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建筑物修复工程项目策划书.doc

56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03443862
  • 上传时间:2022-08-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2KB
  • / 5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概况1.1.1 项目单位:******1.1.2 项目名称:******1.1.3 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位于******1.1.4 项目性质:在原址修缮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1.2.1 研究工作的依据A 、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的建议、******城市建设的战略发展精神;B 、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证;C 、有关基础数据资料;D、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E、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项目指南》;F、 现行的行业规定、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设计标准;G、 技术人员提供的相关资料;H、 《 ******详细规划》;I、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J、 ******《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1.2.2 研究工作范围本报告重点对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工程 技术方案、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等进行研究项目单位依据******市委制订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关于加快城镇 化的进程,提升城市竞争能力和辐射能力的精神,把握坚持科学规划、集 约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城镇化;坚持完善功能与拓展规模相结合,加强 次中心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坚持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的原则,加强老城古 建筑的重建工作,认真贯彻市政府和******关于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战略意 图,通过对旅游市场的调查,为了改善当地旅游环境,弥补现有旅游观光 项目单一的现状,决定建设******项目,以期为国家、为民族、为后代原 汁原味地保存古建筑文化遗产,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努力做到与时俱进, 积极融入社会民生,对和谐社会建设、经济文化发展和惠及民生进步方面 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

      1.4 建设方案1.4.1 建设指导思想一、遵守重建原则(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 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和“文物工作贯彻保 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修缮时遵循“整旧 如旧”的理念,尽最大可能保存原有材料,原有构件,原有工艺,尽可能 保存历史信息,保持文物建筑的原真性 二)安全为主的原则所谓安全,包括修缮过程中文物的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两个要素 文物的生命与人的生命同样是不可再生的,二者同等重要三)质量第一的原则文物修缮成功与否,关键足质量,在修缮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质量意 识,从工程材料,修缮工艺,施工工序等方面要加强管理,使工程质量符 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四 )修缮过程的可逆性与可识别性原则 在修缮过程中坚持修缮过程的可逆性,可再处理性,尽量选择和使用 与原构材料相同、相近或兼容的材料,使用传统工艺和技法,并做好标识 为后人的研究、识别与再度处理,修缮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历史信息及余 地 五 )尊重传统,保持地方风格的原则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建筑风格与传统手法在修缮过程中要加以识 别,尊重传统,承认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传统工艺的地域性和营造手法的 独特性,特别注重其保留与继承。

      1.4.2 建设规模 ******规划总占地******平方米,约合******亩,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原址上抢修保护、修复南城门及瓮城建筑工程1.4.3 建设条件 供电:供电电源引自城市电力干线 工程供水:水源为市政管网1.5土地利用 本项目建设为原址建设,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国家及 省市的产业政策1.6 研究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要求, 项目建成后,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完整的重现历史的艺术瑰宝, 并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经计算项目总投资******万元,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总体可行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一)******概况根据民国二十五年《******志》记载,“******古鄯阳地,为云中支 郡,遥控长城,外连大漠,背居延而面燕京,右偏关而左雁门,南峙宁武, 居三关之中,襟山带水,四塞为固,古墩野戌,回环盘护,固西北一大扼 塞也根据 1999 年版《******志》所载,“******历史悠久,古称马邑、 ******位于山西省北部,是我国古代雁门关外的边陲重镇秦始皇三十 二年(公元前215 年),大将蒙恬率军北至塞外戌边,在此地筑城养马,故 名马邑。

      根据《元和郡县志》所载,“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以备胡,城将 成而崩者数矣忽有马周旋驰走反复,父老异之,后随马迹筑城,城乃成, 遂以马邑名之西汉置马邑县,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延和二年于宝襄 古城 (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设怀****** ,北齐天保元年 (550 年)置 ******,******之名自此始天保八年 (557 年)******治所 (治所在今 ******县城)移秦汉马邑故城(秦汉马邑故城故址在今******古城西北隅, 城址附近有演武场、草坪等,其中的草坪迄今仍为******牧场)隋改招 远为鄯阳县,为马邑郡治,唐为******治宋为朔宁府治,辽统和年间升 ******为顺义郡元复为******治,属河东山西道大同路,元朝至正末年, 因兵少城阔,省去西北,筑东南一隅,以便备守,未完,元朝灭亡明洪 武三年,开设******卫衙门,依元末所筑旧址继续修筑城墙,砖券四门, 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砖包全部城墙清仍称******,初属大同府, 雍正三年改属雁平朔平府(治所在今右玉县),嘉庆元年撤消马邑县为乡, 并入******民国元年(1912 年)改******为******。

      民国十六年废道, 设县直属山西省政府抗战时期,******东部地区和山阴县部分地区组成 山阴县,属晋绥边区1946 年******解放,归察哈尔省1958 年****** 和平鲁合并统称******,属晋北专区晋北专区于 1970 年改为雁北地区,1988 年设******市(地级),****** 改称******,归******市管辖1993 年 6 月 25 日,国务院批复:撤销雁 北地区,将原雁北地区管辖的怀仁、右玉、应县 3县也划归******市管辖由此可见,现存******的创建年代为北齐州城治所在今******县城 始,至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基本形成现有规模格局,其绝非前代人一 蹴而就,也非一劳永逸位为于******县城内,古北大街以南,南坦街以北,县城在县 境中部恢河北岸,地理举标为东经 112°25'北纬 39°18',平均海拔 1069米县城距省会太原市 226公单,距大同市129公里,距首都北京 502 公单全县辖4 个街道,2 个镇,9 个乡三)自然气象概况******所在的县城属暖温区,一般海拔 1000 至 1100 米,稳定通 过10°C期间的积温(80%保证率)2784. 9°C,年甲均降水量451. 8毫米, 平均气温8°C左右,无霜期120至130天左右。

