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上海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附答案.pdf
119页2022年上海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l.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实验中:a F 图1图2(l)某小组的几位同学在讨论制定实验方案时分别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一定要测出加速度的具体数值B.实验中也可不测加速度的具体数值,只要测出不同情况下加速度的比值就行了C.若要验证“加速度与力的平方成正比”这一猜想,在作图线时最好以F2为横坐标D.不管是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还是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所要测显的物理址都是3个(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中使小车M做匀加速运动的力与小盘和祛码总质最m重力近似相等的条件是(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4)保持小车质扯不变,改变砫码盘及砫码质械,该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2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2.某实验小组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l所示,通过改变砂桶内砂的质矗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图中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王于桌面上,一端拴有砂桶的细绳通过小车的滑轮与拉力传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可直接显示所受到的拉力大小1)关千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传感器的示数B.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等于传感器示数的2倍C.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D.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矗远小千小车的质最第1页共119页(2)某同学打出了如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n11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a/(ms-2) 11 / F爪图1巨f_J仁( 。
丁,一1|,图2图3(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小车加速度a与传感器示数F的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则小车和滑轮的总质量为kg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电源舶头电火花打纸阻心点计时器纸带运动力向u 甲6.19 6.70 7.21 7.72 爪位:叩m乙移i. 1 东冬j.符、.i ,衬. ! : 捻俨i.! . .I .一一一l 幻.一. !. i . 员!挖4 :偷俨“.: : l-.H. ; .簟“ 4 工:t, : 4 : ,鲁毒、.,.,曹 峦;:.、鲁气.曾.曾、. . :,-. : . : 嘎. 扈 . . :.:.:,: . “ al(m.勺l 万几旷丙(l)此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理想模型法C.控制变量法D.微元法(2)该同学做实验前将长木板的右端垫上木块,把长木板一端垫高的自的是:该操作是否成功判断的依据是3)该同学在正确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开始实验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皮(保留二位有效数字);(4)保持小盘及盘中祛码的质址不变,改变小车质童m,分别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1 车质谥m及对应的一的数据如表:m a/ (m飞勺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第2页共119页m/kg 点/kg- 1 50 20 . 04 0.29 3.45 0.33 3.03 0.40 2.50 0.50 2.00 L l. 74 . 01 l.00 l.00 1.67 0.60 请在如臣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a一的团象,并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的倒数m 一之间的关系式是m 4.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小车A的质量为mI,连接在小车后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频率50赫兹),它们均过于水平放置一端带有定滑轮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重物P的质谥为m2,C为侧力传感器,实验时改变P的质隘,可以读出测力器不同读数F,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 ? I l 1 4 61 ; 片-C 图1血位cmD E 1 1 , . 10 62 1 . 图2(1)为了减小长木板对小车摩擦力的影响,必须先(填挂”或者”不挂)重物P,在长木板远离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用手轻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填“间距相同”或者“间距不同”)的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埴选项前的字母)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接46V低压交流电源8.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c.实验中叩应远小千m1D.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m2g 2 (3)图2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加速度的大小是m/s2,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测量电流表G1的内阻器材如下:A.待测电流表G1:似程05mA,内阻约为300.(1B.灵敏电流计G(内阻很小可忽略)C.定值电阻R1第3页共119页D.定值电阻R2E.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20Q)F.滑动变阻器R4(最大阻值为1000!1)G.电阻箱Rx(最大阻值为999.9!1)(I)电源电动势是1.5V,为实验过程中便千调节,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填写器材前对应的字母)。
