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菜记载标准[1].pdf
3页1 油菜试验观察记载标准一、物候期: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 2、出苗期:以全区75%的幼苗出土,子叶平展为标准3、五叶期:以全区75%植株的第五片真叶平展为标准4、现蕾期:以全区75%以上植株剥开2~3 片心叶,可见绿色花蕾为标准5、抽薹期:以全区75%以上植株主茎伸长,顶端离子叶节10 厘米为标准6、初花期:以全区25%植株开花为标准7、盛花期:以全区75%以上花序开花为标准8、终花期:以全区75%以上花序停止开花为标准9、成熟期:以全区75%以上角果呈枇杷黄色或主轴中段角果内种子开始变色为标准10、收获期:实际收获日期11、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附:国际联盟标准: (1) 、冬油菜在春播试验播种当年的成花趋势:冬油菜在播种当年的成花趋势应在春播试验中考察,对冬油菜达到初花阶段的观察应在夏季进行,而晚春油菜在夏季正处于开花期一般分为无趋势或趋势很弱、弱、中、强、极强五级2) 、春油菜在晚夏播试验播种当年的成花趋势:春油菜在播种当年的成花趋势应在迟夏播试验中考察,对春油菜达到初花阶段的观察应在秋季进行,此时它们已发育完全一般分为无趋势或趋势很弱、弱、中、强、极强五级。
二、苗期:1、子叶形状:一般为叉形,于2~3 片真叶时观察 (附:国际联盟标准:子叶的长和宽: 于苗期 1~2 片真叶时观察应测量种在温室中的40 株幼苗的子叶数据,假如两片子叶大小有差异,应测量最大的一片子叶长度是指从子叶顶端弯曲处到子叶柄4mm 宽处的距离,一般分短、中、长三类;子叶的宽度是指子叶的最宽部位,一般分窄、中、宽三类2、幼茎色泽:指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子叶下轴的色泽,分绿、微紫和紫色三种3、心叶色泽:指3~4 片真叶时尚未展开之心叶的色泽,分黄绿、绿和紫色三种4、刺毛:分多、少、无三种,于4~5 片真叶时观察5、基叶:于5~7 片真叶时观察以下各项:(1) 、叶型:分完整叶、裂叶和花叶三种①、完整叶——叶身完整无裂片,形状分椭圆形、匙形、卵圆形、倒卵圆形和披针形五种②、裂叶——分浅裂叶和深裂叶两种浅裂叶的叶身下部之缺刻不达中肋,未形成侧裂片;深裂叶的叶身下部有深至中肋的侧裂片,一般成对着生, 对数不等, 上部叶面积较大的称顶裂片,形状分长、圆、扁三种③、花叶——叶身呈不规则深缺裂2) 、叶色:分黄绿、浅绿、油绿、深绿、蓝绿和紫色六种3) 、叶脉色泽:分白、绿、紫三种4) 、叶柄:分长、短、无三种。
叶柄有裙边的,一侧裙边宽于中肋者为无柄叶,窄于中肋者为有柄叶叶柄长占叶全长不足2/3 的为短, 2/3 以上者为长5) 、叶缘形状:指完整叶和顶裂片边缘的形状,分全缘、波状和锯齿状三种6) 、叶片厚度:分厚、中、薄三种7) 、蜡粉:分多、少、无三种2 (附:国际联盟标准: (1) 、绿叶色泽:于苗期6~12 片或更多片发育完全的真叶时观察,一般分浅绿、绿、深绿三级2) 、叶片:有无小裂片和小裂片数目:于苗期6~12 片或更多片发育完全的真叶时观察叶片有无小裂片 (即指完整叶或裂叶)的记载应以开盘期观察全株所有叶片为准,一般记作“有”和“无”裂叶的小裂片数(针对发育完全的叶片)记载标准为: 长度不及着生点处的叶柄宽度的叶片可被看着裂片;其上缺刻深度不达叶片本身长度一半的也被看着裂片二次小裂片不计算在内小裂片数的记载一般分为少、中、多三级 (3) 、叶片:叶缘齿裂、叶长、叶宽、叶柄长:于苗期6~12 片或更多片发育完全的真叶时观察叶缘齿裂:观察叶片最宽处以上部位叶缘情况,一般分为不明显、较明显、明显三级; 叶长: 包括叶片和叶柄,指从叶片顶端到叶柄基部的距离,一般分为短、 中、长三级;叶宽:指叶片的最宽部位,一般分为窄、 中、宽三级; 叶柄长(仅针对裂叶即有小裂片品种):指从最上一个深及中肋的缺刻处到叶柄基部的距离,一般分短、中、长三级。
