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步设计说明(扩初模板).pdf
6页第五章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除设计总说明阐述的依据性文件外,尚有: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3-2006 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050014-2006 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 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2001 (2005 年版)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 7.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 50025-2004 8. 建筑专业提供的方案设计图9.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二、设计范围:室内给水、热水、排水、雨水、消防设计三、建筑及场地概述:本项目基地位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北临殿前东路,西临望仙西路,南接殿前广场西路,东临地块内部车行道路在望仙西路下敷设有市政给水、污水、雨水管网该建筑为遗址公园内设的游客服务中心,为钢结构单层建筑,局部二层建筑高度13.20m四、给水系统:1. 水源:水源市取自政给水,拟从基地西侧道路(望仙西路)及基地北侧道路(殿前东路)各引入一条DN150mm 的给水管,与基地内环状给水管相连;接管点供水压力为0.30mPa 。
在进口处设置水表、阀门、过滤器、倒流防止器等2. 用水量:(见用水量标表)序 号单项名 称用水量 标准用水单位 数用水 时间 (h)时变化 系数用水量 备注最大日 (m3/d )最大时 (m3/h )1 影院5(L/ 观众 .场) 1500 人场8 1.5 7.5 1.4 每日三场 2 办公50(L/ 人.d) 200 人8 1.5 10.0 1.9 3 商店5(L/m2. 次) 1000m212 1.5 5.0 0.6 4 餐厅50(L/ 顾客 .次) 600 人次12 1.5 30.0 3.8 每日二次5 展览中心6(L/ 人. 次)4000 人 次16 1.5 24.0 2.3 6 未预见 水量7.7 1.0 按 10%计7 合计84.2 11.0 2. 给水系统: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布局,为节能,本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1 个区,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给4. 管材:室内给水管道采用铝合金衬塑管,专用管件热熔连接五、排水系统 :1. 排水体制:室内采用污水、废水合流,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室外为雨、污分流排水系统2. 污水系统1)污水量:生活排水定额按生活用水定额的90%计故最大日生活污水排水量约为:75.9m3/d 。
2)污水系统污水由管道收集后排至室外污水管网,立管为伸顶通气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器池处理后排入室外排水管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基地西侧道路(望仙西路)下市政污水管网基地内拟设一座30m3的钢筋混凝土化粪池3) 管材:室内排水污水管道采用建筑用硬聚氯乙稀 (UPVC)排水管,粘接连接3. 雨水系统:1)降雨强度采用: q5=2.61(L/s.100m2);重现期:P =5年;t=5min 雨水流量: Q=q ψF 径流系数;取 0.9 ,汇流面积为 0.67 公顷2)雨水系统:本建筑屋面雨水均采用内排水系统, 雨水由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立管排至室外雨水管道3) 管材:室内雨水管道采用专用承压HDPE 雨水管,承插粘接六、消防系统1.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本建筑共设有三个灭火系统1)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4)手提式灭火器2. 消防用水量用水量计算详见下表1、消防水量:用途设计秒流量火灾延续时间一次灭火用水量室外消防30L/S 2 小时216m3 室内消防20L/S 2 小时144m3 自动喷淋30L/S 1 小时108m3 合计100L/S 396m3 2、水源:本建筑室外消防由基地西侧道路(望仙西路)上设置的市政室外消火栓提供。
本建筑室内消火栓用水由基地西侧道路(望仙西路)及基地北侧道路(殿前东路)分别引入的DN150mm 的给水管提供接管点供水压力为 0.30mPa 3. 消防系统:1)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本建筑各层内均设有室内单出口消火栓,并确保两股消火栓同时达到室内任何部位本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由消火栓、屋顶消防水箱、消防增压稳压设备及管网组成室内消火栓系统为常高压给水系统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建筑内各层办公用房、商店、餐厅、厨房及展览区、售票区等候区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Ⅰ危险级定级,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为 160m2设计自动喷淋系统由湿式报警阀、喷头、屋顶消防水箱、消防增压稳压设备(与消火栓系统共用)、水泵接合器及管网组成消防水池、自喷泵设在基地东侧的园区动力中心报警阀设在一层报警阀室内,共设 2 个报警阀,每个报警阀系统的设末端试水装置本建筑室内喷淋系统引入管压力为不小于0.60Mpa3) 手提式灭火器设置 : 本工程建筑火灾类型:变、配电室为带电火灾为E类,其他均为A类影院为中危险级,其余为轻危险级在各配置点设3 具 4kg 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4. 管材:室内消火栓系统的管道,架空时采用外壁热浸镀锌钢管,丝扣或卡箍连接,埋地时采用球墨铸铁管,橡胶圈接口。