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城市规划师: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考试试题.doc
19页江西省都市规划师: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都市用地的经济性评价是指 A: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条件对用地质量进行评价的成果 B:根据都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都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别,为土地使用提供根据 C:构成都市各项物质要素的既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善的也许,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D:合理地选择都市的具体位置和用地的范畴 E:综合治理 2、人的行为、风俗习惯、法律和语言等,属于社会环境分类中的 A:物理社会环境 B:生物社会环境 C:心理社会环境 D:风俗社会环境 E:经济政策 3、下列有关住宅面积净密度的计算公式体现对的的是 A: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套数/居住用地总面积(套/h㎡) B: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套数/住宅用地总面积(套/h㎡) C: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用地总面积(㎡/h㎡) D: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居住用地总面积(㎡/h㎡) E:经济政策 4、在一种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一系列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级别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城乡所构成的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乡群体是指体系。
A:城乡规划 B:城乡 C:城乡 D:区域城乡 E:综合治理 5、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圈 B:大气圈 C:岩石圈 D:土壤圈 E:经济政策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解说》从城乡规划的社会作用角度对城乡规划定义为 A:对一定期期内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运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行管理 B: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 合理运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根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C:都市规划行政管理权限的分派、行政组织的架构以及行政过程的整体 D:环绕着都市规划工作和行为的开展过程所建立起来的构造体系,也可以理解为运营体系或运作体系 E:综合治理 7、都市规划实行的目的 A:是使通过多方协调并经法定程序批准的都市规划在都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B:是保证都市中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活动之间协同行动,提高都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决策质量 C:是推动都市发展目的的有效实现 D:在于使经法定程序批准的都市规划得到全面的实行,从而实现都市规划对都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保证都市社会、经济及建设活动可以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E:综合治理 8、在都市消防站规划中,有关消防站选址规定的表述中,对的的是。
A:消防站趸船和陆上基地之间的距离不不小于300 m B:陆上消防站距道路红线不不不小于5 m C:消防站宜布置在都市港口、码头等设施的上游,不应布置在河道转弯处 D:布置在辖区适中位置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主、次干路临街地段,距道路交叉口不适宜不不小于50 m E:经济政策 9、居住区是构成都市的重要部分,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对都市的交通、环境、公共服务、都市风貌等均有巨大的影响,这就规定居住区规划要满足规定 A:安全、卫生的 B:物质舒服性 C:与都市相协调的 D:可持续性的 E:综合治理 10、下列选项中,不仅使居民的通勤更加以便,节省上下班交通时间,减轻都市交通压力,同步由于不同性质建筑的综合布置,使都市景观更加丰富 A:邻里单位 B:居住社区 C:居住综合体 D:居住综合区 E:综合治理 11、剧场与其她建筑毗邻修建时,剧场前面若不能保证观众疏散总宽及足够的集散广场,应在剧场背面或侧面另辟疏散口,连接的疏散小巷宽度应 A:不不不小于3.5 m B:不不不小于3 m C:不不不小于5.5 m D:不不不小于5 m E:经济政策 12、下列不属于“都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基本工作内容的是。
A:根据都市经济社会和空间的发展,分析都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预测都市交通总体发展水平 B:提出对道路交通建设的分期安排、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规定 C:在规划方案基本形成后,采用交通规划措施对都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进行交通校核 D:根据都市交通发展战略,结合都市土地使用的规划方案,具体提出都市对外交通、都市道路系统和都市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方案 E:综合治理 13、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立,间距不不小于120 m,服务半径不不小于 A:100 m B:150 m C:180 m D:200 m E:经济政策 14、都市发展到特大都市也许呈现的布局为 A:集中式 B:组团式 C:方格式 D:组合型都市 E:综合治理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 A: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完善都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B:严格根据都市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C:与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筹划相协调,符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定 D:拟定近期交通发展方略,拟定重要对外交通设施和重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E:综合治理 16、控制性具体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基本特性为。
