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中考题分解:第22课_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
20页2016 中考题分解:第 22 课 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一、选择题1. (2016·江苏泰州·35)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 是( )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答案:D2. (2016·湖南郴州·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D3. (2016·黑龙江大庆·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产生以来,封建帝王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与完善下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②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③忽必烈推行行省制 ④明太祖废除丞相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答案:C4. (2016·广东省·6)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 ,且“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决策权同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A.锦衣卫B.军机处C.中书省D.六部 答案:B5. (2016·湖北孝感·6)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关于军机处认识正确的是(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答案:D6. (2016·山东聊城·9)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侪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②压制打击工商业 ③鄙薄科学技术 ④白银大量外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7. (2016·广西玉林·2)下列机构的设置,能体现清朝制度创新的是( )A.六部B.中书省 C.内阁D.军机处答案:D8. (2016·湖南岳阳·32)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
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丞相制度的改革D.地方权力的增大答案:B9. (2016·湖南湘西州·7)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设立特务机构B.制造文字狱C.实习八股取士D.设立军机处答案:B10. (2016·天津市·4)如图是北京故宫乾清门西的一处平房,这里曾经是清朝军机处的所在地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A.康熙帝B.雍正帝C.乾隆帝D.道光帝答案:B11. (2016·福建莆田·6)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 )A.康熙B.雍正C.乾隆D.光绪答案:B二、改错题12. (2016·江西省·13)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乾隆帝设立了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错误: 订正: 答案:错误: 乾隆 订正: 雍正 三、非选择题13. (2016·山东临沂·27) (14 分)下列材料摘编自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的演说》 (1923 年 12 月 21 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三十年以前的学生,他们有一种立志,就是在闭户自读的时候,总想入学、中举、点翰林,以后还要做大官我今天希望诸君的,不是那种旧思想的立志,是比那入学、中举、点翰林、做大官的志还要更大中国几千年以来,有志的人本不少,但是他们那种立志的旧思想,专注重发达个人,为个人谋幸福,和近代的思想大不相合近代人类立志的思想,是注重发达人群,为大家谋幸福1)材料一中“中举、点翰林”所反映的科举制度,在明朝时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孙中山希望学生在“立志”时应该具有怎样的思想?(2 分)材料二 我读古今中外的历史,知道世界极有名的人,不全是从政治事业一方面做成功的;有在政权上一时极有势力的人,后来并不知名的;有极知名的人,完全是在政治范围之外的,简单的说,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2)在材料二中,孙中山劝学生们应该如何立志?(1 分)请从中外科技发展历史上各举出一位“名望高大”的人物 (2 分)孙中山一生所做的“大事”是什么?(2 分)材料三 事事都要派人到外国去学,这还不是件耻辱的大事吗?中国派学生到外国去留学,最先的是到美国,次是到欧洲各国,最多的是在日本。
极盛的时候,人数有三万多因为世界上无论哪一国,都没有在同时候派往到一国的学生,有这样多的人数怎么样去图国家的富强?我们要图国家富强,必须要自己振作精神,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向前去奋斗万不可自私自利,只知道要自己到什么地位,不知道国家到什么地位这个要中国富强的事务,就是诸君的责任;要诸君担负这个责任,便是我的希望3)当时中国派学生到外国去留学,为什么“最多的是在日本”?(3 分)结合材料三,谈谈怎样才能实现“国家富强”这一目的 (2 分)答案:(14 分) (1)变化:规定命题范围为四书五经,答卷文体为八股文 (2分答出“八股取士”也可)思想:注重发达人群,为大家谋幸福(2 分)(2)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1 分)例子:举出中外科技名家各一位即可(2 分)大事: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分答成“领导辛亥革命,创立中华民国”亦可)(3)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成为强国,比中国先进;(2 分)日本是中国的近邻 (1 分)不可事事都要派人到外国去学;要自己振作精神,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万不可自私自利,要主动担负国家发展的责任;要大力创新,积极为祖国发展作贡献 (2 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14. (2016·湖北荆门·10) (7 分)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年》材料二 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 军机处位于乾清门西,军机大臣入宫商议军国大事,只是跪着“听旨” ,然后照皇帝的心意拟成条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下发——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 年 9 月 15 日)(1)材料一所说的“制度”是由谁创立的?(1 分)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的特点 (1 分)(2)材料二中明太祖推行的诸多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1 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 (1 分)(4)根据材料四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2 分)(5)材料一到材料四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1 分)答案:(1)秦始皇。
(1 分)皇权至上(或皇帝一人掌握政权) (1 分)(2)加强君权 (1 分) (3)抄写传达皇帝的旨意 (1 分)(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 分)(5)专制走向民主(或人治走向法治) (1 分)15. (2016·山东泰安·41) (14 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发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1 分)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 ,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大一统”之梦》(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3 分)材料三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4 分)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4)材料四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除的朝代?(2 分)材料五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 ,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1 分)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1 分)(6)结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 分)答案:(1)韩非子 (1 分)(2)秦:焚书坑儒汉: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分)在长安设太学,推行儒家教育 (1 分)(3)任用贤才, (1 分)任用房玄龄为相(或任用杜如晦为相) (1 分)善于纳谏, (1 分)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1 分)(4)明太祖朱元璋 (1 分)设立:秦朝;废除:明朝(2 分)(5)军机处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2 分)(6)辛亥革命 (1 分)16. (2016·广西南宁·14) (8 分)16 世纪初到 19 世纪中叶,东方逐渐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因此,这个政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专横暴力。
材料二 此时西方发生的两件大事是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旧大陆的人类因为新大陆的发现,忽然得到了一大批财富发现这批财富的西欧白人,利用这些财富发展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然后发展为近代的帝国主义——以上材料均摘自许卓云著《中西文明的对照》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的具体表现 (3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一航海活动历史上称作什么?(1 分)请列举一位为此做出贡献的航海家 (1 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1 分)(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东方落后的原因 (1分)答案:(1)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读书人只能读“四书” (3 分)(2)新航路的开辟;(1 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 (任答一个即可,1 分)(3)工业革命的影响 (1 分)(4)政治制度落后,经济发展落后 (答出一点即可,2 分)17. (2016·湖南邵阳·25) (16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图示,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有助于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结构。
下面是王明同学依据初中教材而绘制的我国古代部分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材料二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至明清,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渊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①(1)材料一中的示意图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