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鸡腹水症的发生与防控措施.docx
5页肉鸡腹水症的发生与防控措施 孙桂芹 杨霞肉鸡腹水症是当前世界肉鸡业的一种常见病1946年美国依阿华洲首次报道了雏火鸡的发病,我国80年代在江苏徐州等地肉鸡开始发生随着肉鸡业的快速发展,腹水综合征的发生与日俱增,给肉鸡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病是以幼龄鸡腹腔中积聚多量的浆性液体为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异性的疾病,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上的肉鸡,雄性鸡比雌性鸡严重肉鸭、火鸡、蛋鸡和观赏禽类也有发生本病的报道本病在高海拔(1,500 m以上)地区较普遍,故曾称“高海拔病”,近年来在低海拔或集约化饲养的肉仔鸡中也常发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早春最严重发病多在20~30日龄,最早在10日龄也看到了腹水症病鸡的出现2原因大型肉鸡因为生长速度快,其肺的容积与体重的增长不成正比,为了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肺动脉压升高,血液流量增加,从而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右心室肥大、扩张,进而引起肺脏淤血,大量腹水出现同时本病与饲养管理不善也密切相关,鸡群密度大,门窗紧闭通风不良,舍内湿度高、氧气含量低、寒冷、通风换气不良等环境变化引起血液中氧浓度降低,心脏搏动加快,导致心脏功能障碍而出现全身性淤血,尤其是肝脏淤血,进而造成腹水症发病率升高。
当患其他疾病时如大肠杆菌感染、曲霉菌感染、支原体等疾病也易诱发腹水综合征3临床症状病鸡精神萎靡不振,羽毛蓬乱,食欲下降,日渐消瘦,拉稀便,腹部膨胀,腹部皮肤变薄发亮、透明(如图1),触之有波动感(如图2),腹部似水袋样不愿活动,伏地不起,嗜睡,走路似企鹅样严重病例可视黏膜发绀,呼吸困难,病鸡在出现腹水后12d左右死亡4剖检病变可见全身组织器官瘀血、水肿,腹腔中积液量可达100~500 mL,液体清亮、呈浅茶色,有的可能有纤维蛋白凝块(如图3);腹水病鸡腹腔内也时有多量黄白色胶冻样物(如图4)全身骨骼肌瘀血、暗红色肺水肿、瘀血;肾瘀血、肿胀、质地变脆心包积液,心脏增大和右心室明显扩张病的初期、中期肝脏肿大,后期肝硬变、体积缩小、边缘钝圆,有的病例在肝脏表面常覆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管淤血水肿(如图5,6)5防制措施根据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可收到明显疗效:1)给五周龄肉鸡补硒(饲料含硒量达0.5mg/kg)使该病的死亡率下降40%2)采用通风等措施,增加鸡舍的氧气,可以大大降低腹水症的死亡率3)在鸡的日常管理上,要合理搭配饲料,减少粗蛋白质含量,防止高脂肪饲料过多,特别是在2~3周龄要适当控制喂量,每顿喂7~8成饱,限制其生长速度可有效控制腹水症的发病率。
但3周以后改喂高浓度日粮,就能在后期补偿生长、加快增重,不损害总生产性能4)维持电解质平衡,减少钠潴留,并且要限制饮水量,改喂粉料5)日粮中添加0.3%小苏打,或VC(500g/t饲料)的方法控制腹水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6)冬季饲养肉鸡坚持饮温水因为冬天天冷,鸡饮冷水即是一种应激,就要消耗大量体能,降低了抗病能力有条件者应坚持饮温水,接近鸡体温的水就没有这种影响水温以25~40℃为宜低于25℃以下时要及时升温达到适宜的水温,可预防腹水症7)肉鸡饲养环境要控制主要是降低饲养密度,3周龄前15~20只/m2;3周龄后10~12只/m2为宜同时搞好卫生,勤换干燥松软垫草,定时清粪、消毒和通风换气,排出氨等有害气体,可预防腹水症的发生8)添加治疗腹水的中草药如腹水消等;若脂肪含量高,加50%氯化胆碱1,000g/t饲料9)并发大肠杆菌感染时,使用治疗大腸杆菌的药物每天一次,在饲料中添加双氢克尿噻片剂2片/kg,连用3~4 dendprint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