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优质说课稿.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月亮
  • 文档编号:159924136
  • 上传时间:2021-01-0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9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作用和特点: 不懂就要问 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 它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 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 主张不懂就要问的 认真学的精神 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目的是通过学生学, 教育学生 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 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不离开记事, 在事情的发 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 由教材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标: 在思想品德方面: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学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 精神 在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理解“ 私塾” 、“ 吓呆” 、“ 鸦雀无声 ” 等词语 在能力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教学重难点: 理解“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 这句话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录音机、磁带、投影机和投影片 三、说教法 我在设计教学时,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设置了“ 以读为主 ” 的课堂 教学结构教学时,紧紧围绕“ 读”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读 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的甜头。

      坚持以“ 启发式 ” 教学理论为 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 直观演示、动作演示、生动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使 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 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学的方法 四、说学法 1、看书学的指导:通过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 学惯,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朗读课文的指导:通过对课文中一些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初步培养学生的 朗读能力 3、学方法的指导:通过小结学自然段的方法,用迁移规律学其他自然 段,使学生弄懂学自然段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课前预 我在教学不懂就要问前布置学生做以下预备工作: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 要写谁的一件什么事?再读一读,数一数这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每个 自然段讲什么?我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到这两点,是因为为了培养学生有预 的一般意义而且在教学中提高质量、增强密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从以下几点进 行设计 以情激思 运用情感教学, 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的 兴趣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 在教学中处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主动性 1、巧妙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我是这样导入的, “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孙中山先生的故事吗?” 这样,学生的 兴趣就来了,我接着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坐端正,仔细听,并想一想:课文除了 写孙中山;还写了谁?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学生一听就会连忙坐好,想听 想学这样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的兴趣也被激发了,为进一步阅读, 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运用挂图、生动的语言、手势等贯穿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便于接 受 如在教学每一段之前都设计了一些过渡语,设疑置趣、设疑置欲,自然地过渡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之前, 我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画,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 表情等,这样把学生的思维由课堂引到了孙中山在私垫读书的情景使学生的学 处于兴奋状态,乐于学和接受,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中,通过做一做 “摇头晃脑 ” 、“ 拿着”的动作表演 ,激发学生的情感 以读促思 在教学中要巧设问题,引导思考,同时要体现一个“ 读” 字,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整节课里,我让学生在读中思 疑,读中释疑,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总之,初读、细读、赏读,层层深入;个 人读、分组读、齐读,形式多变;还要进行朗读方面的指导 如指导学生朗读 “ 你 会背了吗? ” 要读出生气而又大声的口气 先生,你刚才讲的是什么意思,请您 给我讲讲吧! ” 要读出诚恳、 迫切的心情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读得有滋有味, 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 问” 启思 1、以“ 问” 为线索,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在教学第三段时,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这一自然段有几句 话;每一句讲什么?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充分调动学生各个器官,又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掌握了学自然段的方法在学生朗读、议论后,再引导学生理解 “ 这样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的意思,最后找出孙中山的问话,并体会孙 中山的精神 2、扣“ 问” 的过程,比较人物言行,培养勤学好问的惯 因为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是通过孙中山礼貌请问先生厉声反问孙 中山从容答问先生欣然解问同学提出疑问孙中山笑着答问的过程 表现的因此,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对孙中山、先生、同学三者对“ 问” 的态度 的比较,抓好描绘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词的理解,体会孙中山勇于提问题, 不懂就问的好品质。

      3、抓“ 问” 的因果,巧设课堂练 在学生初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抓“ 问” 的因果,巧设练,发展学生的思 维如我设计了这样的练: 孙中山壮着胆子问先生是因为 先生厉声反 问孙中山是以为,后来收起戒尺是因为, 结果先生答应了孙中山的要求, 他讲得, 大家听得 渗透德育 语文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人也意识到思 想教育不是呆板进行,应顺其自然,渗透在教学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有针对 性地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待人要有礼貌,勤学好问 在总结全文时,我还年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 么?” 通过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懂得“ 不懂 就要问 ” 的道理,受到了教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