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教版必修一《劝学》说课稿.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ths****59
  • 文档编号:43861704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劝学劝学》》说课稿说课稿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荀子的《劝学》,下面我将就教材、教学目标、教 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加以介绍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 《劝学》位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和韩愈的《师说》 构成了“求学之道”这一模块. 《劝学》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去学习 的散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如果他们能很好的掌握课文的深层 含义,对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有很大帮助 二、说教学目标二、说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 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学习掌握 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文中 20 多个比喻句的内在含义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浅议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 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和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 中举一反三 三、说重点难点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理解文章统一起来。

      新课标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劝学》是新课标规定的诵读篇目之一 难点:文章里的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如果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 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 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句中,全文多达 20 个比喻句,运用比喻时手法极其 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 四、说教法四、说教法 1、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法 进入高中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启发式 教学,贯穿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新思维 2、朗读式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语言锤炼精深,许多语句千年不衰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本文采用朗读式的教学五、说学法五、说学法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自问自答,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读的要求:句读准确,字正腔圆,流畅,熟读成诵 古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 要少而精,而注重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六、说教学流程六、说教学流程 (一)、布置课前作业,课外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谈读书的名言警句,每人不少于三条 交流古今中外名人谈读书的名言名句,并以此导入课题激发兴趣,也可以积累素材二)、简介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 313 一前 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书上注释 1)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 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 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 32 篇,其中 26 篇为荀子所著, 末 6 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教师和学生补充) 新课标: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 品有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三)、学生读(五步阅读法) 1、一读掌握句读,结合课前预习; 2、二读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教材; 3、三读提出疑难问题,重点实词、虚词点拨讲析;给本课 12 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 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复习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 “而”的用法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四)读研究性学习; 第一步:找观点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分论点比喻句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积累、坚持、专心 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三个分论点,以及与之相关的比喻句,以此为线索能更快 地背诵全文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 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 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3)“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 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五)读迁移巩固 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写一篇劝学的小议论文,注意运用比喻论证为下节课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 学习的意义提高改变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注意注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研究性学习为主线.强调三个对话,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 生与学生.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成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摇篮. 归纳总结 这节课以阅读为基础,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以五步阅读法为实践模式,是一节实施新课 程理念的古文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