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商业银行结售汇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7页国内商业银行结售汇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新存(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 300074)【Reference】结售汇业务作为一项常规的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在面临传统风险压力的同时,也受到跨境人民币结算等新业务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商业银行采取综合性的举措,多管齐下,提高结售汇业务的规模和收益水平Keys】结售汇 挑战 发展对策一、国内商业银行结售汇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很多银行网点不具备开办结售汇业务资格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对结售汇业务实行资格准入制度,这一制度首先将结售汇业务区分为即期结售汇业务和远期结售汇业务,对即期结售汇业务,准入门槛较低,但对远期结售汇业务,则较为严格,商业银行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需要征得外汇管理部门的批准即使即期结售汇业务,商业银行也需要逐网点向外汇管理局报备,方可正式对外办理结售汇业务但很多银行网点并没有申请结售汇业务资格,导致这些网点长期以来不能办理结售汇业务,造成网点业务功能不全2. 没有严格按照外汇管理政策的规定办理结售汇业务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经常项目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严格管制的外汇政策企业和个人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支,凭真实的贸易背景可以到银行自由地买卖外汇,办理结售汇业务。
然而,对于企业真实贸易背景的审核,有些商业银行却并没有严格履行应有的审查职责,致使企业凭借虚假的贸易背景购买或卖出外汇,扰乱了正常的外汇管理秩序对于资本项目,企业在办理结汇或购汇之前,应首先取得国家外汇管理局的逐笔或额度审批,方才能够到银行办理业务然而,有些商业银行并没有核查外管局的审核同意批件,便为企业办理了结售汇业务,明显违背了外管政策规定3.客户结构不尽合理某些商业银行的结售汇业务客户结构以结汇业务为主,售汇业务偏少,而另有一些商业银行则以售汇业务为主,结汇业务极少,这种客户结构的不合理性容易造成外汇资金宽裕而无处使用或者外汇资金吃紧对流动性造成压力还有些商业银行的结售汇业务客户结构以大中型客户为主,超大型客户的业务构成了银行结售汇业务的主体,一旦这类客户的经营管理发生风吹草动,便会对银行的业务造成致命损害另有些商业银行以远期结售汇业务客户为主,对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判断依赖较重,不利于形成稳定的业务预期4. 商业银行业务人员的素质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国内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国内企业和个人参与对外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实体数目越来越多,交易金额越来越大,并不断向投资领域延展。
然而,很多银行营业机构的人员素质却无法适应对外经济交往快速发展形成的客户需求,对结售汇业务的受理、单据审查、内部核算和业务分析一窍不通,对相关外管政策也不了解,甚至对结汇价、售汇价和中间价的关系都不明白,客户提出此类业务需求之后,便直接拒绝办理,不仅使客户需求无法满足,而且削弱了银行自身的发展潜力5.汇率风险管理存在漏洞在外汇汇率平稳波动期间,银行结售汇业务的汇率风险不大,银行可以获取稳定的差价收益然而,自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的货币汇率大起大落,人民币汇率也不断波动,尤其是短期内先升后贬,或者先贬后升,如果银行结售汇业务量很大,且结汇业务与售汇业务又存在严重失衡,那么银行结售汇业务的风险是极大的,银行平盘的价格可能无法覆盖为客户提供的结售汇价格,形成汇率价差损失,有些情况下看似整体盈利,但其中蕴藏的个别业务巨亏风险是被掩盖了6. 受理的币种偏少大多数商业银行所能受理的客户结售汇业务仅限于美元,还有一部分商业银行可以受理日元、欧元、港币、英镑的结售汇业务,对于其他各自由兑换货币则受理不多但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士、新西兰等国家的货币日益为我国企业和个人所使用,甚至印度、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货币,也受到部分企业和个人的青睐。
还有些银行只受理现汇形式的结售汇业务,而对现钞的结售汇则无法办理币别的限制制约了银行结售汇业务的全面发展7. 结售汇业务收益率面临下行压力随着商业银行竞争的日益加剧,各行为抢夺客户不惜祭出价格战大旗,在结售汇报价上,不惜血本,对于结售汇报价与中间价之间的点差,一家银行优惠一半,另一家银行便优惠三分之二,其他银行参与竞争之后进一步降低报价,结果导致商业银行以中间价为客户办理结售汇业务,银行结售汇收益为零如果再考虑银行将外汇再买入或卖出的平盘成本,结售汇的收益最终可能为负值,这也导致部分银行结售汇业务量越来越大,但结售汇收益的增长却并不明显,两相匹配的偏离度很大8. 银行结售汇业务受到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替代效应越来越明显尽管中国人[来自WwW.L]民银行推出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由于人民币结算对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的显著优势,很快便得到企业的推崇加之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为企业提供的操作便利,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宗物资进口企业,很快将结算币种由外币转换为人民币,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银行结售汇业务减少随着跨境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以及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扩大,其对银行结售汇业务的替代效应将更加明显,银行结售汇业务将会面临更广泛的挑战。
