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创新方法及其分类.ppt
33页第九讲 创新方法,一、创新技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创新技法的产生1938年( “头脑风暴法”)——1941年《思考的方法》——1948年《所谓创新力》——1953年《实用的想象》——建立了系统的理论——经推广向各类大学、产业界、联邦政府普及,从而在美国掀起了开发创新力的热潮——该潮流在20世纪60年代相继席卷全球二)创新技法的发展在美国:1942年茨维基制定了“形态分析法” 1944年,科学家戈登提出了“提喻法” 1957年美国陆军开发了“5W1H”法1963年研究出“PATTERN”法、1964年兰德公司开发了“德尔菲法” 在日本:1944年《创新性研究方法》1955年提出“等价变换法” 1965年制定了“KJ法” 1969年提出了“ZK法”、1970年提出了“NM法”二)创新技法的发展在德国: “自律训练法”、 “概念组织法”、 “思想会议法”、 “系统创新法”、“使用价值分析法”在英国: “是、否、也许法”、“垫脚石法”、“自由输入法”、“向概念挑战法”、“确定问题法”、“挑错法”、“组合法”、“需要探索法”和“评价法”加拿大和苏联:1960年代 “睡眠思考法”,1946年创立“物场分析理论与方法”, “七步搜索法”(1965年)、“偶像性现象彩环法”(1972年),1976年提出“十进位矩阵搜索法”。
二)创新技法的发展在中国:20世纪60年代起,台湾开始引进创新工程与技法理论如陈树勋的《创新力发展方法论》,纪经绍的《价值革新与创新力启发》20世纪80年代对创新理论和创新技法的翻译——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学校逐渐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其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各类创新团体和学会相继建立,创新技法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应用二、创新技法的分类,日本电气通信协会《使用创新型技法》的分类,自由联想法(包括头脑风暴法、KJ法),强制联想法(包括查表法、焦点法),设问法(包括戈登法、德尔菲法),分析法(包括列举法、形态分析法),类比法(包括提喻法、等价变换法),其他方法(包括网络法、反馈法),,,,国内常用的创新技法,模例学导方法,,切割重组方法,设问检查方法,组合创新方法,想象思维方法,逆向转换方法,分析列举方法,类比方法,智力激励方法,卡片整理方法,模拟创新方法,,一、模例学导方法的含义引导学员发明多功能台式打火机等新产品这种通过发明创造提高人的创新力和创新素质的方法称为“模、例、学、导”法一)模——知识(方法、工技)模块用模块概念,应用创新发明及相关学科揭示的规律、原理、方法和技巧,根据创新力开发的需要而编制的创新知识单元。
一、模例学导方法的含义(二)例——示例、例子通过总结创新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所形成的案例,这些案例对今后的创新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三)学——通过学习提高创新发明能力借助知识,经过调研生产经营或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带着问题参与创新开发活动四)导——具有激发、提示、释疑、引导等含义应用设问、质疑、引导、演示和反思的教学手段,将意识行为引导到生产经营或事业目标的轨道上二、模例学导的技法模式(一)开发设计 (二)模例选择(三)创新测评 (四)动力激发(五)转化意识、树立志向 (六)择机发挥(七)传授知识、培育技能、训练思维、导向行为(八)扶植推进 (九)优化环境,,思考训练分裂的细菌有一种细菌,每经过1分钟就会分裂成2个细菌;再经过一分钟,又会各自分裂,变为4个细菌……经过1个小时,就装满了一个培养细菌的瓶子问:用同样的细菌,从最初两个开始分裂,直到装满同一个瓶子,需要多长时间?,,,三、切割重组法切割重组法是指通过改变(切割、分界)物(群)体构成,然后将分割元素重新组合,借以创新事物,提高群体创新力的方法。
