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3867551
  • 上传时间:2017-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33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波澜壮阔的 30 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改革开放 30 多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 30 多年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论文试着就至今 30 多年来中国交通工具的变化作简要概述,并对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作简要探究分析 关键词:改革开放 交通工具 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交通联系非常落后,公路等级低,通达里程短,深度十分有限那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城市道路建设状况良好,然而中国也还没有高速公路因南方水运系统发达,人们出行大多走水路,公路交通的建设就更加迟缓 从上述情况不难知道,当时人们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道路建设状况较差、各种交通工具的运用在我国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种步行有益身体健康的理念以及当时并不忙碌的生活状态等等因素,使得人们普遍选择步行出门。

      小时候妈妈常说,她以前常常要担着菜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附近的市场上卖掉,即使是现在交通比较发达,我仍能看到一些担着菜或其他商品从家里步行到圩市上卖的老奶奶30 年前的中国农村,交通是真的基本靠走的阶段用一句玩笑话:那是一个可以发挥和开发人类潜力的年代人一天真的可以徒步走很远在大人的印记中,总有当时称为不太守“规矩”出去发财的人,穿着千层底,背上干粮和水,天天奔走在乡间和城镇之间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2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社会的稳定一、改革之初交通工具变迁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79 年,乘着改革开放的第一股春风,中国道路建设蓄力起步,交通工具也开始广泛运用当时的社会就像从黑夜到了白天,从冬天转到了春天,景象似乎来了一个大翻转,出行普遍走路的人们开始追求使用交通工具,但因为经济实力和技术有限,当时流行起来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

      也正因如此,自行车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小轿车了,当时的几大自行车品牌在现在仍能引起人们纷纷议论,那时我们可是“自行车王国”到了 80 年代中期,靠燃油动力的摩托车开始流行,因为它省时省力,骑起来又非常有面子,成了人们出行的新选择一)品牌自行车大行其道30 多年前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那个时候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 ,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当时购买自行车都得凭票,每年一个单位最多能分到十几张购车票,能有幸分到票的人自然不多一位被询问的老奶奶回忆道:“那时候如果家里能拥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是令人羡慕的 ” 当时人们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除了公交车外,绝大多数都骑自行车或步行在那时候,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其中牌子最响的是永久和凤凰牌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的感觉,尤其是骑“永久”就像开奔驰一样有面子,而一辆“凤凰”就像现在有一辆宝马一样凤凰牌自行车由上海自行车三厂出品,一度供不应求,需凭票购买,永久牌自行车由上海自行车厂出品,与凤凰牌自行车地位相当现如今自行车已经慢慢的更变它的作用,从主要的交通工具到人们休闲锻炼的器具辛苦一周的学习,在周末叫上几个好友,一起骑着单车旅游时那么的惬意。

      偶尔会有一些自行车爱好者,骑着自己的爱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我们会敬佩他们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佩服他们的毅力,而这个时候自行车代表的是他们的精神象征,说白了就是因为没有人会这么做,而他们做了3(二)摩托车成为人们的新宠儿上世纪 80 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了人们的新宠那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骑着一台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无疑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 “当时太扎眼了,我是小区里第一代玩摩托车的人 ” 一位大叔告诉我,1980 年,他托广州的朋友花 1900 多元买了一台免税的铃木牌 50CC 摩托车 “那时骑摩托车,比现在开奔驰、宝马感觉还要好 ”他笑着说,那时候我觉得生活很富足,现在看起来总觉得自己也太容易满足了从摩托车开始,中国人的出行方式被大大改变了1984 年,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喜剧电影《雅马哈鱼档》热播全国,在很多 50岁左右的广州人眼里,这可以视作摩托车在广州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标志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喜爱上了摩托车当时广州一些比较大的商店,像华侨大厦、友谊商店等,都有摩托车卖,虽然都是雅马哈、本田、铃木等进口车,价格比较昂贵,但一般市民也开始光顾了此后,广州摩托车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1988 年,广州市区摩托车上牌数量首次突破 10 万,1992 年又突破 20 万到 1995 年,这个数字再次被改写成 361016辆;1997 年,达到历史最高峰 401655 辆,摩托车已经成了广州市民第二出行工具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摩托车作为一种时髦代步工具,飞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尤其在广州“无处不塞车”的年代在 2004 年前,广州中心区登记有牌的摩托车 40 多万辆,全市的摩托车有 100 多万辆现在的人们也许觉得骑摩托车是很落伍的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现在社会这个宠儿也会被慢慢的淡忘,摩托车由于它的方便、高效、省力等优点风靡中国一段时间,它的优点是无可厚非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暴露出的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安全性差,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等这时候,人们对一种更安全更舒适的交通工具的希望也更迫切了二、世纪交替下的交通多元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 世纪 90 年代后,中国的交通工具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出行更快更便捷进入了 21 世纪,交通工具在海陆空全面立体4覆盖,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显现,地球正在逐步的“缩小” 。

