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阅读文段.doc
19页文言文阅读文段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广州执信)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帝寤,曰:“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炀帝即位,遣持诏召汉王杨谅先是,文帝与谅约,若玺书召,验视敕字加点,又与玉麟符合,则就道及是,书无验,谅觉变,诘通,通占对无屈,竟得归长安大业中,与宇文述共破杨玄感,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秦、陇盗起,授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斩迦论并首级万余,筑京观于上郡南山,虏老弱数万口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其训勉士卒必流涕,故力虽穷,而人尚为之感奋。
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桑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刘文静遣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或问屈突通尽忠于隋而功立于唐事两国而名愈彰何也答云若立纯诚遇明主一心可事百君宁限于两国尔!(《新唐书·列传十四》节选)5.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命覆陇西牧簿 覆:回复 B.通每向必持重 向:从前C.通兵关中兵击之,次安定 次:依次D.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 简:选拔5.D (覆:复核、复查;向:经过、到达;次:驻扎、驻营)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朕不明,乃至是 家尽没,乃留桑显和保潼关B. 陛下以至仁育四海 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C. 又与玉麟符合,则就道 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D. 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 其训勉士卒必流涕D代词 他(A 竟然/于是,就 ;B 介词 用/介词因为;C 那么/表判断,是,就是)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屈突通“善战”和“忠诚”的一组是( )A.①与宇文述共破杨率 ②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B.①通发关中兵击之 ②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C.①通侯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 ②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D.①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②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A(B项①言其奉命发兵,并非显其“善战”;C项②言其为官刚正,非见其“忠心”;D项②言其被唐高祖授予官职,并不能表明其“忠心”)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突通祖籍昌黎徒何,后迁居长安,曾出仕隋朝为官屈突通十分爱惜士人,曾冒死劝议谏隋文帝,反对因牲畜财产而滥杀士人,深得文帝常识B.屈突通遇事从容,机智灵活隋炀帝时,他奉诏前去召见汉王杨谅,在杨谅觉得事情有变,心生狐疑时,屈突通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C.屈突通骁勇善战,深谙兵法,曾与他人一起击败杨玄感,用奇计平定刘迦论的叛军,即使在军无斗志的情况下,仍然能大获全胜,一生从无败绩D.屈突通崇尚气节,忠心耿耿,先后侍奉过隋代二帝,即使在隋朝政事混乱时也从无叛心,后兵败被俘,虽未殉节而死,但其忠心依然为唐高祖所称道C(“仍然能大获全胜,一生从无败绩”分析有误)9.翻译和断句10分)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或问屈突通尽忠于隋而功立于唐事两国而名愈彰何也答云若立纯诚遇明主一心可事百君宁限于两国尔或问/屈突通尽忠于隋而功立于唐/事两国而名愈彰/何也/答云/若立纯诚/遇明主/一心可事百君/宁限于两国尔(共4分,错两处1分,错、漏,多断均算错)⑵翻译下面的句子。
7分)① 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3分)② “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4分)①屈突通假意说要撤军,(其实)却悄悄进入上郡阳”,假意、表面;“旋”,撤回;“潜”,悄悄的,各1分)②京师陷落,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 “家”动词,家住;“动”,动词,向东去;各1分)译文:屈突通,他的祖先大概是昌黎徒何人,后迁居长安出仕隋朝虎贲郎将隋文帝命人复核陇西牧的文簿,查出隐匿的两万匹马文帝大怒,收捕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吏共一千五百人,准备全部斩首屈突通对文帝说:“人命至关重大,人死不能复生陛下用最仁慈的政令抚育天下,难道容许因为牲畜财产而在一天之内杀戮一千五百人?”帝叱责他,屈突通上前叩头说:“我情愿自身受杀戮,来免除众人的死罪文帝醒悟了,说:“我不明此理,竟然到这个地步现在应当免除慕荣悉达等人的死罪,表彰你的好建议于是全部按照减刑论处后擢升为左武卫将军上任后为官刚正,有人犯法时,即使是亲朋也不放纵 隋炀帝即位后,派他带着诏书去召见汉王杨谅在这之前,文帝与杨谅约定,如果有玺书召,验看敕字加点,还要与玉麟符相合,那么就能上路待到这时,验看诏书没有点,杨谅觉得事情有变,责问屈突通,屈突通随口对答,毫无破绽,最终得以返回长安。
