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上第二次月考2011.10.10定稿.doc
4页吉林师大附中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2011.10.10)(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 考生注意:答卷时必须正确的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个扣 0.5 分一、积累与运用(14 分,第 1—6 题每句 1 分,第 7 题 2 分,书写 1 分)1、 ,再而衰,三而竭2、唇焦口燥呼不得, 3、 ,白露未晞4、因为思念,而心事烦忧,因为热切的的期盼,而无法成眠等情形,我们可以用《关雎》中的这两句来形容:, 5、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表达了自己最初的人生目标是:, 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饱蘸浓墨以景烘托暗淡愁惨心境的诗句是:, 7、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运用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边塞沙漠奇寒壮丽雪景的诗句是:, 。
8、 、轻轻翻开书的扉页,慢慢走进书的世界那清凉的智慧之水便缓缓地流进心田,给我们无穷的知识,还有精神上支持、情感上的熏陶及品格上的启示品读好书,与作者相约,我们会得到更多的收获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及体会完成对联上联:邀李白,访杜甫,学海扬帆寻益友下联: , , 二、阅读(46 分)(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 ,回答下面的问题(11 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9、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_ (1 分)10、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 分)(1)援疑质理( ) (2)四支僵劲不能动( )(3)右备容臭( ) (4)生以乡人子谒余( )1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的情形(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作者身处“膏粱”子弟中为什么“略无慕艳意”?为什么要写这些人?(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天道酬勤” ,结合读此文的感受谈谈你将怎样践行这句话?(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试题 第4页(共8页)---------------------------◎---------------------------◎---------------------------◎---------------------------◎---------------------------◎---------------------------◎-------------------------命题:李玉波 姓名: 九年·( )班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 分) 敝帚自珍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②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③夫人善于自见④,而文非一体⑤,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注释:①傅毅(字武仲)、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②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③自休: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发现自己的长处⑤体:体裁14、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 分)(1)而固小之_________ (2)家有敝帚_________15、用原文语句回答“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1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中常用“敝帚自珍”一词表达什么意思?(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 分)我 眼 中 的 中 国 农 民我 努 力 在 混 乱 的 脑 海 中 搜 寻 着 有 关 于 “农 民 ”的 记 忆 , 黝 黑 的 皮 肤 , 粗 糙的 双 手 , 耿 直 而 发 白 的 头 发 , 一 个 农 民 的 形 象 逐 渐 呈 现 于 眼 前 。
在 荒 芜 的 土 地 上 ,在 强 烈 的 日 光 下 , 劳 碌 , 耕 作 , 企 盼 收 获 , 日 出 日 落 , 年 复 一 年 , 永 无 休止 ……对 丰 收 的 渴 望 促 使 农 民 在 田 间 劳 作 , 然 而 迎 来 的 是 丰 收 还 是 灾 荒 , 这 些 无 法得 知 是 否 风 调 雨 顺 , 今 年 的 收 成 会 怎 样 , 面 对 上 天 , 一 个 农 民 是 如 此 软 弱 无 助 ,所 能 做 的 只 能 是 企 盼 无 论 在 什 么 社 会 , 农 民 永 远 是 弱 势 群 体 , 处 于 物 质 繁 华 的 边 缘 , 与 饥 饿 和 贫困 为 伍 说 这 样 的 话 也 许 太 过 主 观 , 我 不 是 看 不 起 农 民 , 反 而 ,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我 就 是一 个 农 民 我 来 自 一 个 北 方 的 小 县 城 , 十 八 年 , 在 那 里 长 大 我 的 父 母 都 来 自 农 村 , 每 年 我 总 是 会 和 父 母 回 老 家 呆 上 几 天 我 关 于 老 家 的记 忆 是 一 条 泥 泞 的 小 路 和 生 火 做 饭 时 飘 起 的 袅 袅 炊 烟 。
我 此 时 所 描 述 的 不 是“阡 陌 交 通 , 鸡 犬 相 闻 ”的 桃 源 美 景 , 而 是 贫 困 和 无 奈 在 那 里 , 除 了 打 麻 将 , 人 们 最 大 的 爱 好 是 围 坐 在 庄 头 谈 论 着 张 家 长 李 家 短的 琐 事 , 乡 间 俚 语 中 透 露 着 对 外 界 的 无 知 没 有 人 接 触 过 网 络 , 也 没 有 人 会 关 心 时 事 收 成 和 生 计 , 才 是 最 实 际 的 话 题 无 论 世 界 如 何 发 展 , 物 质 多 么 繁 华 , 这 些 都 是 如 此 遥 远 , 科 技 文 明 带 来 的 成果 他 们 注 定 无 法 享 受 与 贫 困 相 伴 的 是 精 神 的 愚 昧 与 物 质 上 的 贫 困 相 比 , 精 神上 的 愚 昧 似 乎 更 加 可 怕 狭 窄 的 视 野 和 精 神 的 愚 昧 , 注 定 了 穷 人 永 远 是 穷 人 我 的 同 学 给 我 讲 过 一 个 笑 话 : 一 名 记 者 到 贫 困 山 区 采 访 一 位 老 太 太 , 问 她 ,如 果 给 她 1000 万 , 她 会 怎 么 花 。
老 太 太 说 她 要 有 1000 万 , 就 早 上 吃 糖 馍 馍 ,中 午 吃 肉 馍 馍 老 太 太 的 回 答 令 记 者 诧 异 , 试 着 又 问 那 晚 上 吃 什 么 呢 ? 一 手 一 个糖 馍 馍 , 一 手 一 个 肉 馍 馍 这 个 故 事 并 不 好 笑 , 狭 隘 的 视 野 注 定 了 她 的 贫 困 她 并 不 知 道 1000 万意 味 着 什 么 , 她 用 这 些 都 能 干 些 什 么 , 她 对 物 质 享 受 的 理 解 也 只 能 局 限 在 糖 馍 馍 这 真 是 可 悲 我 有 很 多 同 学 来 自 农 村 , 他 们 纯 朴 憨 厚 , 待 人 坦 诚 , 远 远 要 比 某 些 人 可 爱 得多 而 且 他 们 学 习 都 很 刻 苦 , 因 为 他 们 比 谁 都 懂 得 珍 惜 学 习 的 机 会 我 一 个 来 自农 村 的 同 学 得 了 感 冒 , 为 了 给 家 里 省 钱 她 没 有 去 治 病 , 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