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开题报告 不同环境对hp感染率的影响.docx
5页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开题报告 不同环境对不同环境对 HPHP 感染率的感染率的 影响影响(一)问题的提出受我当医生的父亲的影响,我对医学怀有浓厚的兴趣最近,我从一些书籍上了解到 hp 是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因子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更多关于 hp 的情况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有人发现胃内存在一种螺旋状微生物,由于长期未能分离而未受到重视直到 1983 年澳大利亚学者从人的胃活检标本上发现了弯曲状菌,名称几经演变,在 1987 年命名为 helicobacter pylori(hp),国内 1991 年译为幽门螺杆菌自从 hp 被分离出来后,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已证实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此有关,更有研究证实胃癌也与 hp有一定关系因此,各国在 hp 的检查、治疗上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1994 年 hp 被 wto 国际癌病研究机构确定为口类致癌原由此,我想到是否可以找出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 hp 的感染经过转化,变成现在的题目——不同环境对 hp 感染率的影响有资料表明, hp 是通过口一口或粪一口途径传播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工作环境中人口相对稠密,为 hp 的感染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但是,工作在不同条件下的人群,比如工作、生活条件较好及工作、生活条件较差的人群的hp 感染率是否存在不同,研究资料甚少假如工作、生活环境确实影响 hp 的感染率,那么,就会给 hp 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3.同类课题的研究经查阅表明,对不同经济水平、工作环境、生活环境hp 感染率的调查资料甚少已有人调查过不同经济水平及同种职业(临床医师和非临床医师)hp 感染率的不同,这些都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1)科学性严格挑选研究对象,仪器精密(采用 13c-ubt 呼气检测),检测手段先进,研究组有可比性2)实效性有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 hp 的感染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尤其在儿童中,hp 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急剧递增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之列,属高感染国家,因此研究预防 hp 的感染就显得更为重要3)创新性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人进行过不同工作、生活环境下 hp 感染率的对比,我的课题可以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资料二)研究的主客观条件我对医学及生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并有较多的了解做事严谨,经过适当培训能胜任精密实验仪器的操作及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有逻辑思维能力,可进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试验在 301 医院进行,该院胃肠病研究室具有研究所需的高精密度的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irms),该室开展此项工作已有几千例病例的经验积累。
301 医院蔡昌豪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从来医院作 hp 检查的病人中,排除经医生建设检查的病人,以填表问卷方式登记病人的工作性质、家庭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等,分成两组,每组 30 个人一组是经济水平高,工作生活环境优越的(主要为复杂的脑力劳动者);另一组是经济水平低,工作生活环境相对差的(主要为简单体力劳动者)1.不同工作环境对 hp 感染率的影响(2)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或大学以上3)工作单位:公司或营销4)经济收入:XX 元以下、XX~5000 元或 5000)元以上5)工作性质: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6)工作区人日流量:多或少7)办公室条件;办公室或市场8)家居环境:公寓、宿舍筒子接或平房9)交通工具:私人轿车、公共交通或自行车10)医疗条件:公费指定医院或自选医院11)看医生的条件:有症状、定期健康检查12)对自身健康:重视或无所谓2.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年龄 20-35 岁2)近两周未服用抗生素3)近两周未用制酸药物4)无胃部手术史5)无精神障碍史,能配合完成调查1)确定入选对象后,填写研究知情表2)按要求来医院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3)检测方法: 13c 尿素酶呼气试验( 13c- ubt)法。
4)步骤:检查日空腹,在检查室口服标准试餐,按统一标准采取标本5)基本原理:一般情况下,胃内很少有细菌繁殖,没有尿素酶活性,而即富含尿素酶,能将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尿素分解成 nh3 和 co2,后者在小肠上段黏膜被吸收进入血循环,最后由肺呼出体外,因此口服一定剂量的同位素标记的尿素,应用高灵敏度的特定仪器检测呼出气体中含 13c标记的 co2, 即可判断胃内有无 hp 感染13c 一尿素是稳定同位素,无辐射作用,对人体无害13c-ubt 对 hp 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为 90%-100%,在临床常规检查 hp 方面ubt 优于组织学检查1)筛选研究对象、13c 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 2~3 个月2)实验结果整理分析 l~2 个月3)撰写论文 2 个月将所有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1)两组 hp 感染率可能存在差异性,通过分析可以总结出环境对 hp 感染率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意见2)完成论文报告 1 篇《胃肠病学》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