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四课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
14页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主题展示引子感悟呆子“破”书―→多义词活动探究“意思”真有意思要点归纳1.词义和义项词义就是指词所表示的意义义项就是词义的单位单义词的义项只有一个;多义词的义项有若干个多义词具有多个义项,但是这些义项的地位并不完全等同,而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因此有的义项叫“本义”,有的叫“基本义”,有的则是“引申义”2.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多义词的不同义项词的本义定义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示例“兵”的本义是“兵器”特点在古汉语词典中存在或在成语中使用词的基本义定义指词在现代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意义示例“兵”的基本义是“战士,军队”特点基本义一般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第一个义项,基本义和本义可能一致词的借代引申义定义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示例“兵”的借代引申义有“军事、战争”和“兵士”等特点整体与部分、物品与使用者、行为与行为发出者、工具与活动、材料与产品、产地与产品等都有着稳定而明显的关联,因而都可以在人们意识中建立起某种联想关系,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词的比喻引申义定义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示例“包袱”原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比喻引申为“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特点①比喻引申义与原意有相似性;②比喻引申义为词的一个稳定义项3.词义的演变词的意义会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对外界及对自身认识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
词义的演变包括“词义深化”“词义扩大”“词义缩小”和“词义转移”等现象词义的演变词义的深化定义指词的适用对象不变,但意义更深刻或更准确示例“人”这个词古今适用对象一致,但古代解释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而现在解释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词义的扩大定义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古义,而古义包括在今义中示例“河”在古代专指“黄河”,今则泛指一切河流特点词义的扩大总是具有从个别到一般,从部分到全体的特点词义的缩小定义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小于古义示例“子”原义包括“儿子”和“女儿”,现在只指“儿子”词义的移转定义指词所表示的概念的转移和感情色彩的转移①词的概念的转移指词所表示的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新的词义产生后,旧义一般就不复存在了②词的感情色彩的转移指词所表示的基本概念没变化,只是词的感情色彩转变了示例①词的概念的转移:“涕”原指眼泪,而现代汉语中,除成语“感激涕零”“痛哭流涕”外,“涕”均指鼻涕②词的感情色彩的转移:“爪牙”原指得力的武臣、猛将,是中性词或褒义词,现比喻坏人的党羽,用为贬义教材“小试身手”参考答案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同学们是否掌握本义、借代引申义、比喻引申义和基本义的概念。
参考答案: 以上释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告诉同学们多义词都是从单义词发展而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词语从原有意义引申出了新的意义,就变成了多义词,因此应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待单义词和多义词参考答案:“外援”:本义指来自外面的(特指外国的)援助;新义指运动队从国外引进的运动员,如:“北京足球队添了三名外援票房”:本义指戏院、火车站、轮船码头等处的售票处;新义指票房价值,如:“这部影片全市票房已经突破一千万元磨合”:本义指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摩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新义比喻在彼此接触的过程中逐渐相互适应、协调,如:“新组建的国家队还需要磨合聚焦”:本义表示使光或电子束等聚集于一点;新义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如:“新闻报道聚焦于一个共同的话题接轨”:本义指连接路轨,如:“新建的铁路已全线接轨铺通。
新义比喻两种事物彼此衔接起来,如:“与世界经济接轨菜单”:本义指开列各种菜肴名称的单子;新义是电脑等操作程序目录界面的俗称,如:“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操作菜单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向同学们展示多义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参考答案:1.狗咬乌龟——找不到头,“头”的本义是乌龟的脑袋,但有两个比喻义:一是比喻事情没有头绪,不知从哪儿下手,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比喻办一件事情找不到负责人这里当“脑袋”讲的“头”和当“事情的起点”或“头目”讲的“头”语义双关2.狗咬粽子——难解,“解”的本义是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比喻引申义是弄不清楚,无法理解,有时也指某种纠葛难以解决解”的本义与其比喻义语义双关3.驴拉磨子——上了圈套,“圈套”的本义是套在驴身上的套子,比喻使人上当受骗的计策4.老牛打滚——大翻身,“翻身”既指身体转动,又比喻落后面貌或不利处境有了彻底的改变,也是比喻的语义双关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词从义项的多少来划分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所有的词最初都是单义的,有的后来又产生了新的意义,变成了多义词B.词的本义是有文献记载的最初的意义,本义也是最主要、最常用的意义,在字典里一般把本义排在第一项。
