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王国利:浓郁书香育出书香之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50483808
  • 上传时间:2018-08-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0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王国利:浓郁书香育出书香之家王国利:浓郁书香育出书香之家王国利:浓郁书香育出书香之家 文/王祥奎 藏书量 7600 余册,乍一听到这个数字,许多人肯定以为这是一个小型书店,其实这只是一个家庭的藏书量去年,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评选活动结果出炉,西宁市市委党校教师王国利家庭榜上有名 他作为一名文化研究工作者,整日与书为伴;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时刻记录着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是对王国利先生最好的评价 半床明月半床书 氤氲的书香,没有形状,没有重量,千百年来,却总能为一个个家庭涂抹亮丽的底色 近日,笔者相约西关大街一个小区,拜访“书香之家”王国利家庭,刚踏进房门,顿觉一股书香之气拂面而来:客厅,一大张书桌摆放着各类书籍,几盆君子兰安放在桌边,墙上挂着几幅书法,无论是“惠涵书屋”书房还是卧室,无论是书架上还是地板上,到处整整齐地摆放着书籍,涉及哲学社会科学、青海历史文化、法学、国学普及及家庭生活养生保健等种类,每一处角落都透着浓郁的书香气书架上,柜箱里还有诸如西宁首届书香之家、学习型家庭、美丽居室等许许多多红红绿绿的奖状及闪耀着光彩的奖牌,这些都是王国利读书、研究、撰稿所获得的。

      在交谈中,王先生说出了心中那份“与读书有个约定”的秘密——读书以立学 书香以治家 据王国利先生回忆,小时候刚学着读书时,父亲便唠唠叨叨教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少儿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于是在懵懵懂懂之中记住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美丽传说 上初中时,面临着毕业以后上山下乡,自认为读读书报、写写板报就可以避免重体力劳动,读书就有了功利性,一些赏心悦目的好书便从身旁溜走…… 后来上了大学,觉得学了无用武之地的专业书籍却是不得不摆在了书桌和床铺上教室里,成堆的作业只能东拼西凑,根本体会不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奇妙和拉格朗日的规范宿舍里,挑灯夜战也不会是自责的苦读和书海里漫游每晚的卧谈会,虽然也常常谈起今后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但绝对与读书无关图书馆里的书倒是很多,自己感觉也是读了不少只是书香却越来越淡,心情是越来越浮躁想想看,大学学堂里的书香,哪里能抵得过食堂里的"青海三烧"香呢?虽是学堂,也根本体会不出"三味书屋"里鲁迅先生享受的、浸着肉香的读书滋味 随着心态的成熟,随着岁月的磨练,随着阅历的丰富,英国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艾略特的《荒原》的诗句已在王先生的内心深处烙下印痕:“到哪里去找回我们在信息中丢失的知识,到哪里去找回我们在知识中丢失的智慧…… 闲暇之余,他将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在阅读上,走路读,吃饭读,就连上厕所也带着书,每天阅读的时间长达四小时以上,阅读量在三万字以上。

      在交谈中,王国利告诉笔者:不管是自然历史、社会科学,还是文学,只要是有价值的书,他都爱看 王先生还说,虽然家庭成员中谁也没有参加过什么读书节,但对于他这三口之家,天天都是读书节虽说他们不甚追求奢侈的东西,但读好书是他们一家人生活中最大的渴望他们家的书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饭前饭后,睡前觉醒,随时都可以信手拈来,读一篇、看一段、念一句,读书成为他们家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挥手弹指五十年,流光催得鬓霜染;百年光阴争朝夕,斜阳晚照霞满天随着藏书与读书量的日积月累,知天命的王先生精心挑选书柜,分类、编号,置办了属于自己的“惠涵书屋”…… 谈及对读书的热爱,王国利深有感触地说,不论是权倾朝野的政坛显贵,还是腰缠万贯的商界名流,不论是满腹经纶的学界泰斗,还是胸无点墨的平民百姓,对读书都有高度的认同小而言之,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决定一个家庭的兴盛与成败;大而言之,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家庭、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读书往往与文化挂钩,不读书的人就意味着没有文化所谓“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造就、成就了无数的家庭,是不言而喻的。

      满屋皆是酿墨香 “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惟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人生追求,王国利先生在工作和应酬之余,每天都要挤出大量的时间用于读书、研究和写作,每天必须保证两、三个小时用于研究和写书 在王国利的书架上,笔者随意取下一本书,看到里面的不少书页被折叠,不少句子被勾画,有的地方还作了批语,用王国利的话来说,这些都是精髓 多少年来,王国利经常深夜一两点起来写作和学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句千古名言,也许用在他身上是最适合不过的现如今,王国利更是早睡早起,常常 5 点半就起床看书和研究,真有点“闻鸡起舞”的劲儿在王国利看来,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和学习正如王国利自己所说:这是一种精神境界和治学态度,更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承诺 王国利先生在阅读中踏上了文化之路,20 多年来,王先生坚持阅读,坚持学以致用,在阅读中潜心编著和撰稿,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导引》西宁市民族宗教文化系列丛书—藏传佛教文化宝库塔尔寺》、《爱青海爱家乡系列教材—可爱的大通》等专著;《大“文化空间”的构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以大通“六月六”为例》《民族认同与牢固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刍议》《提升西宁市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报告》《深刻理解邓小平人才思想内涵努力打造西宁人才高地 》《民族认同与青海意识契合探析》等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加快青海城市化研究——提升西宁市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研究》《西宁城市文化特色在东部城市群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实证研究》等多项国家、省市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更是显示出王国利先生与众不同的“书香”味了。

      品味书香,在家庭生活上,真切感受宁静致远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风气,很早就成为王国利家庭奋斗的一个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建行青海省分行营运管理部稽核中心工作的妻子张惠萍,在书香之家的氛围下, 不断学习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及时掌握最新规章制度,改正不良操作习惯,以创新思路和强化全面工作技能为手段,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把好稽核的最后关口…… 女儿王惠诗涵,XX 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在四年的法学专业学习中,阅读了大量法律、哲学、历史学及政治学类的书籍…… 因为他和他的家庭成员爱读书,许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喜欢到他家坐坐,感受一份书香的氛围有的同事经常到他家里来借阅图书,他总是乐于为他们推荐他的许多书,都被亲友借去阅读,有些书再也没回到他的书架上,只能一次次重新补买对此,他并不气恼,他说,“只要他们喜欢读书,我都乐意提供 读书给自己的家庭增添了无尽的快乐和趣味,也架起了一座与邻里之间沟通的桥梁 王国利多次组织参加社区活动,经常利用讲授专题党课之际,为居民指导阅读活动,在社区群众中了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和积极的示范作用作为一名党校教师,王国利常常利用机会与学员面对面地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也会公开自己在个人中的读书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 读书、藏书到写书,王国利先生的人生不断得到升华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家庭喜获“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且作为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西宁市唯一代表,特邀参加了全民阅读十周年座谈会和“XX 书香中国暨 XX 阅读季”启动仪式! 昨天是今天的开始,明天是今天的超越在读书、藏书、创作的道路上,已是知天命的王国利先生依然停不下自己的脚步,还在不断地丰富和行进着,但他热情、执著的性格却始终没有改变这,就是真实的王国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