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5江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docx
54页备考2025江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学过程》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答案】 C2、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B.发展学生的能力C.提高学生的成绩D.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答案】 A3、当我们看完电影走到大街上,明亮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过一会儿就感觉自如了这种现象是( )A.明适应B.暗适应C.视觉后像D.感觉对比【答案】 A4、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文化知识教育B.艺术教育C.读、写、算教育D.军事体育教育【答案】 D5、2013年单项选择: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称为()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学校管理体制D.学校教育结构【答案】 B6、人们对美育功能的认识成果有三,不包括( )A.对美育的直接功能的认识B.对美育的间接功能的认识C.对美育的超美育功能的探究D.对美育的美育功能的探究【答案】 D7、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获得知识B.习得学习方法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D.建立知识系统【答案】 C8、( )原则是一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师应认真了解和研究一个一个的具体学生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答案】 D9、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答案】 A10、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儿童发展B.社会需求C.学科特征D.教师能力【答案】 D11、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答案】 C12、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礼记》 C.《史记》 D.《左传》【答案】 A13、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这是( )现象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补偿D.感觉后效【答案】 B14、()最能让学生的独立性在探索解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得到高度发挥,进而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发展探索和创新的意识与能力A.读书指导法B.练习法C.实验法D.发现法【答案】 D15、高中生曲乌喜欢写诗,前几天他的诗首次在报纸上发表,并得到了平生第一次稿费,因此近期他做什么事都很愉快。
曲乌表现出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答案】 A16、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还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种现象属于( ) A.原型启发B.定势C.迁移作用D.功能固着【答案】 B17、下列对“关键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D.在发展的关键期间,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答案】 B18、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动机【答案】 C19、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A.获得与消退B.刺激泛化C.分化D.同化【答案】 D20、一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A.80B.100C.120D.125【答案】 D21、“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A.心理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神话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答案】 B22、瞬时记忆又被称为( )A.知觉记忆B.工作记忆C.感觉记忆D.声像记忆【答案】 C23、将同一年级的学生按照英语测试水平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编入不同的英语教室上课,这属于()A.内部分组B.外部分组C.现场教学D.复式教学【答案】 B24、小燕近期非常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成绩也明显下降,小燕存在的心理问题是( )A.焦虑症B.神经衰弱症C.强迫症D.抑郁症【答案】 A25、 周末,小方看到大家都去敬老院打扫卫生,心想自己也没有事情做,就跟着大家一起去这说明小方的品德发展处于()A.从众阶段B.服从阶段C.认同阶段D.内化阶段【答案】 A26、新课程认为,教师是教材的( )A.开发者B.执行者C.引导者D.照搬者【答案】 A27、沟通能力和解决纠纷能力属于( )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答案】 C28、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答案】 A29、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答案】 B30、教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材料的组织的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命阶段【答案】 B31、小强高考落榜了,他经过认真总结,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发现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决定继续努力,明年再考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A.情绪宣泄B.精神升华C.行为补偿D.认知改变【答案】 C32、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A.顺序性规律B.互补性规律C.不平衡性规律D.个别差异性规律【答案】 A3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修改D.教学评价【答案】 B34、下列关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B.人的气质是通过后天因素造成的C.气质有好坏之分D.气质能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答案】 A35、学生小李在公共场合讲话的时候,总是脸红、发抖、声音发颤甚至口吃,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A.抑郁症B.强迫症C.焦虑症D.社交恐惧【答案】 D36、“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由( ) 提出来的A.陶行知B.梁启超C.蔡元培D.陈鹤琴【答案】 D3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 )实现的A.培养人才B.传播思想C.丰富知识D.发展科技【答案】 A38、分层次考试体现的是()多元化。
A.评价主体B.评价方式C.评价标准D.评价原则【答案】 C39、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 )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动作记忆D.情景记忆【答案】 B40、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 )A.中心B.基础C.任务D.途径【答案】 B41、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杨贤江D.晏阳初【答案】 C42、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 )也被称为灵感期A.准备期B.酝酿期C.验证期D.豁朗期【答案】 D43、宾宾看到安安扶老奶奶过马路很是敬佩,宾宾的这种敬佩感属于()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尊敬感【答案】 B44、“人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这是( )的观点A.情绪的外周理论B.情绪的丘脑理论C.情绪的认知理论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答案】 A45、()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A.行动研究法B.叙事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调查研究法【答案】 B46、“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
”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B.制度化教育阶段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D.学校教育萌芽阶段【答案】 A47、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規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阶级性C.社会生产性D.相对独立性【答案】 D48、迁移根据性质的不同,即迁移产生的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A.正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