二、银行结售汇业务的改进对策1.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结售汇业务作为一项政策性强、关联度高、操作相对复杂的业务,应该得到商业银行越来越高的重视为使这一业务平稳健康发展,人员的培训必不可少,应保证有足够数量和熟练程度的内部人员操作这一业务培训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但宗旨应该是让操作人员全面掌握这一业务,从外汇政策管理、客户申请受理、内部流程操作、资金调度和损益核算,应环环相扣,中间不出现断档培训应侧重实用性,以具体的业务案例开展情景式教学,避免简单的照本宣科,不断提高员工的实战操作能力2. 强化政策执行力,确保严格按照外汇管理政策的各项规定办理结售汇业务结售汇业务政策性较强,而且外管政策会根据国家外贸进出口、对外投融资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作出调整,因此,各商业银行在行内应不断加强对结售汇业务的宣讲,使员工及时掌握最新的结售汇业务管理政策在业务操作过程中,要加强授权和复核,及时发现和纠正经办人员在业务处理上不符合外汇管理政策的行为遇到政策规定不明朗、理解出现分歧的业务,应及时请示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同时,还要加强政策执行情况的内控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问题扩大化3. 创造条件,打造更多的网点开办结售汇业务。
各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结售汇业务的重要意义,既可以满足企业和个人客户的换汇需求,又可以为银行带来可观的收入因此,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使更多的营业网点开办结售汇业务开办业务前,一定要按照开办的种类逐一取得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的备案许可或核准,取得合格的业务开办资格同时,还要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保障,使网点有相应的人员会操作,有高效能的机具保证业务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宣传力度上也应下足功夫,保证客户了解这些网点具备办理结售汇业务的资质4. 增加外汇业务币种,提升国际业务服务能力随着我国企业和个人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国际结算涉及的币种越来越多,不断满足客户提出的币种需求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业务方向,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广阔的业务空间原则上,世界自由货币的各种币别,商业银行均可以受理;对于不可自由兑换货币,如果商业银行在这些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或者战略合作伙伴,也可以有选择性地予以受理当然,在增加币别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分步走的策略,例如先受理现汇业务,再受理现钞业务;先受理结汇业务,再受理售汇业务等等5. 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结售汇业务是面临汇率风险最直接的业务种类,商业银行一定要强化汇率风险管理,稍有不慎,便可能将可以获取的差价收入损失殆尽,甚至出现亏损。
为规避汇率风险,每日受理平衡的结汇和售汇业务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但客户业务的多样性却使这种理想状态很难实现为此,各商业银行应合理确定结售汇业务头寸,根据客户实际业务,及时在市场上做出反向操作,减少汇率风险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汇率波动比较频繁且波幅较大时,更加关注平盘操作,将买进或卖出的外汇及时在外汇市场上做出反向操作,尽可能压低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6. 加强同业合作,提高议价能力商业银行同业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越是在竞争激烈的领域,越有开展业务合作的必要,竞争与合作应该成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良性竞争的结果是双赢,银行既提高了效率,获得了相应收益,客户也享受到了高质量的银行服务,得到了实惠但恶性竞争的结果却是输赢悬殊,不利于商业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各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行际合作的重要性,在竞争过程中协调彼此的立场,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形成行业内大体统一的服务质量和价格,并报监管部门备案7. 全方位拓展客户,形成大中小、企业与个人并举的综合化客户体系随着入世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程度的加深,参与国际业务的主体越来越多,既有企业,也有个人,既有传统的国有企业和改革开放后纷纷涌入的三资企业,也有近些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民营企业和小微型企业,满足各种类型企业和个人对结售汇业务的需求为商业银行开辟了一方持久的盈利空间。
因此,各商业银行应在拓展客户上下足功夫,全面掌握开展对外经济活动往来的企业和个人客户名单,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不仅客户关系稳固,而且业务发展潜力巨大,可以形成银行稳定的结售汇业务客户群8. 积极开展产品创新,不断适应对外经济形势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国际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类经济实体面临的危机和机遇并存,银行如何在这种动荡的对外经济形势下服务好客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不断开展业务创新,以全新的产品应对形势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当然,产品创新也要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避免闭门造车,造成银行业务机会的流失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大发展的形势下,银行结售汇业务的创新可以与境外分支机构和战略合作伙伴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整体合力,保证结售汇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