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美术鉴赏教案1.doc
5页美术作品鉴赏之前美术作品鉴赏之前第一课时:导入:(课程简介)导入:(课程简介)本课程名称为《中国美术鉴赏》 ,鉴赏的对象——中国美术作品(提问) ,包括雕塑、绘画、书法和工艺,它们体现了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独特的审美价值美术鉴赏知识在古代散见于文学艺术家的文论和画论中,并没有系统的论述随着我国近代学校的建立,美术史一类的课程在专业艺术院校设立但在非专业院校,作为人文学科课程,美术史和美术作品鉴赏课程开设的极少本课程以中国历史发展为经,以艺术家和美术作品为纬,主要通过艺术家的生平、审美思想和具体作品艺术语言的分析,通过学习,使得我们既获得综合的历史文明的信息,又获得具体作品的审美方法,使看的真的眼球,具备看得美的功能鉴赏美术作品之前鉴赏美术作品之前一、创作经验和审美鉴赏的基础一、创作经验和审美鉴赏的基础在我们还设有接触艺术作品之前,首先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绿树、红花、蓝天、白云……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很少有人不被壮丽的山河和优美的风景所打动面对着奔流不息的黄河,唐代诗人王之焕吟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这首诗一是有明确的审美意象,雄阔中寓苍凉, 豪迈中显哀婉;二是采用绝句的形式,简洁优美,民歌的旋律,高亢悠场。
这是诗歌艺术的创造站在黄河岸边,现代画家石鲁创作了中国画《《黄河两岸度春秋黄河两岸度春秋》》 (插入图片) ,描绘了黄河纤夫艰难劳作的身影,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堆气概石鲁没有采用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图插入图片),的写生油画语言,而是运用大写意的绘画手法,用充满激情的极富金石手法的皴法, 皴出大面积山体,用一条线串起一排点状的纤夫,点线面的强烈对比,呈现出独待的形式美感也许你既不是诗人,也不是画家,心里没有明确的审美意象,也没有掌握一门表达艺术感受的语言,但是面对对黄河,你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感动感动之余,你觉得什么也没“表达” ,转身离开是种遗憾,于是你想留个“纪念” ,你低下头在河滩上寻找,你“发现”了一块可以作为“纪念”的黄河石(插入图片) 这块石头的形状可以象征黄河两岸的山,石头的纹理,可以象征黄河的水于是你的黄河之行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你的黄河观感都浓缩在这块“黄河石”里这块你选择的因而也或多或少包含了“创作”因素的石头,你没有想到它是艺术品,但你知道它有着明确的“纪念”意义的功能,其实这块“黄河石”就是用非美术目的和手法创作出来的一件艺术品。
如果你有类似的“创作”经验, 说明你已经有了创作和审美鉴赏的基础我们能为在节日里,远方寄来的一片红叶而感动,它虽然不是艺术品,但是“心“字和质地有审美价值,树叶本身是自然的缩影,它映照着冬雪夏花,寄寓着春欢秋悲一片寓意深切的树叶也许比一打无病呻吟的“艺术品”更动人在我们进行美术创作之前,应该首先知道“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美术创作和审美心理二、美术创作和审美心理眼下书刊、影视作品充斥科许多人体形象,鱼龙混杂有些纯粹是追求感官刺浓的东西,一眼就可明了,没有丝毫的审美价值我们只有通过艺术欣赏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才能自觉地鄙视这类低级趣味的所谓“作品” 创作和欣赏是纯粹的精神活动,需要实践者与物质生产活动拉开距离,当然工艺品的实用性当另作别论艺术家在面对客体进行创作时,只会考虑客体的审美因素而不会顾及客体的物理属性比如,我们画人体,肯定要研究人体结构,但是研究人体结构是为了绘画中的人体动态的准确和富有表现力,我们不是要在画布上复制一个活人研究对象的结构,是为绘面的结构而服务,所以艺用解剖学和生物解剖学是不一样的鲁迅当年在日本学医,面人体血管解剖图,用优美的曲线把一根血管不正确地面了出来,老师批评了他,告诉他科学和艺术是不一样的,事实上艺术人体确实不是科学人体,为了美感而使人体变形在很多艺术大师的作品里都有表现。
写实和抽象变形的分寸感是艺术家根据自已的审美体验和表现内容的不同而终身把握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毕加索的 《《梦梦》》 (插图)(插图) 艺术家观察和描绘的对象是看其中所含的形式美的多少来取舍的,形式美取决于对象质感、量感、色彩构成点线面的节奏等等因素,所以艺术家经常在很不起眼或者在一般人看来并不美的对象上找到可供创作的素材画家在黄土高原写生,老汉赶着羊走过来对他说,光秃秃的有啥好画的画家却说:这气势,这线条,这色彩多美啊老汉不解因为老汉用平常的生活感觉来看眼前的事物,确实谈不上美,而面家用审美的眼光来看,他看到的是抽象的形式美所以审美是要与对象保持着适当距离的,如石鲁的《《黄土高原写生黄土高原写生》》(插图)(插图) 画家画苹果并不是因为苹果的味道好,而是因为革果的色彩、形状加以适当的组合,是构成某种形式美的合适的描绘对象把苹果画得跟真的一样,以致于骗得人们去摘,这只能说你的视觉“骗术”很高,但是这种“骗术”永远也不会超过照相机所以艺术几面对描绘对象,既要“随物婉转”,又要“与心徘徊”,如马蒂斯的《《桃色桌布上的苹果桃色桌布上的苹果》》(插图)自然我们在进行艺术欣赏时,也要采取这样的态度,既要沉浸在艺术品所造成的氛围里,以所学到的审美知识去探寻艺术手法和审美内涵,又要大胆地跳出艺术品之外,以自己的艺术修养来对艺术品作出创造性的解释和补充 。
