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初中历史知识要点归纳.doc
10页河北省初中历史知识要点归纳 历史这门学科是初中的基础科目之一,我们初中三年会接触到很多历史知识,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你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少历史知识吗?下面是为大家的初中历史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208年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2.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3.三国经济:魏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农业发达,蜀国丝织业兴旺,吴国造船业发达,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余人,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即台湾) 江南地区的开发 1.西晋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得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 2.“五胡”内迁: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3.西晋灭亡: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4.东晋建立:西晋灭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
5.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 6.南朝的更迭: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7.江南地区的开发 (1)开发时间:从东汉末年开始 (2)开发原因: 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自然条件) ②江南地区战乱较少,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社会原因) 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本原因) (3)表现: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田开垦为良田;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4)意义: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迁都: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气候干旱,粮食供应不足;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2.孝文帝改革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3.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契丹的兴起: (1)时间:10世纪初 (2)人物: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3)都城:在上京。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西夏的建立: (1)时间:11世纪前期 (2)人物: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 (3)都城: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3.北宋的建立: (1)时间:960年 (2)人物: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4.北宋与辽之间订立著名的澶渊之盟结束战争,双方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5.南宋建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6.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经济重心的南移 1.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2.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南宋时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主要在江南的丘陵地区 3.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江浙 4.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5.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6.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7.元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8.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9.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1.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 2.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多吃鱼肉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3.宋代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乘轿出行那时交通比较发达,“邸店如云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4.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
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5.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从此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2.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记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4.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5.元朝时的民族融合:(根本原因是国家的统一) 表现:许多汉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贡献;边疆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已经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形成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 作用: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中英《南京条约》签定的时间及其附件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时间:1842年;内容: 主要内容是: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其中600万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元 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5.另订关税则例清朝政府将以公平的原则颁布一部新的关税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强占香港,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了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了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时期,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成效不大,没有使中国富起来 4、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 时间:1895年内容: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岸设立工厂危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5、戊戌变法的时间、领导者、性质、意义?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6、《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 1901年签订;内容:中国向各国赔白银4.5亿两,拆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危害: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也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在中国上空飘扬,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8、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指明了新途径。
9、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 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