6、苗期生长习性:冬油菜指越冬前、春油菜指抽薹前的生长状态,分匍匐、半直立、直立三种叶片与地面呈30°以下夹角的为匍匐,呈30°~60°夹角的为半直立,呈60°以上夹角的为直立三、薹期(于临花期观察以下各项) :1、薹茎色泽:分绿、微紫、紫色三种2、薹茎叶形状:一般分披针形、狭长三角形、剑形三种,观察2~3 片无柄叶3、薹茎叶着生状态:分抱茎、半抱茎、不抱茎三种四、花期:1、花:以观察当天开放的花为准1) 、花冠大小:在芥菜型油菜内比较,分大、中、小三种2) 、花色:指花瓣颜色,一般分黄、深黄、金黄、白色、乳白色五种3) 、花瓣形状:分窄长、椭圆、圆、扁圆、球拍形五种4) 、花瓣状态:分平展、皱缩二种5) 、花瓣着生状态:分复瓦、侧叠、分离三种附:国际联盟标准: (1) 、开花时间:以顶端花序有一至数朵花开放时为准,每周至少观察 3 次或更多次, 如果以单个植株的调查数据来评估多个重复的开花时间时,至少应有50%的植株有一朵以上花朵开放;如果将一个重复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估时,建议至少应有10%的植株有一朵以上花朵开放一般分为特早、早、中、迟、特迟五级 2) 、花瓣色泽:在顶端花序有数朵花或全株有更多花开放时观察。
一般分为白色、 乳白色、 黄色、橘黄色四种3) 、花瓣长度:在顶端花序有数朵花或全株有更多花开放时观察一般分为短、中、长三种 (4) 、花瓣宽度:在顶端花序有数朵花或全株有更多花开放时观察一般分为窄、中、宽三种5) 、花粉:在顶端花序有数朵花或全株有更多花开放时观察一般分为“有”和“无” (6) 、盛花期时株高: 于盛花期且低位角果伸长时调查,应是在所有发育完全的正常植株均至少有一朵花开放时,评估正常植株的株高指从子叶节到主花序顶端的长度,一般分为低、中、高三级 )2、分枝习性:于盛花期前后观察指一次分枝在茎杆上的分布状况,分上生分枝、匀生分枝、下生分枝和丛生分枝四种分枝集中在茎杆下部的为下生分枝;在茎杆上均匀分布的为匀生分枝;集中在茎杆中上部的为上生分枝;分枝集中在主茎基部的为丛生分枝3、株型:于终花期观察,分筒形、扇形、帚形三种筒形——主花序不发达,分枝多集中在下部,植株较矮,各分枝与主花序顶端相齐扇形——主花序较发达,有效分枝高度较低,各分枝从上到下形成梯度3 帚形——主花序发达,分枝花序多集中在主茎的中上部附: 国际联盟标准 (青荚期至成熟期记载项目): (1) 、包括顶端分枝的植株总长:在低位角果内种子呈绿色不透明状到成熟间调查,指从顶部分枝有效段末端至子叶节的长度,一般分特短、短、中、长、特长五级。
2) 、角果长度:不包括果柄和果喙在低位角果内种子呈绿色不透明状到茎秆变干且褐色角果近于开裂间调查,应调查主茎中部的所有角果一般分为短、中、长三级 (3) 、果喙长度:在低位角果内种子呈绿色不透明状到茎秆变干且褐色角果近于开裂间调查,应调查主茎中部的所有角果一般分为短、中、长三级4) 、果柄长度: 在低位角果内种子呈绿色不透明状到茎秆变干且褐色角果近于开裂间调查,应调查主茎中部的所有角果一般分为短、中、长三级五、成熟期:1、角果色泽:指正常成熟时果皮的色泽,一般分枇杷黄、黄绿、微紫色、紫色四种2、角果着生状态:指果身与果轴所成的角度,分以下四种:(1) 、平生型:果身与果轴基本上呈平行状态2) 、斜生型:果身斜向生长,与果轴呈50°左右夹角3) 、直生型:果身基本垂直于果轴4) 、垂生型:果身下垂,与果轴角度大于90°3、籽粒节明显度:分明显、较明显和不明显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