A:科学性 B:程序性 C:地区性 D:法律效应 E:综合治理 17、工业建筑及总平面设计中的场地应符合的规定 A:力求增长道路敷设面积,节省投资与土地 B:适应物料加工流程,运距短捷,尽量一线一用 C:与竖向设计、管线、绿化、环境布置协调,符合有关技术原则 D:重要货运路线与重要人流线路应尽量交叉 E:经济政策 18、精英论的研究措施重要涉及 A:亨特的“声望”分析和戴尔的决策法分析 B:戴尔的“声望”分析和米尔斯的“职位”分析 C:亨特的决策法分析和米尔斯的“职位”分析 D:亨特的“声望”分析和米尔斯的“职位”分析 E:经济政策 19、蔬菜仓库,规定地下水位同地面的距离不得m A:不不小于2.5 B:不不小于5 C:不小于2.5 D:不小于4 E:综合治理 20、都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主线因素不涉及 A:人口的过度增长 B:布局的不合理 C:人口分布的不合理 D:人口需求资源增长 E:综合治理 21、在空间资源短缺条件下,通过增长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行筹划,觉得核心,侧重于空间与用地安排。
A:土地使用总体规划 B:空间发展目的 C:城乡建设的时序 D:基本设施的选址 E:综合治理 22、燃气按来源分类,合适在村镇等居民点选择 A:天然气 B:生物气 C:人工煤气 D:液化石油气 E:经济政策 23、都市道路非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按自行车的行驶能力控制在如下为宜 A:2.0% B:2.5% C:3.0% D:3.5% E:经济政策 24、风景名胜区具体规划的核心问题是 A:编制具体规划要认真研究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条件,特别是用地条件 B:分别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组织,做到不同功能区之间成为既有分割和区别,又有协调和联系的有机整体 C:要对的地对总体规划的思路和规定加以具体地体现 D:协调和联系的有机整体,做到合理和节省运用土地,有效控制用地规模 E:综合治理 25、生态环保与建设目的是指 A:多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畴(绿线);河湖水面的保护范畴(蓝线);公共绿地指标;市、区级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布局;岸线使用原则 B: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解决、消纳场合的规模及布局;公 共厕所布局原则;垃圾解决厂位置和规模 C:对多种都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构造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 D:有关污染物排放原则;环境功能分区;环境污染的防护、治理措施 E:综合治理 二、多选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在电力电缆敷设中,电缆敷设方式应根据等因素拟定 A:电压级别 B:初期投资 C:初始数量 D:最后投资 E:施工条件 2、在都市气源规划的气源设施用地选择中,对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选址的表述中,对的的是 A:具有良好的市政设施条件,运送以便 B: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公司 C:在罐区一侧应尽量留有扩建的余地 D:与相邻建筑物应遵守有关规范所规定的安全防火距离 E:站址应选择在所在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如下多种管线中,__管线属于不易弯曲管线 A.电讯电缆 B.电力电缆 C.电力管道 D.电讯管道 E.污水管道 4、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行为的,由所在地都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1倍如下的罚款 A: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 B: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 C:未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6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 D:以不合法手段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E: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如期限不拆除 5、影响到都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决定都市的选址、都市性质和规模、都市空间构造及都市特色,是都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E:海洋资源 6、在考虑都市的建设条件时,需要考虑都市的区域条件涉及 A:工程地质 B:生态保护 C:气象 D:水文 E:都市间的联系 7、人类活动要素的等形成了多种聚落景观 A:信息上的组合 B:生产上的组合 C:数量上的组合 D:种类上的组合 E:空间上的组合 8、都市道路交通的区域控制涉及 A:步行区 B:机动车辆禁行区 C:社会车辆禁行区 D:货运车辆禁行区 E:步行路 9、在供水工程中,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可靠性规定,需要分析计算不同保证率状况下的水资源量,其一般要考虑的保证率有 A:50% B: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