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在社区糖尿病一、二级预防的应用6700字.docx
3页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在社区糖尿病一、二级预防的应用6700字 目的:探讨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在社区糖尿病一、二级预防的应用,以期为社区糖尿病防治提供参考性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在步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体检的763名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评估糖尿病患病风险,将总分≥25分者设为糖尿病风险组,总分0.05);糖尿病风险组糖尿病检出率为36.27%,正常组为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e detection rate of diabetes of diabetes risk group was 36.27%,and 1.58% of norma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2.2 糖尿病风险组和正常组糖尿病检出情况比较 763名研究对象中,共79名诊断为糖尿病,占10.35%,其中糖尿病风险组糖尿病检出率为36.27%,正常组糖尿病检出率为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以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25分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61%、82.02%、36.27%、98.42% 2.3 糖尿病风险组干预前后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及血糖值的变化 糖尿病风险组193名研究对象中,其中130名研究对象经3个月干预后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降至25分以下,占67.36%,设为A组,其余63名未降至25分以下者设为B组A组和B组干预后FPG、OGTT 2 h血糖、HbA1c、LDL-C、糖尿病风险评分均明显较干预前降低,且A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详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早期筛查是实施社区糖尿病二级预防的关键步骤,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糖尿病筛查方法为OGTT、HbA1c,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但由于OGTT耗时长,且要求受试者处于较长时间的空腹状态,而HbA1c检测不够标准化,且检测成本高,不易被广大人群接受,故两种方法均不适宜作为糖尿病早期的广泛筛查工具[5-7]近年来,WHO和美国糖尿病学会,均认为糖尿病风险评分可用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且该法操作简便、耗时短、经济实用、易被接受,较OGTT、HbA1c更适合在人群中推广[8-9]。
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首次提出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该评分表针对20~74岁中国人的情况,依据个人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史、腰围、收缩压等指标进行糖尿病风险评分,对于总分≥25分者进行OGTT筛查,同时促进行为改变,采取干预措施等[10-11] 本研究763名研究对象中,共79名诊断为糖尿病,占10.35%,表明本社区人群中无症状糖尿病患者占的比率较高,分析其原因为随着社区居民饮食习惯改变、体力活动减少等,糖尿病患病分风险增加,而由于糖尿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且人们对糖尿病认识较浅,相对不重视,且当前糖尿病检查方法不易被人们接受,导致社区无症状糖尿病患病人数较多[12-14]提示在今后的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宣讲和糖尿病早期筛查尤为重要在本研究社区人群中,应用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筛查糖尿病,发现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25分的人群的FPG、OGTT 2 h血糖、HbA1c、LDL-C均明显较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25分者,且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25分时,糖尿病患病率仅为1.58%,但当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25分,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升高,达36.27%,提示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与糖尿病患病发生的风险有关。
以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25分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61%、82.02%、36.27%、98.42%,与Lorenzo等[15]进行的横断面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而从疾病筛查的角度出发,需要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较低的漏诊率(阴性预测值),以提高疾病检出率,故以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25分诊断糖尿病,可提高社区糖尿病的检出率,是一项简便易行、有效的糖尿病早期筛查工具此外,本研究还对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25分的研究对象,予以针对性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并指导其纠正生活中不良行为,提高糖尿病防治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结果显示予以健康宣教和生活方式干预的研究对象的血糖值均明显较干预前降低,且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降低至25分以下者血糖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未降至25分以下者,提示对于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25分的人群,经科学有效的健康宣教和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其血糖值,使其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 综上所述,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应用于社区全科门诊糖尿病早期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提高社区早期糖尿病检出率,利于早期诊治此外,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易于操作实施、经济实用,不额外增加社区居民就诊费用,医疗风险低,也不额外增加全科医生工作负担及时间,全科医生在社区诊疗过程中容易掌握和应用,产生相当的社会效益,故可广泛应用于社区糖尿病预防控制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文江平.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8):2711-2713. [2]王娇,张如意,罗金花,等.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现状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7):606-609. [3]师正坤.郭佳.中国糖尿病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0):2368-2372. [4]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5]王德志.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及监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74-75. [6]毛佳丽,叶山东,洪海鸥.HbA1c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探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0):728-731. [7]苏伟,王莉,尚有全.空腹血浆葡萄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糖代谢异常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2):154-156. [8] Grech M,Chaney D.Screening for type 2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general practice:a descriptive study of Maltese practices[J].Prim Care Diabetes,2014,8(3):224-230. [9] Shin J K,Shortridge-Baggett L M,Sachmechi I,et al.Screening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application of a self-assessment score for diabetes mellitus risk[J].Psychiatry Res,2014,220(3):1037-1042. [10]查彦红.风险评分方法预测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7):669-672. [11]信中,华琳,原晶.在社区自然人群中筛查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简易模型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4):293-2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