两种切割重组:一种是物体或产品功能、结构的分解重组,这种方法是企业普遍开展的优化组合、调整产品与产业结构常用的方法另一种是群体的拆解与组合,,思考训练 移动核桃有3堆核桃,每堆各有22、14和12个要求移动3次核桃,使每堆的数量相等,同时必须遵循以下条件:这堆核桃有多少个,那么从另一堆移过来的核桃也只能是这个数怎么移动才能达到这一目的?(5分钟),,,,,一、设问检查法(一)设问检查法针对所需解决问题,逐项对照检查,以期从各个角度较为周密系统地进行思考,探求较好的创新方案是对拟改进创新的事务进行分析、展开、综合,以明确问题的性质、程度、范围、目的、理由、场所、责任等项,从而使问题具体化如5W1H法是从事物的本质(what)、主体(who)、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时间和空间(where、when)、事物发生的原因(why)和方式(how)等几个角度提问一、设问检查法(一)设问检查法奥斯本的检核表法,是抓住声音、颜色、气味、形状、材料、大小、轻重、粗细、上下、左右、前后等食物的基本属性,从而检查事物存在问题,寻求最佳解决答案这种方法不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突破框架,大胆想象,借助类比、联想、组合、分割、移花接木、异质同构、颠倒顺序等各种思维技巧寻找答案。
一、设问检查法(二)设问检查法的主要设问类型1.现有东西是否有其他用途? 2.现有东西能否借用?3.现有东西能否改变? 4.现有东西能否扩大使用范围?5.现有东西能否缩小或放大? 6.现有东西能否替代?7.现有东西能否调整? 8.现有东西能否颠倒?9.现有事物能否组合?,,一、设问检查法(三)设问检查法的适用范围设问检查法对于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技术上的小发明、小变革非常适合,也可以与智力激励法等其他激发联合运用思考训练 海顿先生有罪吗喜欢侦探故事的海顿先生打扮得衣冠整齐,一手提一个黑色小包,一手拿着一顶礼帽,上了一等车厢彬彬有礼的乘务员指点他进了自己预定的包厢海顿先生刚被PRPR电气公司任命为驻德黑兰的商务代表,今天他怀着喜悦的心情上任列车驶出了君士坦丁堡站,夜深人静之时,他正准备上床睡觉,突然一个女人闪进包厢她长得很标致,说不定是哪家皮货店的模特,一进门她就将门锁上,威胁海顿先生乖乖交出钱包,否则就要扯开衣服,叫嚷是海顿先生将其拉进包厢企图强奸看到海顿先生未作出任何反应,这女人嬉皮笑脸地说:“先生,即使是你床头的警铃也帮不了你,我只需把我的衣服轻轻一扯… …”,,,二、组合创新方法( 一)什么是组合创新方法指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或功能目的,将现有科学技术原理或方法、现象、物品作适当的组合或重新安排,从而获得具有统一整体功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现象。
要点:由多个特征组合起来;所有特征都为同一个目的服务;产生一个新的效果,这个新的效果必须大于系统内各单元单独效果之和二)组合创新法的特点:创新性 广泛性 时代性,,二、组合创新方法( 三)应用组合创新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选择组合要素的量要适度;2.组合可以使产品具有不同的功能,成为多功能、通用型产;3.主张参与组合的要素 “远缘杂交” 一、想象思维方法及其特征( 一)想象思维方法想象思维方法是指人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大脑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丰富的思维活动的方法二)想象思维的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3.超越性,案例:现代航空之父布劳恩童年时代就是一个富于幻想的人,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狂热的“航天怪人”在其年仅10岁的时候,他母亲问他长大后要做什么,布劳恩回答说:“我要帮助推动前进的车轮,去实现宇宙飞行……,一、想象思维方法及其特征( 三)想象思维的类型根据心理学中的方法,可以把想象思维分为无意想象、有意想象1.无意想象在这种思维活动中,思维主体没有特定目的性,可以让思维的翅膀任意飞翔,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想象思维训练有位哲学家说过:假如能够倒过来活,至少有一半人能够成为伟人。
