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应用题高效教学法.docx
4页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应用题高效教学法 刘斌摘 要:数学反映了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数学中,各部分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应用题属于小学数学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数量关系在内在是有联系的目前,小学数学上有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进行优化基于此,文章对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高效教学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应用题的教学既是难点,更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每一类的应用题,由于教师教学时间长,只能分类教,分例题讲解,学生要反复不停地练习教师只是重视技能训练,并没有将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表现出来,教师一味地苦教,学生一味地苦学,并没有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如何将小学数学在应用题这一块的教学进行革新,是目前至关重要的课题之一一、培养解题能力,养成学生数学思路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没有运用有效的策略,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应用题的困难为了让学生构建一套有效的解题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对题目类型以及解题方法进行分类和总结,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有时会出现思维定式,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转变思路,让学生跳出思维的框框,打破思维定式,找到解题的思路。
例如,在解决“小红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为86分,而当科学成绩公布之后,她的平均成绩增加了3分,求小红的科学成绩为多少?”这类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变思维,假设小红的科学成绩也是86分,那么四门学科的平均成绩还是86分,而实际上平均成绩为89分,多出的3分应该分给每一科,即12分,所以,解题的思路就清晰了,86+12=98,这样小红的科学成绩为98分,很容易就计算出来了学习完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整理出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以及各种可能的解题方法,教师也要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二、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尤为重要,也是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时常遇到“比……少”“比……多”“同样多”“还剩”“一共”“问题”“条件”等专业术语,数学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讲解清楚这些概念和数学名词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领悟理解能力例如,红气球有5个,黄气球有45个,绿气球的数量与红气球是同样多的,黄气球的数量是绿气球的多少倍?在解这道题时特别要给学生讲清楚“同样多”是何意,在解答同一类的应用题时特别注意将一些术语和数学名词解释清楚,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能力。
三、从问题根本搞清应用题的原理讲解需要用两步以上的计算来解答应用题时,第一,让学生搞清楚这道题的原理;第二,确定采用何种算法解答该题比如只需两步计算的题,既是两步计算,就会有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这样的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它的原理来决定例如,六年级一班有女生28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8人,共有多少名学生?当解答这道题时,如果没有将原理弄清楚,女生28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8人,就特别容易把28和8进行相加,这样会将36认为是全班的人数如果想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出现,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明白该题所讲的是什么,再将已知的数量关系理顺,最后才能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采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四、将应用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有效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进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当然考虑到教学与实践的区别,数学教师这时候应当做的就是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情境的创设不能只图表面热闹,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生活来设计这样的题目:六一儿童节,张老师买了320块饼干、360块糖、380个水果,要制作精美小礼包,分给同学们作为礼物,问同学们,至多可做几个小礼包?小学生们都很想收到礼物,所以学生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马上积极地去计算320+360+380=1060个,一会儿就得出结果,至多可做1060个小礼包。
这样的题目,不仅联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对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同时,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从而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的数学教学时,我们首先要进行应用题的教学改革,要以学生的前途为根本,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进行思考后解决问题,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参考文献:[1]冯海波.运用读导法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J].广西教育,2011,(13):111—114.[2]冯德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3):86—87.(作者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镇中心学校)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