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承德市营子矿区文苑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13页河北省承德市营子矿区文苑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一定体积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其质量分数为30%,当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后,质量分数大于15%,则原溶液的密度为( ) A.小于水的密度 B.等于水的密度 C.大于水的密度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答案:C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明矾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A13++3HCO3—=A1(OH)3↓+3CO2↑ B.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烧碱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 C.FeS放入稀硝酸溶液中:FeS+2H+=Fe2++H2S↑ D.铜片另入稀硝酸中:Cu+4H++NO3—=Cu2++2NO↑+2H2O参考答案:答案:A3. 将一定量的SO2通人Ba(NO3)2溶液中,下列离子反应一定不会发生的是 A.Ba2++SO2+H2O BaSO3 ↓+2H+ B.Ba2++SO BaS04↓ C.3SO2+2H2O+2NO3- 3SO十4 H++2NO↑ D.4SO2+5H2 O+NO3- 4SO+NH4++6 H+参考答案:A略4.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H4+、Na+、Cl﹣、H+B.在强碱溶液中:Na+、K+、CO32﹣、NO3﹣C.在pH=12的溶液中:NH4+、Na+、SO42﹣、Cl﹣D.在c(H+)=0.1mol?L﹣1的溶液中:K+、I﹣、Cl﹣、NO3﹣参考答案:B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来分析;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C.在pH=12的溶液中中有大量的O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来分析;D.利用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解答:解:A.因AlO2﹣与H+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B.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共存,故B正确;C.在pH=12的溶液中OH﹣与NH4+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D.在c(H+)=0.1mol?L﹣1的溶液中,H+、I﹣、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5. 下图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试判断属于NaCl晶体结构图的是() ⑴ ⑵ ⑶ ⑷A.图⑴和图⑶ B.图⑵和图⑶ C.图⑴和图⑷ D.只有图(4)参考答案:答案:C6. 下列曲线图与对应选项不正确的是 ( ) A.向1L浓度均为0.1molL-1的Ba(OH)2、NaAlO2混合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稀H2SO4溶液 B.向含有0.1 molL-1 AlCl3和0.3mol/L NH4Cl的1L混合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NaOH C.向烧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明矾溶液 D.向Ba(OH)2溶液中逐渐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参考答案:A略7.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当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时,为放热反应;当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时,则表现为吸热反应。
C.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CO(g)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 =2CO2(g);ΔH=-566 kJmol-1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1molH2SO4和1molBa(OH)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14.6kJ参考答案:B8. 下列实验装置用途正确的是 A.装置(I)用于I2与NH4Cl混合物的分离B. 装置(Ⅱ)用于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C.装置(III)用于去除Fe(0H)3胶体中含有的可溶性物质D.装置(Ⅳ)用于HC1的吸收,以防倒吸参考答案:D9.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或结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图①装置的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B.图②装置可验证氧化性:ClO—>Cl2>Fe3+C.图③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乙烯D.图④装置可证明Na2CO3比NaHCO3更稳定参考答案:B略10. p mol C2H4在密闭容器中加强热分解,达到平衡时生成m mol C2H2和n mol H2,现要使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要消耗O2( )A、(+ + 2p )mol B、(3p --)molC、3pmol D、(+ )mol参考答案:C略11.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A. 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 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 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 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参考答案:A略12. 下列物质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糖类的是A、棉花 B、木材 C、豆油 D、小麦参考答案:C13. 已知25℃、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s)+O2(g)===CO2(g);△H=-393.51 kJ mol-1C(金刚石,s)+O2(g)===CO2(g);△H=-395.41 kJmol-1据此推理所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燃烧热比石墨的燃烧热小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C.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高 D.石墨晶体中碳碳键的强度小于金刚石参考答案:B略14. 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均匀后,分为等量的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参考答案:答案:A15.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参考答案:A解析:?氨催化氧化生成NO,继续氧化生成NO2,故正确②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故②错误;③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析出NaHCO3,加热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故③正确; ④硅加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各步反应能一步完成 ⑤氯化镁与石灰乳转化为更难溶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镁,故⑤正确. 故答案选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校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二氧化碳在什么条件下和过氧化钠的反应”。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实验一: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在干燥的试管Ⅱ中装入Na2O2,立即塞紧该试管的试管塞(试管塞上两导气管上的K1和K2在干燥关闭状态),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X后,按图连好装置,打开K1和K2,通入CO2几分钟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Ⅲ中,观察到木条不复燃,且Ⅱ中的淡黄色没有变化实验二:潮湿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Y,其他操作同实验一,观察到木条复燃,且Ⅱ中的淡黄色变为白色 Ⅰ Ⅱ Ⅲ试回答下列问题:(1) 怎样检查装置Ⅱ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装入Na2O2后,立即塞紧试管塞,且关闭K1和K2的目的是 ;(3)在实验一中,试剂X是 , 其作用是 4)试管Ⅲ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 5)根据上述两个对比实验的现象,甲同学得到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答案:(1)关闭K1,在试管III中加入适量水,用手握试管II,试管III中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若按此法,应强调先加适量的水;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3分)(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试管II中(每空2分)(3)浓硫酸 干燥(3分)(4)吸收未反应完的CO2以便使木条复燃。
注:只答“吸收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碳”的给1分 (3分)(5)干燥的二氧化碳不与Na2O2反应,潮湿的二氧化碳与Na2O2反应3分)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在一定温度下有甲、乙两容积相等的容器1)向甲容器中通入3 mol N2和4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 a mol此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若在达到平衡状态的甲容器中通入少量的N2,则达到新平衡时,体系中N2的体积分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若“不变”)2)向乙中通入2 mol NH3,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与(1)中第一次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还需通入 molN2和 molH23)若起始时,向乙中通入6molN2和8molH2,达到平衡时,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为b mol,则 (选填“>”、“<”或“=”) 参考答案:答案:(1)100% ;增大 (2)2;1 (3)< (每小题各2分)18. (12分)从生产印刷电路板(生产原理:2FeCl3+Cu=2FeCl2+CuCl2)的废液中提取CuCl22H2O晶体实验流程如下:室温下,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物质Ksp(1)上述流程中试剂X可以选用 (填化学式)。
反应Ⅱ调节溶液的pH为4.0,此时溶液中的c(Fe3+)= 浓缩结晶”须在低温下进行,其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