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教师师德论文.docx
15页学前教育教师师德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第1篇:学前教育师德教育的培养策略1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作为人一生中的启蒙教育,对其今后身 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为,幼儿自三岁后步人幼儿园,其思维特点由直觉 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此时幼儿由感官看到、 听到的具体事务,都可能经模仿内化为自身的行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也提出,幼儿时期是模仿的高 峰期,这阶段其模仿对象的言语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人园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其模仿对象由家 长转向幼儿教师所以,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将指导着 其一言一行,对幼儿的思维、观念、行为等起着深远 的影响然而,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朝 一夕之事,其培养要从在校期间与专业知识和教学技 能同步进行2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策略加强师德的理论学习扎实的理论基础能更好地指 导实践学前教育师范生在校期间可从以下几方面加 强其师德的理论学习:重视《教师道德修养》这门课 程在现有高校课程设置中,有专业课与公共课之分。
据笔者了解,不仅学生对待这两种性质的课程态度截 然不同,校方亦是如此于校方而言,第一,从时间 上来说,公共课一般在晚上授课,而根据心理学研究, 人的最佳学习状态在白天而非夜晚;第二,从频率来 说,公共课一周只有一次,有的甚至两周一次;第三, 从上课人数来说,一般都是大班教学,几个班级一起 授课,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第四,从考勤来说, 由于是大班教学,教师没有时间注意出勤率,导致有 的学生因为没有纪律的约束而未参与上课;第五,从 通过率来说,公共课不仅高达99-100%,而且分数大 多达到“优秀”于学生而言,由于校方对于专业课与 公共课的制度不一,自然会影响到其重视程度正因 为校方和学生都对公共课重视程度较低,其教学和学 习效果也明显降低而《教师道德修养》在高校便是 扮演着“公共课”的角色因此,笔者建议高校应重 视《教师道德修养》这门课程,将大班教学转变为小 班教学,以专业课的要求让学生重视《师修》,转变其 学习态度,提高其学习效果在专业学习中渗透师德教育树立学前教育师范生 正确的师德观与其专业学习是不可分割的,其专业理 论知识与技能的运用离不开师德其中,理论知识学 习方面,如《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其中有一章为“幼 儿园班级管理”需要准幼师掌握科学的班级管理原则 及方法。
然而,科学管理方法能否得到实施,主要取 决于教师师德这一关键因素有的幼儿园教师尽管理 论知识丰富,但实践中由于师德问题,并没有把理论 付诸于实践技能方面,如《幼儿园学科技能训练》, 要求学生在掌握五大领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 用到实践中,给幼儿开展有效的活动开展活动时, 教师的师德对整个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起着直接影响 作用例如提问环节、情景表演环节等,若有的教师 的师德有偏差,只把机会给某些幼儿,将形成教育不 公平现象等所以,笔者建议在给学前教育师范生进 行专业学习的同时,也要渗透师德教育,这样对他们 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开展师德专题研究师德专题研究是围绕师德这一 话题,教师与师范生一起通过专题讨论、专题讲座、 案例分析等方法的研究活动,旨在提高师范生关于师 德的理论学习水平,及更好地指导其在实践中的行为如,在开展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中,可围绕 《幼儿园教职工道德规范》进行研究,其内容如下:① 热爱幼教事业,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保教 并重,全面提高幼儿素质② 热爱幼儿,尊重幼儿,面向全体幼儿坚持正 面教育,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幼儿愉快、活泼、 健康地成长③ 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确保幼儿安全。
④ 勤奋学习,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育改革,不 断探索科学育儿规律⑤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仪表、服装、举止、谈 吐符合幼教工作特点⑥ 尊重家长,热情服务,与家长密切配合⑦ 遵守社会公德,严守劳动纪律,团结协作,开 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笔者认为,上述任何一条都可作为独立的专题, 组织师范生开展小组研讨如第二条中“热爱幼儿, 尊重幼儿,面向全体幼儿”先让他们把概念弄清,到 底怎么做才是尊重幼儿、面向全体幼儿,然后收集相 关的正反方面的案例,分析教师的行为,提出解决的 策略等多次的专题研究,可使师范生建立全面的科 学的师德观在实践中提高师德教师师德是否得到提高,需在 实践中检验学前教育师范生要充分利用实践的机会, 结合师德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 完善和提高自身师德水平在模拟教学提高师德教学活动是教师师德综合体 现的实践活动学前教育师范生模拟教学中,从教案 设计、教学行为、教学反思等方面,都可体现其儿童 观、教师观和师德、师风在见习、实习中提升师德学前教育师范生应充分 利用见习和实习的机会,观察、记录一线教师的师德 行为,根据理论知识分析其行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向正面的行为学习的同时,对于负面的行为也应引以 为戒。
3结语幼儿园是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教师 的言行举止对模仿能力超强的幼儿来说其有着深远的 影响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储备力量,学前教育师 范生的师德教育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作者:李钊第2篇:探讨学前教育中师德师风问题的反思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幼儿教师的师德更是对幼儿 的成长影响极大当前,我国不断爆发的幼儿教师师 德师风问题促使教育界进行深刻的反思因此,如何 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学前 教育专业五年制学生从初中开始入学,在选择专业时 还属于未成人,职业意识模糊,对未来如何成为一名 人民教师准备不足,不仅对技能的要求不明确,对职 业道德的要求更是不了解同时由于自身的原因,他 们在行为规范方面有所欠缺,思想也相对复杂,因此 如何充分利用学生五年在校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职 业道德值得大家探讨一、实训基地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 培养的重要性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幼儿 师范院校也在众多的幼儿园中选择各级示范性幼儿园 作为师范生的实训基地,长期、多方合作,在培养人 才中凸显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目前的状况看,在 幼儿园的见实习中,往往更注重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还不够落实。