大业年间,与宇文述一起击败杨玄感,因功升迁为左骁大将军秦、陇等地群盗兴起,(屈突通)被授任为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造反,拥兵十余万盘踞在雕阴屈突通调发关中军队进击敌军,驻扎安定,起初不与敌军交战,军中人都猜想他胆怯屈突通假意说要撤军,(其实)却悄悄进入上郡贼军未能发觉,率军南下,在距离屈突通七十里的地方驻军,分兵侵占土地屈突通乘敌军毫无防备,夜晚选择精锐士兵偷袭打败敌军,斩杀刘迦论连同其他贼人共万余首级,埋在上郡南山封土做成高冢,俘虏老弱数万人后来隋朝政治更加混乱,盗贼越来越多,(朝廷)军士毫无斗志,诸将大多沦陷屈突通所到之处非常谨慎,虽无大胜,也未打过败仗高祖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东,交战后久攻不下,高祖于是留下兵部分力包围河东屈突通形势危急,有人游说他投降,他说:“我蒙受国家厚恩,侍奉二主,怎能逃避国难?只能以死报国!” 时常自己抚摸着脖颈说:“应当为国家受人一刀!”他训导勉励士兵时必定流下热泪,所以士兵们力气虽然用尽,但人们还是被他的精神激励皇帝派他的家僮前往招降,屈突通催令斩杀家僮不久听说京城平定,家人全都沦陷,于是留下桑显和保卫潼关,自己率兵将前往洛阳刘文静派遣窦琮、段志玄率精锐骑兵追至稠桑,屈突通列阵抵抗他们。
窦琮让他的儿子屈突寿前往劝降,屈突通大喊到:“往昔与你是父子,现在就是仇敌了!”命令身边人射杀屈突寿桑显和对他的军兵大声喊道:“京师陷落,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众人全都丢掉兵器屈突通知道无法解脱,于是下马面向东南,连连叩拜哭喊到:“我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于是被俘,押送到长安皇帝慰劳他说:“为何相见得这么晚呢?”屈突通哭着说:“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皇帝说:“这是隋朝的忠臣哪!”释放了他,授职为兵部尚书、蒋国公,担任秦王行军元帅长史有人问:屈突通对隋竭尽忠诚,为唐立下功劳,侍奉两国君主然而名声更加显著,为什么呢?回答说:如果为人正直,为臣忠诚,遇到圣明的君主,一心可侍奉多个君主,岂局限于两个国家!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全国大联考)瑞草溪亭 张岱瑞草溪亭为龙山支麓,高与屋等燕客相其下有奇石,身执虆léi臿chā①,为匠石先,发掘之见土葢②土,见石甃③石,去三丈许,始与基平,乃就其上建屋屋今日成,明日拆,后日又成,再后日又拆,凡十七变而溪亭始出盖此地无溪也,而溪之,溪之不足,又潴zhū之、壑之一日鸠工数千指,素性池之,索性阔一亩,索性深八尺。
无水,挑水贮之,中留一石如案,回潴浮峦,颇亦有致燕客以山石新开,意不苍古,乃用马粪涂之,使长苔藓,苔藓不得即出,又呼画工以石青石绿皴cūn之一日左右视,谓此石案焉可无天目松数棵盘郁其上,遂以重价购天目松五六棵,凿石种之石不受锸,石崩裂,不石不树,亦不复案燕客怒,连夜凿成砚山形,缺一角,又葢一礐què石补之燕客性卞急,种树不得大,移大树种之,移种而死,又寻大树补之种不死不已,死亦种不已,以故树不得不死,然亦不得即死溪亭比旧址低四丈,运土至东多成高山,一亩之室,沧桑忽变见其一室成,必多坐看之,至隔宿或即无有矣故溪亭虽渺小,所费至巨万焉燕客看小说:“姚崇梦游地狱,至一大厂,炉鞴bèi④千副,恶鬼数千,铸泻甚急,问之,曰:‘为燕国公铸横财’后至一处,炉灶冷落,疲鬼一二人鼓橐tuó,奄奄无力,崇问之,曰:‘此相公财库也’崇寤而叹曰:‘燕公豪奢,殆天纵也!’”燕客喜其事,遂号“燕客”二叔业四五万,燕客缘手立尽甲申,二叔客死淮安,燕客奔丧,所积薪俸及玩好币帛之类又二万许,燕客携归,甫三月又辄尽,时人比之鱼宏四尽焉溪亭住宅一头造一头改一头卖翻山倒水无虚日有夏耳金者制灯剪彩为花亦无虞日人称耳金为败落隋炀帝称燕客为穷极秦始皇可发一粲。
[注]①虆臿:土筐、铁锹②葢:同“盖”,根据语境,这里应理解为“挖”的意思③甃(zhòu):泛指用砖砌物④炉鞴:火炉与鼓风吹火器5、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燕客相其下有奇石 相:察看B.又呼画工以石青石绿皴之 皴:表现山石等的脉络纹理C.二叔客死淮安 客:做客D.甫三月又辄尽 甫:才5、C(客:旅居他乡)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线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为匠石先,发掘之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乃用马粪涂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遂以重价购天目松五六棵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D.所积薪俸及玩好币帛之类又二万许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D(D两个“之”均为代词,这A为:介词,替/动词,凝结成;B乃: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C以:介词,用/连词,用来)7、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燕客修建溪亭“穷奢极侈”行为的一组是(3分)①屋今日成,明日拆,后日又成,再后日又拆,凡十七变而溪亭始出 ②二叔业四五万,燕客缘手立尽③遂以重价购天目松五六棵,凿石种之④所积薪俸及玩好币帛之类又二万许,燕客携归,甫三月又辄尽⑤故溪亭虽渺小,所费至巨万焉 ⑥溪亭住宅,一头造,一头改,一头卖,翻山倒水无虚日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C(②④是概述“燕客”耗费“二叔”财物的事实情况,不能说是燕客修建溪亭”穷奢极侈”的“行为”,并 且,“燕客”耗费“二叔”的财物;不一定全都与“修建溪亭”有直接关系;⑤虽然说的是溪亭耗资巨大,但它是一种概说,而不是一种“行为”)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