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全面第一节-口语和书面语的概念.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198751659
  • 上传时间:2021-09-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5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第一节 口语和书面语的概念、区分及其特点一、口语和书面语的概念—— 凡从口(嘴)里传达出的思想信息都叫口语; 说话、谈话、讲话、对话、喊话、发言、谈天、耳语、私语等,统称为口语,或曰口头语、口头语体; 凡用书写工具(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签字笔; ;;)作用于可以承载文字介质的思想 信息叫书面语, 或称书面语体;我们通常挂在嘴边上的“语文”两个字怎么懂得? “语”即口语,“文”即书面语;“说话”即口头语,“写文章”(写作)即书面语;“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 )那么,什么是文字呢?什么是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 一、文字的作用在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局限,二、通过书面语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三、促进思维的进展;人类 “从铁矿的冶炼开头,并由文字的创造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文字的制造和创造是人类社会进展的重要里程碑;二、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区分1、为什么口头语和书面语存在差异 . 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分别是由 口头语和书面语的语言风格所打算的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进展起来的; 口语是书面语得以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口语是第一性的,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是其次性的,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同时口语又是书面语进一步进展的动力, 口语不断为书面语供应鲜活的材料促使书面语向前发展,不致于与口语差距太大,从而适应人们的交际需要; 书面语具有保守的一面, 其进展变化总是要落后于口语, 书面语的进展要听从口语的进展; 口语具有简短明快、 通俗自然的特点,书面语具有语句雅正、结构严密的特点; 有些词语由于长时间期使用场合上的分工,在 风格颜色上也逐步有了差别, 尽管这些词语在意义内涵上没有任何区分, 但却有比较严格的使用界限,不能混用; :2、为什么书面语不同于口语?日常说话,听音就行了,但谈话时,略微深奥一点的,就经常听不明白了,要问“什么?哪两个字,噢!”,许多人不明白口语与书面语是有区分的;口语有语言环境,有上下文,观察提着篮子的就知道人家在说菜;而不是说别的;语言功力, 并非只是“语言”的功力,它包括运用语言所必需的功底, 如语言积淀、语言素 质、语言环境、 语言机制等; 它仍需要运用语言所涵盖的才能, 如观看力、 辨析力、 捕获力、感受力、表现力、调控力等;被狭义懂得的语言功力,只不过是表层语言的操作技术,并非切实的语言功力; 但语言是为表达而存在的, 总要进入“由己达人”的程序, 各种才能必定凝聚、落实、表达在语言(包括副语言)上;世界上思维精细而语言粗疏的人许多,只有思维精细而语言精到的人才有条件进入语言传播;而思维的活跃,往往造成其多向性、复杂性、模糊性、个体性等问题,只有语言功力才能使其走上选优性、简约性、明晰性、畅达性的传播之路;那种认为思维有什么语言必定显露什么, 因而只管思维的新奇特殊而不论语言表达得是否精确, 把语言需要的表达自觉降为语言本体的表述悠闲, 是对语言功能的弱化, 对语言功力的漠视;思维的满意同语言的萎缩制造了崇尚口语的幻觉, 其目的在于把接受主体的的留意力引向 某种修辞方法, 把接收主体的听觉局限于隐喻解读, 用貌似高深的句式转换、 特别制胜的词语拼合,力图解构遣词造句的常规,颠覆深化浅出的纯朴,从而使口语失去存在的价值;假如有肯定的语言功力, 便不致于在有声语言中以固定语势、 加快语速去有意凸现思维的 态势,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走向反面: 掩盖了思想的光线,稀释了感情的浓度,堵塞了美感 的通道,屏蔽了个性的魅力; 有时竟怀疑: 语言主体的作用到底是为了口头的表达, 仍是为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了写作的文采?有时更怀疑:与其听这一席话,仍不如去看这一篇文;听说话,稍纵即逝,如不明白,就不简单捉模;看文章,历历在目,如不懂得,反复阅读或求教于人,仍能连续下去; “怎么想就怎么说”是不行的,大众传播要求的是为大众着想, 更要对大众说话;只有学会正确的表述,精确的表达,才能被大众感知、被大众懂得;写作是如此,有声语言更是如此;而这,从思维活动的起点就要把握住,并连续到表达的终点;广播电视传播, 必需善于集合全人类的精华, 必需善于把它们传播给期望着的大众; 任何个人的思维都不过是狭小的领域,单枪匹马打天下,行之不远便会夭折的; 因此, 妄想用思维的满意营造口语至上的氛围, 无法推托使语言萎缩的责任; 20世纪的语言哲学正以不行抗 拒的排山倒海之势,从思维阶段转向语言阶段,从说(写)什么转向怎样说(写) ,并将迎来美学的新世纪! 3、如何看待口语中的书面语和书面语中的口语?口语是用来说的,书面语是用来写的; 口语和书面语是 语言的两种表现形状 ;两者在语言特点上是有差异的;1)比起书面语来 ,口语有以下特点 :①、口语比较直接、感性,往往脱口而出,脱口而出,不经过心的过滤和斟酌,更接近心理真实;②、口语比起书面语,更具有情形性、动作性,更讲究语速和语调的变化;口语比起书面语,③、用词范畴比较狭窄,可以重复、脱节、颠倒、补说,可以有大量的语气词和“这个”、 “那个”之类的带有个性特点的习惯性的废话; 口语中的书面语, 又分两种情形; 一种是积极的口头书面语, 比如在正规、 庄重的公众场合所说的语言,如新闻广播、演讲、领导讲话、报告等; 一种是消极的口头书面语 ,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有些人说话“同学腔”、“打官腔”、“酸文假醋、娘娘腔”等; 2)书面语中的口语,比如通俗读物中的口语、剧本小说里的人物语言、法庭上的供词、证言记录等; 书面语比起口语要正规、理性、整齐、文静,更符合生活中的正规、公众场合的语境,所以公众角色在肯定的合适的语境里,说书面语完全是应当的 ;试想,国家主席主持仪式欢迎外国总统访华, 上来一句不是: “总统阁下, 欢迎您来中国拜访”, 而是“哥们,吃了么?”岂不笑话? 在书写中加入口语,要依据表达的需要;小说中口语的运用是为了塑造人物性格,使作品更真实,更具有生活气息;试想, 《高山下的花环里》 雷军长骂娘那一段,不是“奶奶个熊,谁敢把后门开到战场上,我就让谁的儿子去炸碉堡”,而是 “我们要坚决杜绝不正之风,党员干部要仔细学习三个代表”, 艺术魅力岂不大打折扣?