      冬季气候寒冷,冰冻期较长,一般从上年 ll 月到次年 3 月一般年份冻土层深度超过100厘米,最大冻土深度125厘米(1957) 封冻10厘米土层日期最早是11月10日(1959),最晚12月17 日(1968) 结冻平均日期是11月26日解冻10厘米土层平均日期是3月18 日, 最早是2月14日(1976),最晚4月l日(1970)累年平均积雪日数119天,初日为11月 25 日,终日为次年3 月 24日最大积雪厚度26 厘米(1957 年4 月 10 日)四)******历史沿革北齐天保八年(557 年)******治所移马邑故城 (马邑故城故址在今 ******城西北隅,城址附近有演武场、草坪等,其中的草坪迄今仍为****** 牧场)古城旧基,九里十三步元朝至正末年,右丞相孛罗帖木耳驻兵 大同,使其将姚枢副守******,以兵少城阔,省去西北,筑东南一隅,以 便备守未完,孛罗帖木耳入朝,弃城从之明洪武三年(1370 年),郧阳候郑遇春奉命开设******卫衙门,依姚 枢副所筑旧址修完,砖券四门,并立门名,东曰(文德),西曰(武定),南 曰(承恩),北曰(镇塞),外连拱桥,各树危楼。

      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指挥使薛寿砖包城墙城高三丈六尺,堞 高六尺,总高四丈二尺顶阔四丈,脚阔八丈,周围一千二百六十丈,堞 口三千一百三十五,池深三丈五尺,阔一十二丈,周围一千六百八十丈 瓮城四座,各周围一百三十八丈敌台楼一十二座,门楼四座,角楼四座, 舖楼二十四座,烟墩四座明万历十三年,守道李采菲,知州张守训重修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 年),守道徐淮、通判郭如松整修护城河,并在池以内筑护城墙,以外筑 马骏墙,屹然称金汤马明祟祯二年,南楼圯,五年,西城崩十余丈,守道窦可进,通判万代 新,知州翁应祥,守旧许应召,李国祚重修清顺治六年,大军围攻州城,炮火毁损北城墙四十五丈(135 米),大 小城楼三座,火烧南门城楼,西南角楼当时,因钱粮缺乏,城墙坍塌部 分只用土补,城楼未修民国初年,城墙多次整修并用砖包,但已非原貌民国 17 年(1928 年),******驻军勒令居民在城外四周挖护城壕一道,口宽 6 米,底宽 3 米,深 4 米,长约 5000 米1947 年,由于解放战争需要,人民政府组织民兵将筑城砖拆除近一 半后来多年,城内居民自行拆城砖建房,将城砖拆尽,仅留4 个城门及 土城墙。

      当时,为了便于城市交通发展,1979 年先拆除北门,1981年又拆除 东门,1984 年将东、北二门之瓮城拆除,1988 年拆除西门,仅留四周残 缺土城垣、南门及瓮城部分土城垣2005 年抢救性修缮北城墙府前广场 段城墙,但已非原貌占城历史悠久,从北齐筑******州城始,至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基本形成现有格局,直到今日,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时间 跨度达一千四百余年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以及较高的社 会影响及旅游开发利用价值1 、历史价值******古城布局完整,既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墙的建造技术特点,又反 映了我国传统古城选址和布局的文化特征真实地展示了******古城发展 历史的原真性,为研究古城的规划布局和建改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 证秦始皇六次巡视天下,曾到过这里汉高祖刘邦北击匈奴,这里曾是征 战之地,汗武帝刘彻在这里策动过马邑之战,昭君出塞、文姬归汉,都从 这里路过时至今日还遗存的汉墓遍地部是,反平******矿区以挖掘者就 有近两千座,都是当时历史的见证其后,晋末拓跋圭马邑用兵,隋末刘 武周******起义,北宋杨家将大战辽邦,明初大将军郑遇春率师攻打大同, 屯兵******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演出了许多威武悲壮的历史故事,留下 了丰富的遗产。

      三国时的名将张辽,唐初的名将大将军尉迟敬德,都是 ******人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改朝换代,兵连祸结,烽火连绵 不断,加之地处寒外,气候寒冷,风沙遍野,使******一带与富饶美丽的 江南水乡相比,更具有高原地带北国风情的特色,其中还带有几分贫瘠和 荒凉的景象对此,明代兵部尚书王越曾写诗一首,很形象地描绘出了当 时的塞外景色诗曰:“雁门火外野人家,不养桑田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那得桃 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 穿纱然而,风沙较大,气候寒冷,历史上兵戈相寻的******,文化并未冷 落,在******境内,旧石器遗址,新石器遗址,战国以来的历代遗址和墓 葬遍布各地,已出土的文物达数万件之多,其中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