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注中小学教学的衔接.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28583627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注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关注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和一些初中、小学教师交流时,我常常感到愉快,从这些交流中受到的启发,远远超过我的冥思苦想及终年摸索我对基础教育各阶段衔接过渡问题感兴趣,除了现时的教育困境,也与我的教育经历有关当年插队时,我在农村教过“戴帽子小学”,从一年级教到七年级(还教过“复式班”);大学毕业到中学工作,有过一个大循环,从初一教到高三,同时担任班主任后来我的工作定在高中,但我一直关注初中教学,也鼓励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先从初中教起——没有这样的经历,是专业缺憾同样,初中教师,最好也能有高中教学的经历我不主张把中学改成独立的高中和初中,原因很多近年来越来越感觉到的,主要是:这样“剥离”,对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初中被“剥离”出去后,中学像是被分割成不相干的两个阶段高中教师不了解初中的教学,初中教师不关心高中的教学,而且都缺乏应有的兴趣,这是非常奇怪甚至有点可怕的事事实上,初中和高中的教学,是同一学科的两个阶段而已:学生没有初中的底子,高中也很难学好;教师对本学科中学各阶段的教学任务不甚明了,他的教学也是盲目的由于应试教育的盛行,很多学校高二必修阶段结束,就“结合高考内容开始选修教学”,学生能学到的内容着实有限。

      习惯的培养必须是长期的,所谓“螺旋式上升”,得有“旋转”的过程在学生开始接触某个学科时,他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他会有什么样的困难,哪里会形成“节点”,经过中考、升入高中后对这个学科的学习有什么样的期待,如此等等,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中学学习的全过程,非此不足以承担学科教学的任务同样,中学教师还应把目光投向小学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小学培养的学习习惯,有时到了高中才显出优势;学生在某个学科学习上的思维优势,必然能在他的小学阶段找到“习惯”的影子于是,我想到,以后有关部门的一些教研活动,能不能不要按阶段分得那么细?有些学科的交流,中小学是否能“打通”?当然,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有没有“打通”的意识,同时,能否保持这个渠道的畅通不同学段的教师多去相互听听课,多去看一看不同学段的课堂究竟是什么样的,课堂上究竟会发生些什么——只要抱着一种学习者的态度,彼此都能获得启示,都会发现自己的教学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值得欣喜的是,有些青年教师已经自觉地在关注“衔接”问题,学校应当鼓励他们的探索并为他们创造条件第 页 共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