所能及帮助父母做家务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哪些家务活?你能做到的有哪些?右上图: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此图代表在学习方面,要主动,学会自我管理,少给爸爸妈妈添麻烦,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让爸爸妈妈放心.下图:代表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要努力赚钱维持生活,有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意识和自主能力,实际生活中你能做到吗?三. 活动二:填写自评卡1. 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如实填写第30页的自评卡.2. 回家后,说明理由,请爸爸妈妈客观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