      正所谓“读中学时,自行车是基本的;读大学时,火车和公交车是必须的;工作了,打的是经常的;结婚了,私家车是可以有的 ”交通工具的多元化见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变化的日新月异一)私家车的“解禁”与普及今天,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把轿车当作了生活、出行、谋生的现代化工具轿车已成为中国最市场化的产业,中国人可以在市场上挑拣几乎所有国际主流品牌和自主品牌的汽车,但是这是 30 多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想象的事1970 年,私家车是“禁区” 刚刚从“文革”劫难中走出的中国老百姓,一万个人中间也许都难得找出一个人会梦想能开上私家车的人当时中国的轿车价格是国际市场的三四倍,大多数工薪族月薪四五十元,不吃不喝攒钱半辈子,也买不起一辆轿车当时中国的轿车千人保有量不足 0.5 辆,在全世界排名最末 1980 年,改革开放初期,官员用车的级别限制松动,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使国产轿车不敷需求,各式日本轿车通过合法进口与走私渠道涌进国门,并于 1985年达到顶峰1990 年中期,全国社会集团购买力的 70%用在公车的消费上,出现了车制造得越多,国家财政越不堪重负的情况1995 年以后,面对合资生产的桑塔纳、捷达、富康,引进技术生产的天津夏利、长安奥拓以及易货贸易进口的小型车,私人购买量在北京及深圳、广州、温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日益增多。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具备了汽车消费的能力,不少市民告别了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将私家车作为日常生活出行的交通工具私家车的大量出现,改变的不仅是出行方式和效率,也改变了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私家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私家车主不用风吹日晒去赶公交车,而且不用担心工作的延误,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另外,私家车的普及也从侧面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已经占到了社会就业总人数的 1/6汽车产业因消费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的原因,带动了钢铁机械石化橡胶等 156 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私家车的普及,强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士则成为关税高达 220%的天价高档豪华车的买主,拥有劳斯莱斯、法拉利成为他们的财富标签 5201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年,上海通用的“十万元家轿”——赛欧问世近年来,私人购买占了汽车总销售的八成,形成了汽车业从生产到消费的良性循环轿车的生产、消费过程给国民经济创造了巨额的税费和财富,轿车业的波及效应也给上下游相关产业带来众多的发展机遇和就业岗位但私家车在给人们带来出行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主要是停车位不够、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污染空气环境、加速了能源损耗等等。

      对此,不少的私家车主改变了刚买车时天天开车的习惯,改乘公交车或是自己骑自行车他们的生活方式随着出行方式的变化不断在改变二)公共交通工具的推广1.公交车和“的士”(1)公交车20 世纪 80 年代初,公交车开始全国普及,在上世纪 80、90 年代,公交车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公共交通是城市的窗口和名片,作为市民出行首选的公交车,在最近几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十年前,公交车线路短而少、车辆少如今,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城市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交通安全等方面出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公交优先”战略的不断实施,公交车的线路和车辆的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公交车车辆的档次也在不断的提升公交车的作用在日益提升,方便快捷的公交车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桥梁公交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朝着节能和环保的方向迈进面对目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人们不得不改变观念,在公交车环保理念上有质的突破在“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动力、燃料等关键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杭州,公交车以液化天然气为动力,这种新型环保公交车减少了汽油柴油的使用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约了能耗,保护了环境。

      21 世纪是和谐社会,和谐公交车要体现其人性化的设计针对目前人们坐公交车时忘记带钱或者没有零钱的情况,河南平顶山实行“建设事业 IC 卡密钥管理系统”,用 IC 卡代替现金支付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公交车专门安装了6一套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系统在上车的阶梯安装自动电梯,好让残疾人上车另外,越来越多的公交车开始在车内安装空调自动调节系统,用来根据车内的温度的情况自动调节车温智能化是贯穿公交车未来发展的趋势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要抓住机遇,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在中国,每逢节假日,公交车超载现象非常的严重,乘客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在桂林在公交车,我们可以安装超载测重系统,确保公交车的安全运行目前公交车也在像节能环保方面发展,主要是改用燃气助力2)的士的士是承载政府的公共政策、出租车公司利益、司机生活来源、市民出行方便的城市交通工具,是城市的“名片”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的士是满足消费者特殊出行需要的重要运输方式改革开放初期,打的是当时最时髦的出行方式在当时,你想打的还得先买张票,多数司机不像现在的满地拉客乘客如果不到售票点买票,你根本打不到车,哪像现在怎么方便,随手都可以打到车当时你想去打的,你必须先去买票,然后由调度员调派出汽车。

      而且司机实行上班“三班倒”,分早、午、晚三班,“挂牌营业”现在,的士可以“招手停”了,而且满大街的上去接活2.轨道交通和轮船(1)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全称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指城市中有轨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目前国际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