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大众中学高一数学理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6页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大众中学高一数学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方程=k(x-3)+4有两个不同的解时,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设y=,其图形为半圆;直线y=k(x-3)+4过定点(3,4),由数形结合可知,当直线y=k(x-3)+4与半圆y=有两个交点时,.2. 设a=40.9,b=80.48,c=-1.5,则( )A.c>a>b B.b>a>c C.a>b>c D.a>c>b参考答案:D略3. =( )A.1 B. C. D.参考答案:B【考点】GI: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求解即可.【解答】解: =.故选:B.4. 函数是偶函数,且在上递减,,则满足的的取值范围是 ( ) A < -1 或>2 B > 2或-1<<0 C -1<< 2 D < -3或>3参考答案:B5. 如果幂函数的图象不过原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或 C.或 D.参考答案:B6. 已 已知、、构成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则的值为 ( ) A. B. C. D.参考答案:B 解析: 由已知有,故,即,,即,若,则原等差数列的公差等于0,故,有,于是7. 某工厂的一个车间包装一种产品,在一定的时间内,从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30min抽一包产品,称其重量是否合格,记录抽查产品的重量的茎叶图如图所示(以重量的个位数为叶),则抽查产品重量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96,98 B.96,99 C.98,98 D.98,99参考答案:C【考点】茎叶图.【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综合法;概率与统计.【分析】抽查产品重量分别为89,96,97,98,98,99,103,即可求出抽查产品重量的中位数和众数.【解答】解:抽查产品重量分别为89,96,97,98,98,99,103,∴抽查产品重量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98,9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抽查产品重量的中位数和众数,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8. 设函数的定义域为,若满足:①在内是单调函数; ②存在,使得在上的值域为,那么就称是定义域为的“成功函数”.若函数是定义域为的“成功函数”,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C9. 如图,过点的直线与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则 等于( )A. B. C. D. 参考答案:B10. 函数的最小值为( )、 、 、 、参考答案:B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在△ABC中,已知CA=2,CB=3,∠ACB=60°,CH为AB边上的高.设其中m,n∈R, 则等于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略12. 若集合A中的每个元素都可表为1, 2, 3,…, 8中两个不同的数之积, 则集合A中元素个数的最大值为______参考答案:2413. 已知函数,函数. 若函数恰好有2个零点,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0)∪(0,1)14. 点P(a,3)到直线4x﹣3y+1=0的距离等于4,且在不等式2x+y﹣3<0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点P的坐标是 .参考答案:(﹣3,3)【考点】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P点到直线4x﹣3y+1=0的距离,让其等于4列出关于a的方程,求出a的值,然后又因为P在不等式2x+y﹣3<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如图阴影部分表示不等式2x+y﹣3<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可判断出满足题意的a的值,即得点P的坐标.【解答】解:点P到直线4x﹣3y+1=0的距离d==4,则4a﹣8=20或4a﹣8=﹣20,解得a=7或﹣3因为P点在不等式2x+y﹣3<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如图.根据图象可知a=7不满足题意,舍去.所以a的值为﹣3,则点P的坐标是 (﹣3,3),故答案为:(﹣3,3).15. 若关于的方程有三个不等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参考答案:16. 若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参考答案:17. 如果实数满足,那么的最大值为 参考答案:略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某中学的高二(1)班男同学有45名,女同学有15名,老师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组建了一个4人的课外兴趣小组.(1)求课外兴趣小组中男、女同学的人数;(2)经过一个月的学习、讨论,这个兴趣小组决定选出两名同学做某项实验,方法是先从小组里选出1名同学做实验,该同学做完后,再从小组内剩下的同学中选一名同学做实验,求选出的两名同学中恰有一名女同学的概率;(3)试验结束后,第一次做试验的同学得到的试验数据为68,70,71,72,74,第二次做试验的同学得到的试验数据为69,70,70,72,74 ,请问哪位同学的实验更稳定?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男、女同学的人数分别为3人,1人;(2) ;(3) 第二位同学的实验更稳定,理由见解析【分析】(1)设有名男同学,利用抽样比列方程即可得解(2)列出基本事件总数为12,其中恰有一名女同学的有6种,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计算即可(3)计算出两位同学的实验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问题得解【详解】(1)设有名男同学,则,∴,∴男、女同学的人数分别为3人,1人(2)把3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记为,则选取两名同学的基本事件有,,,,,,,,,,,共12种,其中恰有一名女同学的有6种,∴选出的两名同学中恰有一名女同学的概率为(3),,因,所以第二位同学的实验更稳定.【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层抽样比例关系及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还考查了样本数据平均数及方差计算,考查方差与稳定性的关系,属于中档题1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直线l的若方程为.(1) 若直线l的斜率为?1,求实数m的值;(2) 若直线l与坐标轴为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求实数m的值.参考答案:(1)直线斜率存在时,斜率为,则;(2) 由,时, ;时, ;则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由面积为可得. 20. (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B=5,点D是AB的中点.(1)求证:AC⊥BC1; (2)求证:AC1∥平面CDB1.参考答案:考点: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专题: 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 (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C⊥BC.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CC1⊥AC,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结论;(2)利用直三棱柱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出ED∥AC1,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结论解答: 证明:(1)因为三棱柱ABC﹣A1B1C1为直三棱柱,所以C1C⊥平面ABC,所以C1C⊥AC.又因为AC=3,BC=4,AB=5,所以AC2+BC2=AB2,所以AC⊥BC.又C1C∩BC=C,所以AC⊥平面CC1B1B,所以AC⊥BC1.(2)连结C1B交CB1于E,再连结DE,由已知可得E为C1B的中点,又∵D为AB的中点,∴DE为△BAC1的中位线.∴AC1∥DE又∵DE?平面CDB1,AC1?平面CDB1∴AC1∥平面CDB1.点评: 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直三棱柱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1. 已知向量,的夹角为120°,且||=2,||=3,设32,2.(Ⅰ)若⊥,求实数k的值;(Ⅱ)当k=0时,求与的夹角θ的大小.参考答案:(Ⅰ)(Ⅱ)【分析】(Ⅰ)利用⊥,结合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公式,得到关于的方程,即可求解;(Ⅱ)当时,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公式,以及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详解】(Ⅰ)由题意,向量,的夹角为120°,且||=2,||=3,所以3,,,又由32,2.若⊥,可得6(3k﹣4)2k24﹣3(3k﹣4)﹣18k=0,解得k.(Ⅱ)当k=0时,32,2,则6436.因为6,4,由向量的夹角公式,可得cosθ,又因为0≤θ≤π,∴,所以与的夹角θ的大小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以及向量的夹角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向量的运算公式,准确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2. 已知集合B={x|﹣3<x<2},C={x|2x﹣1≥0}.(1)求B∩C,B∪C;(2)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A,且A?C,求实数m的最大值.参考答案:【考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并集及其运算;交集及其运算.【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数学模型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集合.【分析】(1)求出集合C={x|x≥0},则B∩C,B∪C的答案可求;(2)由题意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得到,又A?C,则,求出m的范围即可得到实数m的最大值.【解答】解:(1)集合B={x|﹣3<x<2},C={x|2x﹣1≥0}={x|x≥0}.则B∩C={x|﹣3<x<2}∩{x|x≥0}={x|0≤x<2},B∪C={x|﹣3<x<2}∪{x|x≥0}={x|x>﹣3};(2)由题意知,解得:2x+m≥1即.又A?C,∴.∴m≤1.∴实数m的最大值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交集、并集及其运算,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考查了对数函数的性质,是中档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