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采用内外热浸镀锌钢管,丝扣和专用卡箍连接室外消防管道均采用球墨铸铁管,橡胶圈连接第十一章节能设计一、设计依据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4.《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 7107-2002 5.《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 15225 二、建筑设计1.建筑热工设计指标(1)屋面传热系数: K≤0.70w/ (m2·K)(2)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平均传热系数:K≤1.0w/ (m2·K)(3)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K≤1.0w/ (m2·K)(4)外窗(包括透明幕墙)A. 窗墙面积比:南立面 =0.55 东立面 =0.54 北立面 =0.48 西立面 =0.47 B. 传热系数:东立面、南立面 K≤2.5w/ (m2·K)西立面、北立面 K≤2.8w/ (m2·K)C. 遮阳系数:北立面≤0.55 ,南、东、西立面≤0.40,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D. 可见光透射比:≥ 0.4 E. 气密性: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规定的 3 级。
F. 透明幕墙通风措施:双层幕墙部分外层幕墙具有通风百叶,内侧幕墙具有开启扇5)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热阻值:R ≥1.2 (m2·K)/w (6)地面热阻值: R≥1.2 (m2·K)/w 2.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说明(1)混凝土平屋面处采用保温屋面构造,保温材料选用25 厚的挤塑型聚苯乙烯板保温2)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采用50 厚的纤维玻璃棉作为保温材料3)地下室外墙用 50 厚挤塑聚苯乙烯板保温,地面采用30 厚挤塑聚苯乙烯板保温4)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采用30 厚挤塑聚苯乙烯板保温5)外立面设计双层玻璃幕墙作为主要节能手段在建筑的南、东、西面采用双层幕墙双层玻璃幕墙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在外墙玻璃外再增加第二道玻璃面的同时并不影响自然通风双层幕墙部分外层幕墙具有通风百叶,内侧幕墙具有开启扇满足通风要求与单层玻璃幕墙相比,双层玻璃幕墙具有更好的降低噪音干扰、隔热保温的优点空气间层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被划分,使得其内部的气流循环互不干扰,有利于防火和隔音6)透明幕墙采用断热型铝合金型材,玻璃采用中空LOW-E 钢化玻璃,同时为了改善室内舒适度,遮挡眩光,双层幕墙间安装电动遮阳百叶。
二、给排水设计1.节水所有洁具采用节水型,其中:(1)坐便器冲洗水箱采用3、6 升两档;(2)公共卫生间洗手盆采用感应式龙头;(3)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采用水表计量:整幢建筑设总表计量2.节能1、生活供水分 3 区分别供水,节约电能2、生活供水设备采用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充分利用市政压力三、暖通设计1.暖通空调冷源的选择及系统设备的配置(1)水冷螺杆式冷热水机组的性能参数: 名称制冷量 (kw) 输入功率 (kw) 台数 (台) 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 ( 主楼) 1758 323 3 (2)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名义工况下性能系数,制冷时不小于4.60 3)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采用机组群控方式2.暖通空调热源的选择及系统设备的配置名称制热量 (kw) 输入功率 (kw) 台数 ( 台) 全自动电热水机组840 855 2 地下二层蓄热锅炉房内设置二台全自动电热水机组(制热量855kw ),利用低谷电价将一次水加热至90℃设置在蓄热槽内,通过板式换热器供空调系统使用,二次水进、出水温度为50~60℃3.空调水系统的节能措施(1)采用闭式四管制一次泵水系统2)空调水系统的定压和膨胀,采用气压罐定压方式。
3)采用电动阀,压差旁通及能量检测系统等自控系统对空调系统进行能量调节,使空调系统能随建筑物的负荷变化选择最经济的运行方式4.风机、 , 系统的输送能效比不高于0.02413)采用变频控制或多台组合的空调方式,在部分负荷时,低速运行或单台运行,节省能耗4)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根据车库内的CO浓度对通风机设置定时启停 (台数)控制5.新、排风系统的节能措施(1)风机盘管 +新风系统时,新风直接送入各空调区2)转轮式全热交换器的使用,可使空调排风带走的能量由新风回收回来,实现高效节能6.风管、水管的保温措施空调风管保温采用密度48kg/m3的离心玻璃棉, 厚度取 28mm ,防潮层采用复合铝箔冷冻水管热水管保温采用难燃B1 级橡塑保温材料,厚度为25mm ~40mm ,四、电气设计1.变电所变压器均选用高效率、低能耗产品2.变电所设置变电所计算机控制系统,主机设在变电所值班室,并与大楼BA系统联网, 10KV侧断路器、变压器、低压侧主开关及重要出线回路开关、直流配电屏等均设置检测模块,能实现远距离实时遥控、遥测、遥信等现代化与智能化管理,以达到节能目的3.本工程照明灯具以荧光灯及气体放电灯为主,COS φ≥0.9 ,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嵌入式筒灯采用节能型光源,既提高了功率因数,又降低了能耗。
4.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对电气照明及其他用电设备进行能量自动控制、自动调节、降低能耗5.大功率水泵设置变频软启动、生活泵等设置变频控制系统,以节约能源6.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设置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降低无功损耗,提高电压质量,减小导线截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