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棚草莓田间管理六措施.doc
1页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大棚草莓田间管理六措施 一、温度管理 10 月下旬,当室外平均气温下降到 10℃时要覆膜保温1 月底时主要以通风降温为主每天上午当室内气温超过 18℃时,逐渐打开通风口下午气温降到 16℃时,逐渐关闭通风口从 12 月初到翌年 2月下旬,以保温为主,这期间草莓进入第一个结果盛期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2℃时,每畦加设小棚;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3℃时,加中棚,夜间温室外还要加盖草帘进入 3 月份后,逐步拆除草帘、中棚和小棚,加强通风降温二、肥水管理在第 1 次蕾和初花期,分别追施 1 次尿素与过磷酸钙,每次每亩施 10~15 公斤,在畦面打洞施入,并结合浇水 1 次在第 1 批果实采收后,第二批盛花期时,可进行几次根外追肥,用磷酸二氢钾加尿素,浓度为 进行叶面喷施,最好早晚喷施三、植株调整每株只需保留 5~6 片功能叶就可满足草莓生长发育的需要要经常摘除老叶、病叶、枯叶和抽出的匍匐茎,并集中烧掉,以减少病源,防止病菌蔓延同时做好疏花疏果工作在开花前,花蕾分离期疏除 1/5~1/4 的高节位花蕾,这样可减少养分消耗,使养分集中供给早开的花蕾,在幼果青色期还应及时疏去畸形果和病虫果。
四、辅助授粉大多数草莓品种的花是完全花,是自花授粉作物,但在开花授粉情况下,第 1 级序果可增重 12%~83%,整个花序的平均果重可增加 22%~28%为了提高果实产量和商品性,有必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其做法是:上午 10 时后,在温室湿度较小,植株叶面比较干燥时,用柔软的毛刷,轻轻从草莓花上拂过,每隔 1~2 天操作 1 次五、病虫害防治草莓生长期间易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灰霉病和白粉病等对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主要靠预防,是每隔 2~3 年更换无病毒秧苗灰霉病发病初期可用 50%多菌灵 800 倍液喷雾,白粉病可用 50%多菌灵 8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在发病初期每隔 7~10 天喷雾 1 次,连喷 3 次草莓易发的虫害主要是红蜘蛛和蚜虫,发生时可用 20%灭扫利 2000 倍液或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8~15 克,对水喷雾防治红蜘蛛和蚜虫在采收前 7 天应停止用药六、适时采收草莓从开花到浆果成熟需 35~40 天,其采收期为 20~30 天,通常供鲜食时,运输距离短的可在果面着色 90%~95%时采收,运输距离远的又没有冷藏条件时,果面着色 80%时即可采摘。
采收时间应在早晨露水已干至午间高温未到之前或在傍晚进行专利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