现在请你设想一下,假如人类的生命历程真的发生了逆转?请再想象下列问题:1.假如人都有六个手指,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将发生变化?2. 假如粮食能在工厂中生产将会如何?3.假如人不需要睡觉和吃饭将会如何?4. 假如地球引力忽然没了将会如何?,( 三)想象思维的类型2.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是受主体意识所支配的思维活动一、逆向转换方法的基本原理逆向转换法就是利用逆向思维求解问题的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将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以悖逆常规、常理或常识的方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一、逆向转换方法的基本原理反向思考的主要形式:(1)性质对立两极的转换(2)结构、位置上的互换与颠倒(3)功能或过程的逆转(4)缺点逆用(5)破坏,,二、逆向转换方法的主要特点1.普遍性2.批判性3.新奇性,经典案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创新成果是以“杂交”育种为手段获得的,然而当时育种专家的定论是:“凡自体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水稻恰恰就属于没有杂交优势的自体授粉类植物袁隆平以批判的眼光分析大量资料,感到这一结论依据不足逆向转换思考与训练 1.运用逆向思维,针对下列行为找出具有积极意义的反转行为: (1)设计一个吸尘器—— (2)设计一个加湿器—— (3)小王为多学习一些知识,决定早起晚睡—— 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增加摩擦的办法有哪些?生活中哪些事物因太光滑需要增加摩擦? (2)增加光滑度的办法有哪些?生活中那些东西需要增加光滑度?设想用各种增加光滑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结果会如何? (3)咬一口苹果,发现有虫,有几条虫最可怕? (4)用红墨水笔如何写出蓝色字,,,一、分析列举法的特点(一)分析列举法对事物的分析而列举出其各方面的特点,从而进行创新发明的技法。
这种技法主要包括特性列举、缺点列举、亮点列举和成对列举等方法二)分析列举法的基本特点1.强制性分析:列举法突出了思维中的强制性方面,制定规则,要求将事物各个特性所包含的每一个子因素全部列举出来,然后逐个分析,以促使开发者和决策者全面了解问题2.一览表式展开:每个列举法都是一览表,是带有比较性的一览表,从中可以发现问题、明确目标、解决矛盾二、分析列举法的作用于局限性(一)作用(1)有助于克服感知觉不敏锐的障碍,有助于克服欲创新但又不知如何下手而退却的惰性障碍2)有助于促使人们全面感知事物,防止遗漏3)有利于克服过早下结论而酿成错误的弊病4)有利于促进人们改进老产品、开发新产品二)分析列举法的局限性,,三、作为分析列举法典型之一的特性列举法特性列举法:特性列举法就是通过对需革新改进的对象做观察分析,尽量列出该事物的各种特性,然后确定应改善的方向及改善的方法特性列举法实施步骤将对象特性或属性全部列出——从三方面进行特性列举——在各项目下试用可替代的各种属性加以置换,引出具有独创性的方案——提出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对日常烧水壶的分析1.名词特性:整体:水壶 ; 部分:壶嘴、壶内、把手、壶盖、壶底;材料:铝、铁皮、搪瓷、不锈钢(抛光/磨砂)、铜;制作方法:冲压、焊接、烧铸、锻压。
根据所列特性,可作如下提问并分析:壶嘴长度是否合适?把手是否可以改成塑料以免烫手?壶可否一次成型?冒出的蒸汽是否烫手?是否可以改换位置?蒸汽是否可以回收?制作材料是否有更合适的?2.形容词特性:性质:轻重、厚薄 ; 状态:美观、清洁、高低、大小;颜色:白色、黄色、各种图案; 形状:椭圆形、圆形、不规则柱形等如何便于清洁?如何提高传热效能?颜色图案能否有新式样?形状、大小是否可以改变?,,对日常烧水壶的分析(续)3.动词特性:功能:烧水、装水、倒水、保温、耐久性等根据所列特性,可作如下提问并分析:如何提高保温效果?壶嘴上加一汽笛水开报警?如果是电热水器,自动保护装置安全性能如何?水壶的使用寿命是否合适,是否符合现代人的消费观?装水、倒水是否方便?家用热水壶与办公用热水壶是否需要一致还是需要开发新产品?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