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文选下名词解释.doc
3页中國歷史文選名詞解釋中國歷史文選名詞解釋( (適用於成蔭老師適用於成蔭老師) )1.《1.《國語國語》》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 全書 21 卷,其记事上起周穆王征犬戎,下迄韩、赵、魏三家灭智氏,记载 前后约五百多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因与《春秋》 记事时间段略为相同,故又有《春秋外传》之称作者至今尚無定論,舊傳為 左丘明約成書于戰國時期它的編纂方法是以國分類,以語為主,故名國語 側重記述歷史人物及各國卿士的言辭議論 《國語》是研究春秋歷史的重要文獻,史料價值極高2.《2.《戰國策戰國策》》戰國時期游士策謀和言論的國別體史料彙編 西漢末年劉向校訂群書,始編為三十三篇,定名《戰國策》 記載韓、趙、 魏三家滅智氏至楚漢之際,二百四十餘年的歷史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 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记事,是为十二策書中著重記錄 縱橫家言論,故有誇張虛構之處,不可全看做信史其书主要记当时谋臣策士 的游说或互相辩论,皆事关军国政治主张、斗争策略、各国相互间的矛盾,是 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材料3.《3.《禮記禮記》》西汉禮学家戴圣选编的一部禮学资料书,又称《小戴禮记》 ,凡 49 篇。
为关于“礼”的论评,汇集了战国秦汉间儒家的言论,特别是关于“礼制” 方面的言论,内容博杂有的解释礼经(即《仪礼》 ) ,有的考证和记载礼节制 度,有的记述某项礼节条文和某项政令,有的是谈关于礼制的理论此外,还 有些篇幅是专门记录孔子和七十子的言论以及孔门和时人杂事的 《禮記》全面而系統地宣傳儒家的禮治主義,反映了古代社会伦理观念、 宗法制度、阶级关系和儒家各派的思想等等,对研究古代社会政治、思想有重 要参考价值4.《4.《荀子荀子》》子部典籍代表作之一,戰國儒學大師、著名思想家荀況所著 《汉志·藝文志》著录為 33 篇,现存 32 篇荀子总结和发展了先秦哲学 思想,内容涉及自然观、认识论、人性论、社会政治思想、逻辑、哲学精神与 方法等多方面集先秦诸子之大成主张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反,在政 治上主张法后王,用礼、法、术来维持秩序,对法家思想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荀子讲礼的内容实质就是法5.《5.《韓非子韓非子》》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 今本與《漢書·藝文志》著錄同為五十五篇,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书中反映了他的历史进步观,第一次提出法不阿贵的思想,另外,提出“以法 为主”及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政治主张,形成了较系统的法治理论。
該書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 理论根据,对秦及後世封建专制主义有很大影响6.6.孟子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约前 372—约前 289),名轲,邹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著有《孟 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 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主張實行仁政,實行溫和的改革, 法先王,提出了進步的民本思想;主張性善論;提倡尚賢、薄賦;《孟子》一 书是研究孟子思想的直接资料 孟子對後世中國乃至東亞文化影響巨大7 7.. 《《世說新語世說新語》》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笔记小说,原名《世说》 本书记载汉末至东晋间封建士大夫的轶闻逸事,其中以魏晋名士清谈为多 編纂方法是分類記事,分德行、政事、文学等 36 門此书从不同侧面具体、生 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尤其是士族阶层的生活情景、文化习尚,以至他 们的精神世界此外,語言精練,辞意隽永,亦是本書特色本書材料丰富生 动,可与正史互补;使笔记体例完善成熟自《世说新语》传世,杂记诸人诸 事对后世笔记小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8.《8.《洛陽伽藍記洛陽伽藍記》》记载北魏都城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 于一身的名著。
共五卷作者北朝杨衒之主要记载了北魏末洛阳佛寺的情况此外,全 书对于北魏迁都洛阳、宣武帝以后频繁的朝廷变乱、诸王废立、官宦权贵的骄 奢专横、文人名士的事迹、国内外人物的往来、佛教的传布等等,都有所反映本書可与《魏书》 、 《北史》互相对证,可补正史之不足其次,更多的是 生动、具体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是研究北魏历史重要的参考资料但书 中时有妖魔怪异之说,不乏荒诞迷信之处9.《9.《韓昌黎集韓昌黎集》》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作品集 共四十卷,前十卷是詩,后三十卷是文韩愈在诗歌创作上有新的探索, “以文为诗” ,别开生面,用韵险怪,开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当然,他的 诗也存在着过分散文化、议论化的缺点,对后代有不良影响他的散文气势充 沛,纵横开阖,奇譬巧喻,形象鲜明,具有多样性的艺术特色其文集含大量 墓誌,多谀美之辞,因此而获讥于世,但墓志中保存的史料也不少,有重要价 值10.《10.《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北宋王安石的著作 其诗歌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长于说理 其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 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当时的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 鲜明,分析深刻。
本书对于我们了解王安石的生平经历,尤其是熙宁变法的相关情况,提供 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墓志中记载的女子资料对了解宋代妇女的生活情状 不无裨益可以说,文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为诏令奏议、序跋书启和碑志传状11.《11.《容斋随笔容斋随笔》》南宋洪迈所著笔记 包括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书无论经史诸 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诗词文学,无所不包,凡意有所得,则随笔札记,特 别是对宋代典章制度记述尤详,多史传缺略的材料,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就中 以史論最佳,作者能一針見血地指出時弊不过,作者本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 也在所难免12.12.龔自珍龔自珍清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1792~1841 年) ,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盦(庵);更名易简,字 伯定;又更名巩祚(zuò),又号羽琌(líng)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 生官宦家庭、书香门第他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 张革除弊政,抵抗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烟龚自珍的思想、文学皆 开一代风气,其诗文“继往开来,自成一家” , “沿及同、光,风尚所趋,尊为 ‘龚学’ ” ,龚自珍在清代学术史、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著有《定 庵文集》 ,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