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连云港市稻麦周年超吨粮生产技术规程.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6782025
  • 上传时间:2022-06-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7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连云港市稻麦周年超吨粮生产技术规程    Reference:本技术规程规定了连云港市地区水稻小麦周年超吨粮栽培与防灾减灾技术,包括水稻、小麦品种的选择,机械化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本技术规程主要适用于连云港市稻麦轮作区,周边其他稻麦区亦可参考执行Keys:连云港市;稻麦;技术规程;轮作1 目标产量以连云港市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产量为参考,水稻单产约700kg/667m2,前茬小麦单产约500kg/667m22 水稻、小麦品种的选择连云港市稻麦周年协调高产适宜的品种组合为水稻选用中熟中粳品种,全生育期控制在152天以内,大田生育期控制在133天以内,主推品种有连粳6号、连粳11号、宁粳4号、徐稻5号、镇稻99等;小麦选用半冬性中晚熟品种为主,生育期约230天左右,搭配半冬性中熟品种,主推品种有淮麦33、济麦22、烟农19等3 茬口衔接从稻麦周年产量和产值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连云港市稻麦两熟地区在“霜降”前后收获水稻和播种小麦,稻麦周年产量和效益最佳淮北地区热量条件相对紧张,水稻品种以中熟中粳为主,适宜播种期粳稻以5月底至6月初落谷,培育20天左右秧龄机插,确保不栽7月秧,并于10月中下旬收获;小麦以10月10—25日播种,次年6月8—15日收获为宜。

      连云港市地区秋收秋种的粳稻最适收获下限临界期约10月20—25日、小麦最适播种下限临界期约10月22—25日因此要适度提前收获水稻、小麦,小麦、水稻均要“抢收、抢种(栽)”4 适期栽插、播种4.1 播栽方式连云港市地区采用秧盘育秧(毯苗、钵苗)机插,秧龄20天左右,叶龄3.0~3.5,一般于6月15日~25日机插为宜;小麦首选免耕或旋耕后带状机匀播,其次是机条播4.2 播种密度连云港市地区粳稻—小麦周年生产的最适群体起点:10月8~14日播种以基本苗16万/667m2产量最高,10月14~24日播种以基本苗24万/667m2产量最高,10月25日以后播种以基本苗32万/667m2产量最高5 N、P、K肥料运筹连云港市高产粳稻一般施纯N20~24kg/667m2,基肥、分蘖肥(1~2次)、促花肥、保花肥的大致比例以3:3:2:2为宜常规粳稻适当降低基蘖肥量,增加穗肥比重,有利于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水稻(毯苗、钵苗)机插秧以每667m2施氮量22kg为宜,基蘖肥:穗肥比例6:4产量和品质表现最佳,同时利于水稻N素高效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生产实践也证明基蘖肥60%(其中基肥、蘖肥各占30%),穗肥增加到40%,是机插水稻高产优质的氮肥最佳运筹模式。

      秧苗3叶1心时带药机插,提前3~4天喷施送嫁肥,一般施用尿素不超过5kg/667m2,移栽后20天内分两次各追施分蘖肥(尿素)8~10kg/667m2,倒4叶期复水湿润,施促花肥(尿素)10~12kg/667m2,氯化钾8~13kg/667m2,倒2叶末施保花肥(尿素)7~10kg/667m2连云港市高产小麦施纯N15~20kg/667m2,基肥、促(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的大致比例以5:1:2:2为宜,不同生态区有所差异连云港市地区半冬性小麦的高产氮肥施用量因土壤地力等因素而异,弱筋小麦在每667m2施氮量12~16kg、氮肥运筹比例为7:1:2的品质、产量协调性较好强筋小麦氮肥运筹以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的比例为3:1:3:3或5:1:2:2产量和品质协调表现最佳,且与高产栽培相一致施足基肥,每667m2施45%复合肥25kg以及尿素10kg,冬前小麦4-5叶期施壮蘖肥(尿素)5~7.5kg/667m2,剑叶抽出期施孕穗肥(尿素)5~8kg/667m2,可并入拔节期一次施[来自WwW.L]用;拔节期重施拔节肥,每667m2施45%复合肥20kg+尿素5kg6 水分管理连云港市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3.7℃,无霜期218天,日照时数2 594.0h,平均降水912.3mm。

