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0666014
  • 上传时间:2018-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九年级上册语文课题:九年级上册语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型:主读课文课型:主读课文上课日期:上课日期:20132013 年年 1212 月月 2 2 日日姓名:王金艳姓名:王金艳单位:滕州木石中学单位:滕州木石中学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 1 课时)课时)课前预习:课前预习:1、走进新闻----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阅读第 171 页“表达 交流”综合 实践)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3、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相关课程标准:“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 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形式等有关特征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 大无畏精神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1、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指出消息的六要素。

      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摧枯拉朽、纷纷溃退、不到、即已等词语在语言 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一、创设情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构 筑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世界,而人们要了解世界日常接触最多的文体之一便是 新闻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的报 道,它使我们足不出户,可遍知天下事那么,同学们对新闻又了解多少呢? 二、自主学习:二、自主学习: (一)(一) 、、学生展示预习收获----新闻的有关知识(教师补充强调媒体展示教师补充强调媒体展示) 1 1、新闻的概念(学生仅作了解)、新闻的概念(学生仅作了解) ①、概念: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 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②、广义的新闻报道包括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 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 特写之列)等等; ③、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 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

      2 2、消息的结构(学生仅作了解)、消息的结构(学生仅作了解)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 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 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 在主体中 倒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式结构: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 3 3、消息的特点、消息的特点 ⑴⑴ 传播性传播性所有的新闻都是为了大范围地传播和交流信息的只写给自己看, 或写给个别人看的,就不是新闻了新闻的其他特性都与这点有关,都要考虑 到广大受众的需要 ⑵⑵ 真实性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为了体现真实,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 , 称为“五个 W”: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 Why(何故) 有的还加上 How(如何) ,即“五个 W 加一个 H” ,成为新闻“六要 素” 。

      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编造、虚假 ⑶⑶ 时效性时效性要求在第一时间作出报道,这是“时效”上的要求 “新”是新闻 价值的重要指标一是时间上的新报道的必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二 是内容上的新要报道新鲜的事实,要有新看点 有的新闻,如特写、人物专访、报告文学等,也追求文字形象、生动,以使读 者愿意读、喜欢读 (二)(二) 、、学生展示预习收获----作者和时代背景(教师补充强调媒体展示) ①、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 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他的讲话稿收在《 》里,他的诗词收在《 》里,他撰写的新闻消息收在《 》里 ②、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下面是 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 (3 分)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三)(三)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标记出生鲜词语,并解文章主要内容,小组互助交流。

      芜( )湖 荻( )港 溃( )退 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三、合作三、合作探究探究:(各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留给别组或老师 ) (教师补充强调,媒体展示) 1 1、、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2 2、、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试分析本文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 渡长江”中包含了哪些方面的信息?3 3、、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要素: 何时 when1949 年 4 月 20 日 何地 where 长江前线(芜湖—安庆) 何人 who 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何事 what 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4 4、、 “新华社长江前线 1949 年 4 月 22 日 2 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 中起什么作用?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 国) 美联社(美国)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 ) 5 5、、找出新闻的导语部分,说说它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扼要的概括出来了 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 6 6、、这篇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役,只用不到 200 字,就具有很强的效果, 作者为什么不祥写渡江和战斗的情景?因为这是一则消息,他的作用在于及时准确地报道事实,而不是渲染大场 面 7 7、、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有一个凸显事件的开头,又有一个铿锵有力的结尾,叫倒金字塔与金字塔 相结合结构 (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 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 ) 五、品析语言,领悟情感五、品析语言,领悟情感 从理论上说,新闻只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好像是中立的、纯客观的 但是,完全中立的,客观的,不带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 请你判断记者倾向哪一方,从哪些倾向词句可以看出?这其中蕴含了一种什么 样的情感?(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品读课文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品读课文) ①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 英勇善战?(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万船齐发、直取(对岸) 、突破(敌阵) 、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 ②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 朽,军无斗志纷纷溃。

      (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 不可阻加点词语用语简洁,突出了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 ) ③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 比喻平静无事) ④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不到”突出时间短, “即已”说明人数多,两个词充分说明了人民解 放军的锐不可当 ) 六、比较阅读,品味六、比较阅读,品味““简洁简洁”” 将本文与以下这篇消息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可以将《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文本通过 PPT 或投影展示,也可以事先印出来发给学生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新华社长江前线 1949 年 4 月 23 日电 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波长江时的情景称:21 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北岸的江边,站满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侯着。

      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的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老乡们,辛苦了!南京再见!”(选自《东北日报》,1949 年 4 月 25 日)(二者都写同一件事,但《我军横渡长江情景》对进攻过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写但没有《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简洁之美比较、明确:相同之处:两则消息写的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21 日晚横渡长江,取得全面胜利的事实不同之处:《我军横渡长江情景》重在详细地描写了我军渡江的情景,特别加入了语言和场面描写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只用了不到 200 字简洁、明了、生动地展现了渡江战役的概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极为简洁,言简意赅,只有不到 200 字,但是具备了“五要素”和消息结构的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没有一个多余的字;而且叙述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总体面貌;主体分成三个层次展开:渡江战斗的时间、地点;国民党长江防线崩溃;我军破敌、进击的态势同时又不失生动,如用了一系列的四字句: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风平浪静,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形象地再现了战斗的情景四字句音节短促,与所表达的解放军攻势的迅猛、凌厉相得益彰对于这样一件重大的具有历史性的军事行动,本来可以有更为丰富,甚至有更加复杂的情景描述,但是,文章却嘎然而止一连串文言色彩很浓的词语的运用,不但符合新闻文体的简短明快的规范,而且便于表达作者高瞻雄视不可一世的气概六、达标测评六、达标测评:请你就校园内发生的事情拟写一则消息教学反思 亮点亮点:1、新闻这一文体的教学,对新闻的特点和结构的把握是教学重点 本节课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学生能提炼 信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 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2、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层次比较清晰,所以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学习以及对 消息的认识都比较理想 3、我认为本次教学设计让学生去就校园内发生的事情拟写一则消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