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柳州市旅游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75361026
  • 上传时间:2023-06-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柳州市旅游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旅游业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很强依赖性的产业,良好的旅游资源及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旅游与环境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发展旅游业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和培育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良好的旅游环境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有国民经济的众多产业中,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上,旅游业是冲突最少的产业但国内外的众多事实表明,如果旅游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不当,也可能对自然与社会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工程建设造成视觉景观破坏;旅游景区的污水、垃圾处理不好,游客严重超量以及旅游者不文明的旅游习惯等,都会造成旅游区环境污染或资源破坏因此,一定要重视制订和实施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规划,才能确保区域旅游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规划时,应当树立和贯彻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原则,坚持“综合开发,保护第一”的原则,把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旅游环境保护规划的目的和要求主要有:防止旅游区内因各种开发建设、自然变化及旅游活动本身所导致的旅游区环境质量的下降、生态恶化等现象;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旅游区内各类自然的和人文的旅游景观,特别是对重要历史文物要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协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矛盾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与提高环境质量的矛盾,在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及立法措施,采取相应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护游客的身体健康。

      1 柳州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柳州市的生态系统构成了柳州旅游业发展的自然背景,同时也是旅游开发的客观限制因素维持旅游区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状态,就是维持柳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1.1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是柳州市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柳州地处亚热季风气候区,山地、丘陵上原生的、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终年常绿,物种甚为丰富,是由常绿双子叶植物构成,乔木一般分为两层,高度在16-20cm左右,很少超出25cm,植物群落是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种类组成,树木叶片以小型为主,且常与光线照射方向垂直由于人为干扰活动引起生态系统演替的原因,柳州市还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次生落叶林、针叶林、竹林等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有水青冈和青冈栎林,次生落叶阔叶林是常绿阔叶林被破坏后出现的森林类型,主要为栓皮栎、麻栎林针叶林主要有天然云南松林、人工马尾松林和杉木林马尾松、细叶云南松常与枫香树、栓皮栎形成混交林竹林以毛竹林为主,成片分布1.2 地貌形态多样,河流众多柳州市地貌类型多样,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势大致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不少裸露、冲刷严重,地形破碎,东南部多为石灰岩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小,峰尖坡陡,地表高差不大,存在面积不大的河谷平原。

      西北部大部分为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属于桂北变质岩断块山地,河流沿构造线发育,形成断裂河谷,主要山脉有九万山、元宝山喀斯特是柳州很突出的自然现象,它是由水与可溶性岩石之间所发生的溶蚀作用造成的柳州的主要可溶性岩石是石灰岩,这类碳酸盐类灰岩在柳州市分布广泛,如柳州市区的岩溶地区占市区总面积的51.6%,柳江县更是高达93.1%柳州市江河纵横,地表径流十分丰富,据全国径流地带的划分,属多水地带,水系呈树状分布,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31公里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地区内总集水面积31956平方公里(含柳州地区),其中65%地面集水区属西江一级支流柳江柳江的集水面积58398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400亿立方米,有都柳江、寻江、融江、洛清江等支流1.3 植被和植物种属呈热带、亚热带特色,多珍稀树种柳州的九万山、元宝山等山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动植物资源富集区,植被覆盖率高,有乔木树种400余种,蕨类和裸子植物种属较齐全珍稀动物云豹、熊猴等仍有所见第三纪以来,没有受到冰川期或气候变干的灾难性影响,植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以热带、亚热带种属占优势的特色如九万山热带性质的植物有1356种,占当地总种数的56.7%,温带性质的植物有716种,占29.9%。

      柳州地层起源古老,在大瑶山和融江流域山区,生长着松叶蕨、石松类、卷柏类、马蹄蕨、阴地蕨等古生代残遗植物;有紫箕、芒箕、里白等中生代残遗种柳州的特有植物相当丰富,在大瑶山区特有种有瑶山凤尾蕨、广西短肠蕨、瑶山瓦韦、瑶山舌蕨、瑶山野木瓜、瑶山丁公藤、瑶山毛药花等40种,还有一个特有属――瑶山苣苔属;九万山特有植物有细蕊木兰、苗山桂、苗山润楠、长梗新木姜子、林地小檗、大苗山胡椒、广西棕竹等36种根据1984年7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92年国家林业部《关于保护珍贵树种的通知》,1995年广西林业厅关于《开展珍贵树种资源及名木古树调查的通知》全柳州(含柳州地区)现存珍贵濒危对种共有67种,属于稀有21种,濒危6种,渐危4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树种58种,林业部级重点保护树种29种,广西区级保护树种51种另有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1种1.4 生态环境脆弱和敏感地区根据最近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傅伯杰等人提出的《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见傅伯杰等.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生态学报, 2001年第1期,柳州市属黔桂喀斯特脆弱生态区,突出的生态问题就是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性。