      水稻全生育期累计降水量平均为638.6mm,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高产粳稻的水分管理要做到湿润灌溉、干湿交替,特别强调周年生产条件下的露田通气、排水搁田1)薄水移栽(浅插);2)浅水活棵,适当晾田,秸秆还田及时露田通气;3)分蘖期建立浅水层,浅水勤灌;4)定期早搁田,群体茎蘖数达穗数80%(粳稻约20万/667m2)时落干搁田,多次轻搁到硬板;5)灌浆期干湿交替;6)收获前强调及时断水,粳稻最后1次灌水的时间指标为:在割稻前15~20天灌后不排;或即灌即排(跑马水),应在割稻前7~10天及时断水(排干)小麦全生育期累计降水量平均273.7mm一般认为,冬小麦一生的耗水量约350m3/667m2,需外部补水量约350mm其中播种-冬前、分蘖-越冬、越冬-返青、返青-拔节、拔节-抽穗、抽穗-成熟分别占6.0%、12.9%、10.4%、8.9%、35.8%、26.0%连云港市地区小麦生育期间雨水总体充沛,但有的年份偏少,需注意抗旱及冬灌,确保小麦安全越冬7 秸秆还田麦草全量还田后水稻栽培措施的改进:一是精细耕整、泡田、沉实约3天待栽;二是移栽活棵后及时露田,可改善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加快有毒物质分解,促进新根发生,提高白根比例;三是在肥料使用上增加氮肥,改善碳氮比,在水稻活棵后及时施用分蘖肥。

      稻草全量还田后小麦栽培的改进措施:一是粳稻收获前及时断水;二是粳稻即熟即收;三是碎草匀铺水稻收割时同步碎草与扩散匀铺,碎草长度控制在5cm以下;四是深耕或深旋还田农场提倡稻草深耕还田,稻草埋深不少于20cm,农户提倡反旋埋草与旋耕整地结合,确保稻草埋深不少于12~15cm;五是机械匀播采用条播机或经改良的免耕带状均匀摆播机播种,确保精确控制播量和均匀度;六是适墒镇压采取机械或人工措施做好播后或冬前适墒适度镇压,确保种籽、土壤、根(下转第164页)系密接,实现增温保墒,促进齐苗壮苗和扎根分蘖,提高防冻抗灾能力8 自然灾害频发造成水稻生产水平波动水稻生产是一种露天作业,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在水稻的各个生育阶段,都会遇到灾害性天气,不同程度地影响水稻实现高产稳产如育秧期间的低温问题,造成黄化僵苗及苗瘦苗弱等现象;生育中期(分蘖期)连续阴雨造成涝害渍害,阻碍分蘖的发生,造成高峰苗不足,或者高温造成群体旺长;生育后期低温阴雨,台风侵袭等都是我市水稻生育期常遇到的自然灾害,阻碍水稻高产稳产近年来在水稻生产发育过程中气象灾害不断,异常高温、低温及洪涝、干旱等灾害时常发生连云港市水稻生产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每年有10.5%左右的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发挥。

      行之有效的抗灾、避栽措施技术是减少灾害损失,取得高产高效的保证[来自www.LW5u.coM]9 病虫草害防治连云港市粳稻常年发生、对产量有明显影响的主要病害有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等,主要虫害有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等,主要草害有稗草、千金子、莎草、牛毛毡、野慈姑、马塘、鸭舌草等;连云港市小麦常年发生危害的主要病害有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及局部品种和区域的锈病等,主要虫害有黏虫、蚜虫等,主要草害有看麦娘及日本看麦娘、硬草、罔草、野燕麦等禾本科(单子叶)杂草,猪殃殃、大巢菜、牛繁缕、婆婆纳、播娘蒿等阔叶(双子叶)杂草,应及时选用针对药剂,精准防控,减少损失Reference[1]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峰.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中国稻米,2005,(1):3-8.[2] 徐大勇,吉建安,朱庆森.江淮稻区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和农艺性状演变特点分析[J].中国农学通讯,2004,(8):137-139.[3] 淮北地区粳稻(抛秧/钵育机插)—小麦(机械匀播)周年高产高效栽培与防灾减灾技术明白图[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