正体俗话所说“趣味面前无争辩”,“有一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因为越是优秀的作品,供人欣赏和解释的余地就越大就像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插图)资料:资料: 12 月 17 日,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 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 2%的愤怒法国里昂的脑外科专家让·雅克·孔代特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场中风,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只不过因为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像是微笑英国医生肯尼思·基友博士相信蒙娜丽莎怀孕了他的根据是: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瑟夫·鲍考夫斯基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压根就没笑她的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说明她想掩饰自己没长门牙 】朱耷的花鸟画,李商隐的《无题》诗一样,越是内涵丰富,艺术语言独特的作品,欣赏活动就越是意味浓厚,弥久越新,就越是创造性的审类实践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中国的美术史绵延几千年,从人面含鱼的彩陶盆,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秀骨清相的北朝雕塑,到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宋元山水画,它们展示的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动、积淀,传流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们一唱三叹,留恋不已。
中国美术史,是一部美的历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忙忙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那么,从哪里起头呢?得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时代开始第一章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美术石器时代的美术美术又被称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原始人类在劳动工具制作的过程中,从实用的角度,逐步萌发了造型意识,把握了一定的造型技能,由此产生和发展了自己的 审美能力和美术的创造能力第一节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一、旧石器时代 又称打制石器时代,以北京人、丁村人的打制石器为例,寻找人类 早期造型认识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距今 40-50 万年前 资料一:北京人复原象 资料二: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工具 丁村人,山西襄河丁村,距今 20 多万年前 资料三:丁村人石器 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山顶洞人为例,看人类早期美的意向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山顶洞,距今 2-1 万年前 资料四:山顶洞人复原象 资料五:山顶洞人骨针和装饰品 二、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 6000-4600 年)又称磨制石器时代,以裴李岗文化为例, 看人类造型意识的进步、造型技能的提高 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约公元前 5500-公元前 4900 年。
资料六: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石磨棒 资料七:江苏南京北阴阳营七孔石刀第二节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新石器时代的美术陶塑与泥塑陶塑与泥塑 1、陶塑: 人与猿的区别在于在劳动中创造了生产工具——石器在以上所述的漫长过程中, 人类的祖先从简单打制石器,到把石器磨光并分类使用,是从劳动实践中变化发展而来的 同时,精神文化层面的装饰品也随着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的提高而愈加美观最早的雕塑 萌芽,可以算作原始石器,有大量的精细石器具备了雕塑的性质中国原始雕塑的最初形态是陶制品,它与其实用价值密不可分,从工艺手段上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以动物外形为器皿一是以动物外形为器皿,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质鹰鼎,高 36 厘米,以鹰身为鼎体、以二足为三个支点,器形饱满,为此类雕塑与器皿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之一 (插图)二是装饰部分的雕塑二是装饰部分的雕塑,它们有的以配件的形式出现,如盖钮、把手等;有的以表面浮雕等形式出现题材有动物、植物、人物等等甘肃大地湾出土的陶瓶人头像,可谓中国早期人物雕塑的开端,作者巧妙地将陶瓶的口部塑成一个人头像,制作细腻,形象生动插图)三是小型动物或人物捏塑三是小型动物或人物捏塑,这种小雕塑都是古代工匠不假任何工具而信手捏制的,形体小巧,带有浓厚的人情味。
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塑猪可能是我国江南地区最古老的雕塑作品,距今有七千年了尽管作品只有 6.3 厘米大,可它的形象却非常生动,可见雕塑者对生活观察之细腻 (插图)2、石、玉雕刻:(1)石雕:配图讲解(2)玉雕: ①①圆雕:圆雕: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 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 (插图) ②②浮雕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 艺术表现形式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的一种雕塑依表面凸出的程度不同,分为高浮 雕、浅浮雕等,也有二者相结合的形式 (插图) ③③透雕透雕: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景部分进行局部或全部镂空,称为 透雕透雕多以插屏的形式来表现 (插图) ④④阴刻与阳刻阴刻与阳刻:阴刻为凹形状阳刻为凸起形状,是将笔画显示平面物体之上的立体 线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