C.词的“借代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D.词的“比喻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解析:B项,最主要、最常用的含义是基本义,本义和基本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C项,应是具有“相关性”;D项,应是具有“相似性”答案:A2.下列各组句中画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慷慨”一词在B项的两个句子中都是“不吝啬”的意思,皆为形容词A项中的“光景”一词在前句中为“境况”的意思,在后句中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两句中“光景”意义不同C项前句中的“自然”是“理所当然”的意思,后句中的“自然”是“不呆板,不局促”的意思两句中的“自然”意义不同,词性各异D项前句中的“颜色”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后句中的“颜色”指“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两句中的两个“颜色”的含义截然不同答案:B3.指出下列词中,哪些词的词义属于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钱 江 河 颠 臭 肉(1)属于词义扩大的词是________2)属于词义缩小的词是________。
3)属于词义转移的词是________解析:钱,古义是农具,今义为货币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颠,本义是人的头顶,扩大为任何事物的顶部臭,本义为“气味”,缩小为“恶气”肉,原指禽兽的肉,后来也指人的肉答案:(1)江、河、颠、肉 (2)臭 (3)钱4.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A.本义B.引申义(1)都 (2)安(3)爱 (4)病(5)城 (6)从答案:(1)A B (2)A B (3)B A (4)A B (5)B A (6)B A5.确定各个词语的本义及基本义,并指出哪些是借代引申义,哪些是比喻引申义疙瘩①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手上起了一个疙瘩②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面疙瘩③不易解决的问题:心中的疙瘩早去掉了④〈方〉量词:一疙瘩石头⑤〈方〉麻烦;别扭:结下了疙瘩本义及基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代引申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引申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 ②④ ③⑤链接考点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什么是词语的意义,什么是单义词和多义词,理解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等各种意义,以及词义演变的几种方式。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有多种意义的词语对应的高考考点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本节我们训练“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所谓“文中”,是指具体的语言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二是具体词语所在的上下文,即通常所说的“语境”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文中考查的“重要词语”主要有:①表明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③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词语;④体现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⑤在结构上起过渡或照应衔接作用的词语;⑥有指代意义的词语;⑦有比喻、反语、仿词等修辞意义的词语 所谓“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就是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意义,是与词典义相对而言的,主要包括词语的概括义、引申义、隐含义、修辞义、指代义等临时意义或附加意义[例1] (湖南高考)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墨色浑厚华滋,层次分明;章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勾皴笔法遒劲雄健,开阖有度,令人叹为观止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功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加点词“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B.小女子已许配了人家C.你走了,教人家怎么办呢D.诗书门第,勤俭人家[解析] 《谷口人家》中的“人家”是泛指,指谷口的住户谷口”,是名词A项,“人家在何许”指的是人家所在的地方在哪,“人家”可以理解为住户,与题干中的“人家”意思一致B项,指的是女子未来的丈夫家C项,“你”和“人家”相对应,是代词,指的是“我”(有亲热和俏皮的意味)D项,“门第”与“人家”相对,而且“人家”的特点是“勤俭”,可知“人家”指的是家庭[答案] A[例2] (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乾坤草亭朱良志明代王世贞家有弇山园,园中有一小亭,小亭坐落在丛树之中,四面花草扑地,绿荫参差,匾额上书“乾坤一草亭”八大山人也曾画有《乾坤一草亭图》一个小草亭,为何扯上广袤无垠、神秘无比的乾坤?又如元代画家吴镇,喜欢独泛小舟于湖中,自称是“浩荡乾坤一浮鸥”一只小鸟,为什么说是浩荡乾坤中的一只小鸟?而唐代船子和尚诗云:“世知我懒一何嗔,宇宙船中不管身。
小舟居然也成了宇宙中的一只船宇宙、乾坤,说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在小亭中有囊括乾坤的期望,在小舟中有包裹江海的运思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内在的心从物上言之,何人不小!但从心上言之,心可超越,可飞腾,可在小亭而妙观天下,可泛小舟而浮沉乾坤王维不是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吗?水虽穷,路虽尽,但云起了,风来了,我是一片云,我是一缕风,在这样的心灵中,哪里还会有穷尽时!乾坤中的一草亭,江海中的一浮鸥,宇宙中的一只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