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Grow u****27800;
  • 文档编号:364423130
  • 上传时间:2023-10-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4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体现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通过这首词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现对学生人格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大视野、大境界教学目标:疏通疑难字词,读懂诗句,体会词的诵读要领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欣赏诗文中呈现的壮丽画卷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体会诗人蕴含于词中的深沉爱国之情教学重点: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体会诗人蕴含于词中的深沉爱国之情教学难点: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教学方法:讲授法 交流法教学准备:教案 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我国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伤痛而我们的前辈先哲们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怀古迹的不朽篇章今天让我们走进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起感受其中的情感。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知人论世1、认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王安石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北宋四大诗人之一有《王临川集》2、写作背景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3、解题,积累怀古诗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桂枝香慢” 金陵:亦称建康,今江苏省会南京,为“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古都 怀古:怀念古代遗迹、感慨兴衰 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手法:对比 用典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虚实相生 借古讽今情感:感慨国运衰微 昔盛今衰 盛衰无常三、诵读,感受文本1、教师朗诵,学生认真倾听,注意节奏和字的读音2、学生互读,感知文本3、学生朗诵,师生点评 4、自由诵读,请概括上片和下片的内容5、学生汇报,教师补充,板书 上阕:写景下阕:怀古四、 走进文本,学习感知1、 齐读上片内容,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长江(澄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星河、白鹭2、 学习“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思考:这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3、赏读“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小组合作学习,思考 :“似练”“如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山和水的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似练”“如簇”,两个比喻,写出了水的清澈和山的峭拔,高低结合,将金陵山水立体化,金陵胜景,概见与此形象,生动4、感知剩下的内容,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动静结合,远近相宜,色彩艳丽的壮美山河图,所以画图难足5、小结上片内容,教师板书:上阕:写景 雄浑壮美6、出示下片内容,学习感悟学生齐读,思考:下片用了哪几个典故?作用是什么?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典故:“门外楼头”,陈后主与宠妃张丽华的例子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杜牧《台城曲》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作用:叹统治者的穷奢极欲使得竞逐繁华的国家相继灭亡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7、感悟“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能感慨朝代兴亡,但王安石却在本词中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居安思危,非常希望宋朝的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实现富国强兵 王安石摆脱了个人荣辱的小圈子,虽然第二次被罢相,但仍然把眼光放在国家前途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五、 主旨总结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作业布置:熟读会背,完成练习板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上阙:写景 雄浑壮美下阙:怀古 兴亡之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