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和台词, 都是口语, 只不过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而已, 但同日常口语仍是有区分的; 一句话, 语言的运用要依据表达的目的、 表达的对象而定, 要符合详细的语境;4、口语与方言的关系,方言是否能拓展口语的宽度口语是从语言使用的方式来划分的, 与它对应的是 书面语 ;方言是依据使用语言的地域范畴 来划分的,与它对应的是 共同语;(从说的角度来看,也就 是一般话 );口语和方言是两组划 分标准不一的概念; 有书面语的方言, 也有口语的方言 ;有一般话口语, 也有方言口语; 方言的特点是地域性,口语的特点是日常性; 两者都有个性,都鲜活,都富有人性气息和生命感; 我是赞成在写作中加入方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方言加大了口语的宽度; 他不但使文本更具有地方颜色, 有地域文化特色, 而且能使读者明白某个地域的人群的精神状态、 生活状态和文化状态; 但使用方言和使用口语一样, 也需要有个“度”的问题, 否就简单造成阅读障碍;三、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1、口语的特点——通俗、明白、形象、生动、风趣(幽默) ;2、书面语的特点——精确、含蓄、庄重、高雅、诙谐(幽默) ;古人强调“修辞立其诚”; “修辞”能“立诚”,这对人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人的群体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来说有治国安邦之用;“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国风,以察兴亡;是知文之用,远矣大矣! ”(刘知几 《史通》 ] 孔子也认为在肯定条件下 , 会有“一言而兴邦或丧邦”的情形; 西汉代学者刘向在 《说苑》 中更是从“尊君重身, 安国全性”的效用上来熟悉修辞: 子贡曰: “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诗》云:“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夫辞者,人之所以自通也; 主父偃曰:“人而无辞,安所用之;”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其敬,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其说而身得以全;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行不修,说不行不善 ;就是说,郑国的政治家、外交家子产能言善辩,精于治国,为晋国的政治家、外交家赵武所敬佩,楚庄王曾想推翻周室,却被能言善辩的东周大夫王孙满折服, 苏秦、 张仪合纵连横使得六国安定, 蒯通善于外交辞令而使得刘邦脱险, 所以说会说话不仅能够树立君王的威信, 提高自身的价值, 而且可以安邦治国;因此说言辞必需仔细的学习,游说的话语肯定要说得恰到好处;常言道:“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一样话,百样说”,不同的说法产生不同的成效;例如,某市高中语文试卷出了这样一道题——妻子晚餐仍多做了两个丈夫爱吃的菜;这句话从语法的角度说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懂得上发生了歧义:1、妻子晚餐做的菜,两个丈夫都喜爱吃; (并没有两个丈夫,只有一个; )2、妻子晚餐多作了两个菜,丈夫很喜爱吃;此话之所以发生歧义,就是离开了详细的语言环境,致使人发生了误会;举例一 、表达年龄的词语许多——年纪、年岁、年龄、年事、妙龄几何;岁 数、多大、几岁等, 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头语;比如,记者采访一位运动员,下面是他们的一段对话:记者:听说你要退役,是真的吗?运动员:是想退役;记者:为什么?运动员:我现在 年纪 已经太大了;记者:可你才 17岁啊!运动员:不,我已经 19岁了;这里, “年纪”一词用词不当; 一般说来,从事体操运动的年龄不宜过大, 但不到 20岁的人就用“年纪”一词不妥, 改用“年龄”就比较合适; 由于“年龄”是书面语, 没有附加意义,常作为没有年龄限制的标志,在一般的履历表中有一栏是“年龄”,但不能写成“年纪”、 “年岁”、 “年事”、“妙龄”、“岁数”, 由于这些词语要么用于表示具有实际年龄标志的情形,要么用于口语;举例二、 开除、辞退、炒鱿鱼——举例三、 “未名湖默然于轻松翠柏之中, 湖畔垂柳青青 ,绿杨依依,雪白地银杏,衬托着湖 中微微 荡漾的蓝天白云, 前年的古柏呵护着岸边凛凛肃穆的绿阁红楼, 轻风拂来, 明净的湖面堆起丝丝 笑靥,惹得四周心旌 摇荡 ,闲逛湖畔的莘莘学子,也因她的明媚,不知会荡起多少青春的 梦漪;”这里——湖畔—— 湖的岸边 湖边青青—— 青荡漾—— 晃动笑靥—— 酒窝摇荡—— 摇动梦漪—— 理想之所以不用口语词, 而用书面语, 就是由于书面语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 引起读者对未名湖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训练26 诗词五首(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化学(含答案).docx 吉林市2024-2025学年度初中毕业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含答题卡、答案)(1).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含答题卡、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模拟测试 化学(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训练17散文两篇(含答案).docx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4.1整式1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第八课时6.3.2角的比较与运算1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化学(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数学(含答案).docx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第四课时4.2整式的加法与减法2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十一课时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英语(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英语(含答题卡、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