五年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按照目前学前教育专业 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每个学期一般有2个星期见实 习时间,最后一年有集中三个月的综合实践和9个月 的顶岗实习,学生在实训基地幼儿园的实践时间大约 在1年4个月左右,相当于三个学期因此实训基地 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在学生的职业道德养 成上,主要表现在:一是影响了学生的职业理想俗 话说:“做一行,爰一行”但是对于刚步入人生,一 切都还没有定型的未成年学生来说,对于未来充满了 设想,对于是否“成为一名幼儿教师”这样的问题, 他们的回答并不确定,他们还需要在实际的学习生活 中不断感受、思考才会确定,因此幼儿园的见习实践 经历,会对他们的职业确定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会 从自己所见所感中去决定是否把幼儿教师作为自己的 职业理想,作为终生追求的事业二是影响了学生对幼师职业道德的认知幼儿园 作为实训基地是学生开始接触“幼儿教师”这个职业 最初的地方对他们来说,不管喜不喜欢这项工作, 这份工作对于一直在校园充当学生角色的他们来说还 是充满了新鲜感,幼儿园的一切都令他们充满着好奇, 特别是从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角色,“如何做一名幼 儿教师”这个问题是他们最为迫切了解的,因此,他 们在幼儿园所见所感都会对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 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对职业道德的认知方面,他们 在幼儿园感受到的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要 求、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等都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 的烙印,并影响终生。
三是对师范生的职业行为规范的养成至关重要 职业行为规范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 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前三年进入幼儿园见习的时候 还属于未成人,是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在幼儿园 见习的时候,如果实训单位能对他们作为幼儿教师的 行为规范进行严格要求,将会对他们未来从事该职业 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忽视了这个 要求,并且幼儿园教师本身的行为并不规范,如对幼 儿态度粗暴,衣着打扮过于暴露、随便,言行举止不 文明等都会对实习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带来先入为主 的效应,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就不容易再纠正二、实训基地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 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师德培养意识不够现代职业教育倡导校企 合作、协同育人,见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形成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 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良好途径但在学生的见 习中,对师德培养的意识还不够,表现在实训单位方 的有:一是幼儿园教师高强度的工作,让幼儿园方很 难有精力和时间参与对师范生的育人工作;二是校园 合作缺乏行政约束,造成师范生师德培养流于形式 由于校园的合作只是师范学校与实训基地(幼儿园)在 培养人才上的一种合作,缺乏政府的调控,这种合作 多建立在校园双方的合作理念及利益关系上,容易各 自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容易推卸责任,没有 行政约束,对于师德培养这样一些不容易考量的工作, 就容易成为不被重视的内容;三是目前校园合作采取 订单培养的形式普及不够,也无法做到,因为待遇、 福利、地域等问题,毕业生在各幼儿园随意跳槽,流 动性很大,幼儿园与实习生之间没有很好的契约关系,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园方会更注重直观的可以考量学 生的教学技能的培养,以便对校方有个好交待,对于 相对隐性和难以考量的职业道德就会重视不够。
而作 为校方,则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随着社会对幼儿教 师的大量需求,扩招成为每所师范学校的必然,在大 批量的实习生面前,实习带队教师也非常紧缺,在与 园方的合作上也多重视技能的落实,师德教育重视不 够;二是限于园方的条件与实际的情况,在与园方的 合作上无法提更高的要求,也无法很好地参与考评工 作,落实师德教育二)实训指导教师自身起不到示范作用实训指 导教师是对学生进入职场影响很重要的人物,学生通 过他们的指导和影响,习得技能和职业规范等,在学 生职业成长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德国职业教育的实 训教师一般是接受专门的职业教育后具有五年以上职 业实践的“师傅学校”的毕业生或是经“双元制”培 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专科学校”的毕业 生,在通过心理学教育学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 由企业提供,可见德国对实训指导师的要求非常严格 W我们国家也在实行“师徒”式的指导模式,但在学 前教育专业上开展这种模式并不可行幼儿园对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还不够, 一是幼儿园自身有繁重的工作任务,实习生的指导对 他们来说是个额外的负担,往往只停留在对实习生的 技能培养上,指导他们写写教案,上上课,对于职业 道德往往无暇顾及;二是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指导 教师还不能自觉地担负起培养人的角色;三是指导教 师本身职业道德存在问题。
现实中,我们不时听到学 生议论在见习中看到幼儿教师恐吓、辱骂幼儿等现象, 这些现象对刚入职场的师范生来说在心理上会留下阴 影,也会潜移默化地对他们的言行产生影响,进而影 响他们以后的职业道德师范生抱着对学前教育的向 往,对幼儿教师角色的期待,第一次走进他们将来的 “职场”幼儿园,指导教师的言行对他们来说具有很 强的影响力因此,加强实训基地指导教师队伍的建 设非常重要,在强调指导教师对教学能力的指导外, 更要强调指导教师自身的师德对师范生的榜样示范作 用三)缺乏有效的培养及监督措施没有抓住“未 成年”见实习时间长”文化基础弱”思想复杂”“行 为约束力不够”等这些五年制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师德 教育的见实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