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器科学与技术汇编.doc
4页学习 ----- 好资料中国计量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 版)仪器科学与技术 学科培养方案(代码: 0804 )一、学科简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门涉及数学、物理学、微电子学、精密机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生物信息等学科的新型学科,具有突出的学科交叉性和科技前沿性,对高新科技与工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推动作用本学科为一级硕士点学科,下设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2003 年)、精密仪器及机械( 2005 年)和能源计量与测试技术学科(自主设立, 2012 年)本学科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有浙江省流量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化学危险品工程实验室, 拥有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浙江省教育厅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在精密测试、流量计量与测试、能源计量与测试、生产过程监测、化学危险品安全检测技术等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本学科现有硕士生指导教师 67 人,其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 2 人、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 1 人、全国首篇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1 人、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4 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 151 人才工程 19 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6 人。
二、培养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端正,学风严谨,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身心健康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可胜任本领域的相关工作,可在计量、商检、军工、制造业、能源动力等行业就业3、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表达能力等三、研究方向本学科是一门涉及数学、物理学、微电子学、精密机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生物信息等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 近几年来本学科紧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围绕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发展进行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 已形成了几个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本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 080401)、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80402)、能源计量与测试( 0804Z1)研究方向包括:1、精密仪器及机械几何量超精测试技术与仪器,零部件精密自动检测技术,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 光电检测技术,智能化仪器仪表,声学计量与工程应用等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温度、流量、压力、容量、物位和热物性参数的智能化检测与控制技术,流量计量技术,产品生产过程计量检测与品质控制技术,化学危险品分级鉴定技术。
3、能源计量与测试更多精品文档学习 ----- 好资料多相流动机理,流场测试与控制技术,流体数值仿真,能源高效转换与利用技术,燃烧与污染物排放测试与控制技术,低温制冷系统测试技术四、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2.5 年,可根据研究生实际学习情况浮动, 最长不超过 4年五、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6 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8 学分,必修环节 4 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8 学分课程类别公共类学 大类位 基础课课学科学位课选学科修选修课课课程课程名称学学考核开课开课学院学分要求编号时分方式时间2011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Q1, Q2与实践研究362考试马院181考试Q1, Q2必修 6学分121105英语阅读与写作322考试Q1, Q2外语学院511106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161考查Q1图书馆等081101数理统计322考试Q1, Q2理学院081102数值分析322考试Q1, Q2理学院081103数理方程322考试Q1, Q2理学院≥4 学分081104矩阵论322考试Q1, Q2理学院081105随机过程322考试Q1, Q2理学院021301现代传感技术与系统322考试Q2计测学院021302测试系统集成技术322考试Q2计测学院021303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322考试Q2计测学院≥6学分021401322Q2微弱信号检测考试计测学院021304高等传热学322考试Q2计测学院021408能源计量技术322考试Q2计测学院021402仪器精度理论322考查Q3计测学院021403热工计量技术322考查Q3计测学院021404光学检测技术及实验322考查Q3计测学院≥6学分021405高等流体力学322考查Q3计测学院021406流体测试技术322考查Q3计测学院更多精品文档学习 ----- 好资料021407流动仿真技术322考查Q3计测学院021409污染物测试及控制技术322考查Q3计测学院工科门类学科可在其它工科学科课程选修公共参见学校开设公共选修课清单和下沙研究生校际互选课程清单 ≥2学分选修课371501学术报告2考查Q1-Q3计测学院必修环节3715022Q1-Q4必修 4学分实践环节考查计测学院学分总计≥28 分注: 1、 Q1代表第一学期1-9 周, Q2代表第一学期10-19 周,依此类推 。
2、学术报告:开题报告前完成,研究生听学术报告3 次以上,做学术报告 1 次以上3、实践环节:可为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等六、学位论文工作培养过程完成时间具体要求组织部门1、完成学术报告必修环节第二学期末2、完成《中国计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导师开题报告审核同意开题学科组织或第三学期初3、通过学科组织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会,未通过者或学位论文选题变动需重新开题1、 完成实践环节和开题报告2、完成《中国计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表》 ,导师中期检查 第四学期 审核同意中期检查 学科组织3、通过学科组织的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未通过者需重新中期检查应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以中国计量学院为第一单位,第一或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在《中国计量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目录》(入学当年版)或国际科研业绩预答辩前学科审查期刊上公开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1 篇,或会议论文被SCI、 CSSCI、 EI 、 CPCI-S 等检索1 篇,或授权(含公开)发明专利 1 项学位论文硕士生应按照《关于硕士学位论文格式的规定》撰写学位撰写预答辩前论文学科审查预答辩春季:第五学期1、 修完个人培养计划学分。
学科组织夏季:第六学期2、 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更多精品文档学习 ----- 好资料3、 达到科研业绩要求4、 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导师审核同意预答辩5、通过学科组织的学位论文预答辩,未通过者需重新预答辩1、总文字复制比≤20%,可进入论文盲审环节春季:第五学期2、总文字复制比>20%,退出当次论文答辩过程,列入研究生部机检夏季:第六学期下一批次组织3、申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须总文字复制比≤10%1、二份均为“中”及以上者,可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春季:第五学期2、“及格”、 “良”及以上者,加送;加送成绩为“中”研究生部盲审及以上者,可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若成绩夏季:第六学期为“及格”及以下者,延期答辩组织3、“及格”、 “中” 及以下; 或两份盲审成绩中一份为 “不及格”者,延入下一批次春季:第五学期通过学位论文双盲审和抽检,并根据评审专家意见对学位答辩论文修改完善,导师审核同意答辩,研究生可申请参与学学科组织夏季:第六学期科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七、毕业与学位授予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院 ( 系)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申请授予学术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原则上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不低于总分的 60%,但对于科研业绩较突出的研究生(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低于总分的 60%,科研业绩达到学位授予基本条件两倍;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低于总分的 60%,科研业绩达到学位授予基本条件三倍) ,英语水平可不做要求更多精品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