在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千(填“a或“ b”)端,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待测表的示数适当后再不移动滑片,只调节Rx,发现当Rx=100!1时灵敏电流计的示数正好为零;将电阻箱和待测电流表位置互换,其他不动,再次调节Rx,当凡841!1时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又正好为零,由此可知待测电流表的内阻为92)若将 0表改装成如图乙所示的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都各有两个量程(或分度值)不同的挡位1、2两个挡位为电流表挡位,其中的大量程是小量程的10倍关千此多用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4时,是电阻挡B.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6时,是电流挡C.转换开关S旋到5的量程比旋到6的量程大D. A表笔为红表笔,B表笔为黑表笔图中的电源E的电动势为9.0V,当把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4,在A、B之间接900!1电阻时,G1刚好半偏已知操作顺序和步骤都正确,则R1=n, R2= n6.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该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一套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P为小桶(可装入砂子),M 是一端带有定滑轮的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木板已知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由静止释放小车A,可通过分析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第4页共119页中位:,m. . (.J . 7. JI. 7. JI . p 乙甲. . . . 6. l 9 7.-18 3.7S丙IO.IOly,i立:cm(I)安装好纸带,先不接通电源,将小车放置在打点计时器一侧,轻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不断调整小桶和砂子质扯,目测小车沿水平木板匀速运动时,再次将小车放置在打点计时器一侧,启动打点计时器,轻推小车,打出的纸带(上面的点为打出的连续点)如图乙所示,则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小车做的(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打Q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i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在小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砂子,启动打点计时器,将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一侧由静止释放,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7.某同学测量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I)在已知重力加速度g和测出物块下滑加速度a的情况下,还需要测量A.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0B.物块的质蜇mc.木板的长度L(2)将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调到合适角度,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消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s将数据记录到下表:计数点l 2 I 3 4 5 6 7 x/cm 5.00 I 1.96 20.90 31.83 44.70 59.57 76.39 tis O.IO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第5页共119页7 / ( ms -1) 0.50 0.60 0.70 0.79 0.89 0.99 1.09 X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的方格纸上作出t图线t (3)由图线求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X (4)该同学认为:一t图象中的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块t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他的观点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甲X :./(m S) 華. -. . f i r I . 忙. 110 100 ooo 080 0.70 060 0.5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丙tis 2 r 0 .5OO1 I f f : d $ 6 i ,n位,cm? I 2 . I 1I 11.96 : , , , I , , , , I 20.90 , , I 3 1. 83 , I , , -1.1.70 , , 59.57 I I 76.39 I _, 乙8.图示是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懿m、角速度o和半径r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左、右塔轮通过皮带连接,左侧塔轮从上至下有3层,可通过改变皮带所处的塔层来改变左、右塔轮的角速度之比,当皮带分别处千l、2、3层时,左、右塔轮的角速度之比分别为l:l 、1:2和1:3;实验时,将两个小球分别放在长槽的A(或B)处和短槽C 处,A、C到塔轮中心的距离相等。
转动手柄时,两个小球随塔轮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大小可由塔轮中心标尺露出的等分格的格数读出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2)若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半径r的关系时,左侧塔轮应选择第层(选填“1“2”或“3”),长短槽放置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小球,小球应分别放在两处选填“A、C或“B、C”)第6页共119页9.某同学利用拉力传感器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板上,有一水平细杆MN,细杆上安装有两个可沿细杆移动的拉力传感器A、B,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接两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AC、BC(ACBC)的一端结千C点,另一端分别与传感器A、B相连,结点C下用轻细线悬挂重力为G的钩码D.实验时,先将拉力传感器A、B靠在一起,然后不断缓慢增大两个传感器A、B间的距离d,传感器将记录的AC、BC绳的张力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如图乙所示张力F随距离d的变化图线AB间的距离每增加0.2m,就在竖直板的白纸上记录一次A、B、C点的位置则在本次实验中,所用钩码的重力G=_N;当AB间距离为1.20m时,AC绳的张力大小FA=N;实验中记录A、B、C点位置的目的是本题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拉Ji“感口d M 甲N;二m乙10.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楹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在纸带上依次标出A、B、C、D、E五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二舟小1IIlrIIliIIIIIIIlli1blII,III:!II叶IlI上,II1I,llll1叫lII气斗记1乙1r (I)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a=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2)已知当地望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第7页共119页还必须测整的物理量是A.斜面的高度B.物块的质撇C.斜面的倾角11.小明和小华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给滑块一初速度,使其拖动纸带滑行,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在A、B、C、D、E五个计数点中(每俩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点;在打出D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mis(保留2位有效数字);滑块与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