      柳州市有大面积的岩溶地貌存在,不少旅游景区就是岩溶地貌区域据广西科学院的研究资料,岩溶区20厘米土层,需长达75000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平均3750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土层,可见石山地区的土壤的形成极为缓慢加上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高温多雨,雨量集中在夏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形成强大的地表迳流,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被不连续,石多土少,植被生长缓慢,动植物的种群和数量比非石山地区相对较少,环境容量低,承受灾变的能力小,故生态系统变异的敏感度高,自我调节能力低,一旦遭到人为条件的破坏,便迅速恶化,不易恢复的水土流失又非常快 ,这就造成我国石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1.5 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程度大,生态系统功能部分受损柳州市广大农区人口密度较大,长期受发展经济和人口增长的压力,加上自然资源利用的水平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很大,过度砍伐森林、滥捕珍稀野生动物等事件时有发生,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破坏植被现象不断发生,使森林年消耗量大于年增长量,不少林地变成荒山同时,人工造林的林种结构上不合理,针叶林多,阔叶林,不利于水土持和水源涵养,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洪水常常泛滥成灾,部分生态系统的功能受到损害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也在下降,如驰名中外的枧木砧板资源已日益枯竭,油桐树砍伐培养木耳严重,致使桐油产量大幅度下降。

      柳州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各项生态环境因子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超标现象,对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构成威胁,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2 城市旅游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城市旅游生态环境具体反映在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噪声状况、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园林绿化等方面它是发展旅游产业最基本条件,且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质量和旅游业能否兴旺发达 2.1 城镇大气环境1996-2000年对柳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 1996-2000年空气污染物监测结果统计表年度统计量二氧化硫(mg/m3)氮氧化物(mg/m3)总悬浮颗粒物(mg/m3)降尘量(吨/平方公里.月)对照点市区1996均值0.1520.0360.192.5712.22超标率(%)47.51.311.3-88.61997均值0.1240.0430.1693.209.82超标率(%)31.03.510.1-76.51998均值0.1360.0460.2052.478.92超标率(%)30.37.618.7-66.71999均值0.1290.0360.2352.237.03超标率(%)32.12.524.1-58.52000均值0.0920.0380.2072.426.88超标率(%)13.93.416.8-56.1GB3095-1996标准值年均一级标准0.020.050.08按对照点平均值+3计算超标率年均二级标准0.060.050.20年均三级标准0.100.100.30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年均值二级标准计算空气污染综合指数,计算结果见表2。

      综合污染指数是用于评价城市空气质量总体状况,年际变化以及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的比较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污染物浓度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无量纲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综合污染指数是各项空气污染物的单项指数的加和,它评价空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综合污染指数的数值它的数值越大,表明空气污染程度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单项污染物的分指数在综合指数中所占的比例(负荷系数)越大,其对综合指数的贡献越大,对空气污染程度的影响越大表2 五年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降尘年度综合指数名次19962.530.720.952.196.39119972.070.860.841.585.35419982.270.921.021.635.84219992.150.721.181.345.39320001.530.741.041.274.585合计10.553.965.038.01--名次143 2-1从表1可知,总体上看,柳州市区的空气环境质量存在污染现象,各项污染物都出现超标现象,但有下降趋势其中二氧化硫日均值范围0.008-0.834 mg/m3,1996-1999年年均值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GB3095-1996)三级标准,2000年首次低于三级标准值。

      氮氧化物各年年均值都低于二级标准值,日均值范围0.003-0.238 mg/m3总悬浮颗粒物日均值范围0.02-0.805 mg/m3,1996、1997年年均值低于二级标准值,1998-2000年年均值则超过二级标准值降尘污染逐年下降,下降趋势明显从表2可知,用污染综合指数分析五年空气污染物的监测结果,1996年综合污染指数最大,污染最重,2000年综合污染指数最小,污染最小二氧化硫和降尘污染负荷系数合计约达60%,是影响柳州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另外经分析可知,受城市地面风场扩散条件影响,柳州市空气污染随季节而变化明显,四季度最重,二季度最轻 污染的原因主要有:柳州市工业需求的大量能源主要依靠煤炭解决,年消耗量在350万吨以上,这种能源结构单一、燃煤污染物超量排放的原因是造成柳州市煤烟型空气污染的最根本原因;城市地理地形、气象等条件也不利空气污染物的扩散,柳州的全年静风频率达到40%左右;由于历史原因,柳州市的主要工业区沿城市的主导风轴线方向摆布,燃煤造成的污染物向市中心排放另外,1995年以前柳州市酸雨率都在90%以上,有“十雨九酸”的说法,从1995年开始,柳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酸雨问题综合治理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1996-2000年柳州市降水酸雨频率逐年下降,年均PH值逐年回升,1996年酸雨频率5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