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理综生物部分模拟考试二.pdf
8页高三理综生物部分模拟考试二第Ⅰ卷(共36 分)1.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细胞的线粒体中,水的生成不仅仅来自一个反应途径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产生渴觉,并合成抗利尿激素C.羊水使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摆脱对外界水的依赖,增强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2.遗传变异、生殖发育是生物体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之相关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两个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自交得 F2,其中重组类型占6/16 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C.用栽种蒜瓣的方法繁殖大蒜属于出芽生殖D.个体发育过程中受精卵经三次有丝分裂后就发育成为八个细胞的胚体3.下面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B .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生产环节的增多,最终也增加了废物和污染4.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时,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顺序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②若想通过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生产紫草素,须由愈伤组织分化为植物体③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为探针可进行基因诊断④限制酶基因只存在于微生物体内,通常用鸟枪法来获得⑤质粒的复制既能在自身细胞中完成,也能在宿主细胞内完成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5.下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分布示意图,与此图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R基因中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有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B.R、S、N、O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被转录作物家畜食用菌蚯蚓太阳辐射排泄物、杂屑(肥料)产品输出产品输出产品输出籽实秸杆(饲料)粪屑杂屑C.每个基因都是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D.每个 DNA分子中如果有碱基对发生替换,则会引起性状的改变原题:下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分布示意图,与此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R基因中的编码区是连续的,没有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B.R、S、N、O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被转录 C.每个基因都是由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D.每个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密码子的改变6.仔细识图并选择正确答案A.图甲表示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 A、B、C三组兔子体内, 4 天后分别向三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和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
A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 B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向C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B.乙图为细菌群体生长的部分曲线,用连续培养法可以延长cd 段,从而延长生产周期C.丙图只能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其中X为靶细胞, Y为效应淋巴T 细胞的图解D.分别刺激丁图结构中的①、②、③、④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6 分)30. (21 分) ( 1)取生长状态相同的两组番茄幼苗,置于表中所列A、B 两种培养液中,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甲组用A培养液,乙组用B培养液④①②③a b c d X Y 病毒甲乙丙丁0 20 40 60 80 100 湿冷干冷湿温干温湿热干热环境条件甲拟谷盗乙拟谷盗数 量 ( % )两种拟谷盗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数量百分比培养液成分A B Ca(NO3)2KH2PO4KCl MgSO4FeSO4其它微量元素蒸馏水+ + + + + + + + + + -+ + + (表中 +表示有,-表示无)①此实验的设计原理为 其中做为对照组的是组②为了证明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分别取两组不同颜色的等量叶片提取、分离叶绿体色素层析结果表明,两组叶片的类胡萝卜素颜色相同,但是乙组的叶绿素的颜色比甲组的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③该实验采用的方法可用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 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 ,下面提供的坐标提供了湿热、干热、湿温、干温、湿冷、干冷六中不同条件下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两种拟谷盗分别适宜在条件下生存②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③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④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________因素起重要作用原题: (2005 全国)(21 分) (1)取生长状态相同的两组番茄幼苗,置于表中所列A、B两种培养液中,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甲组用A培养液,乙组用B培养液0 20 40 60 80 100 湿冷干冷湿温干温湿热干热环境条件甲拟谷盗乙拟谷盗数 量( % )培养液成分A B Ca(NO3)2KH2PO4KCl MgSO4FeSO4其它微量元素蒸馏水+ + + + + + + + + + -+ + + (表中 +表示有,-表示无)①若干天后发现,两组番茄苗下部叶片颜色不同,甲组呈________,乙组呈 ________。
②为了证明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分别取两组不同颜色的等量叶片提取、分离叶绿体色素层析结果表明,两组叶片的类胡萝卜素颜色相同,但是乙组的叶绿素的颜色比甲组的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③该实验采用的方法可用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 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 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 100%) ,结果如下表:环境条件甲拟谷盗乙拟谷盗湿热100 0 干热10 90 湿温86 14 干温13 87 湿冷31 69 干冷0 100 ①根据上表数据, 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0 20 40 60 80 100 湿冷干冷湿温干温湿热干热环境条件甲拟谷盗乙拟谷盗数 量 ( % )两种拟谷盗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数量百分比②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③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④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________因素起重要作用31.植物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问题探究一、 (9 分) 某同学为研究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情况,设计了下图1 所示的透明玻璃装置实验中将该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夏季某一晴天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得到如下图2 所示曲线图 1 图 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曲线中反映本实验研究中某些生态因素的变化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2)图 2中曲线表明6~8h 时,小室内氧气减少量逐渐减小,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2 分) 3)曲线中表明中午12h 左右光照最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反而降低(呈“午休”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2分) 如果以甘蔗幼苗代替大豆幼苗,“午休”现象将4)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大豆幼苗,则曲线中a 点将如何变化?;你的依据是( 2 分) 探究二、 (7 分) 为了探究大豆幼苗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该同学在不同温度和空气中不同含氧量的情况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大豆叶片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据其分析回答:CO2 O2温度0.1% 1.0% 3.0% 10.0% 20.0% 40.0% 3℃6.2 3.6 1.2 4.4 5.4 5.3 10℃31.2 53.7 5.9 21.5 33.6 32.6 20℃46.4 35.2 6.4 38.9 65.5 67.2 30℃59.8 41.4 8.8 56.6 100 102 40℃48.2 17.3 7.1 42.4 74.2 73.5 (1)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2)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 氧含量分别为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3)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 上升到 40% 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4)就图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s 的产生场所是参考答案1.本题从呼吸作用、水的功能、人体内水的代谢调节、动物的发育等方面考查了书本中与水有关的知识内容,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和感悟生命中的重要物质--- 水的多方面的知识内容。
参考答案: B 2.本题主要考查了遗传与变异;生殖和发育有关的知识内容,具有两个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F1为双杂合个体,自交的F2,其中重组类型可以是6/16 ,也可能是10/16 ;药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为单倍体;用蒜瓣繁殖大蒜的方法属于营养生殖;而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受精卵一次分裂产生基细胞和顶细胞,基细胞经三次有丝分裂发育成为八个细胞的胚体参考答案: B 3.本题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知识生态农业是当今我国非常重视的一个热点问题,涉及了如何调整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其流向对人更有利的方向,实现物质的反复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变原料 --- 产品 --- 废料的模式为: 原料 --- 产品 --- 原料 --- 产品的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题中还涉及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问题,食物链的种类可以分为捕食链、寄生链和腐生链等等,其分别是以捕食、寄生、腐生等不同的营养关系建立的,不能混杂参考答案: B 4.本题主要考查了与生物工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其中涉及了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植物的组织培养等具体问题,同时也考查了与工程应用相关的部分,充分体现了科学服务于社会的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 C 5.本小题考查了遗传物质基因的组成、结构,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基因的区别,以及基因与mRNA 上密码子的关系等知识内容,改编后,其中又考查了变异的类型真核细胞基因的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组成,而编码区中又含有能编码蛋白质的外显子,以及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内含子部分,因此题目中涉及的四种基因都是有非编码区的部分基因突变的发生,是基因中编码区控制氨基酸序列的碱基发生变化造成的结果参考答案: D 6.本题意在既考查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免疫以及微生物生长等重要知识,又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属于综合性强的考题其中A 答案学生要注意到纵坐标所示的含义,即甲状腺的放射量,在B 为对照组的前提下,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和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影响在于外源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动物体的甲状腺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减少参考答案: A 30.本题从知识内容上考查了植物的矿质代谢、必需元素及作用,还考查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