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务统计分析》PPT课件.ppt
102页MF000503 话务统计分析ISSUE 2.02q 话务统计是对网络性能的统计结果,反映了网络的基本性能q 每项话统项目都对应网络某个方面的特性q 借助于话统,可以方便快捷地处理网络问题目标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掌握华为话务统计功能的使用¦ 掌握常用话统项的含义¦ 掌握如何进行常用话统项的分析 并 定位故障34第一章第一章 话务统计简介话务统计简介第二章第二章 常用话统项分析常用话统项分析第三章第三章 利用话统定位问题利用话统定位问题第四章第四章 话统分析案例话统分析案例话务统计简介ß 总体结构总体结构 ß 菜单介绍菜单介绍ß 关键指标介绍关键指标介绍5话务统计总体结构6BM1呼叫处理信息BM信息设备信息信令信息BMAM/CMBAMWS1WSOMC SERVERHUB话务统计总体结构7 先进的全局预埋计数器设计当当主主机机启启动动后后,,全全局局计计数数器器在在统统计计点点不不间间断自动进行计数,不需要人工干预断自动进行计数,不需要人工干预 提供丰富和强大的统计功能BSC话统菜单介绍提供登记新任务、删除已登记任务、刷新任务列表以及退出话务统计系统的操作8 任务表管理BSC话统菜单介绍提供修改任务名称、修改永久任务周期、激活任务、挂起任务以及查看任务详细信息、查询任务统计结果、查询任务运行状态的操作。
9 任务管理BSC话统菜单介绍主要提供定义指标模板、对象模板、时间模板以及自定义统计指标、刷新所有模板的操作10 模板管理BSC话统菜单介绍 举例:登记一个举例:登记一个TCH性能测量任务性能测量任务q『任务表管理/新建任务』输入任务名称q选择统计功能类型,针对不同的统计功能类型选择测量类型q分别从测量指标模板中选取指标,使用时间模板定义任务的起始日期、统计周期等内容,再选取测量的对象q点击登记按钮,BSC返回成功或失败的信息11关键指标介绍qTCH拥塞率(不包括切换) = TCH占用失败次数(不包括切换) / TCH占用请求次数(不包括切换)*100%qTCH拥塞率(包括切换) = TCH占用失败次数(包括切换) / TCH占用请求次数(包括切换)*100%12 TCH拥塞率关键指标介绍¦无线接通率=(1-TCH拥塞率%) * (1-SDCCH拥塞率%)13q无线接通率qSDCCH拥塞率 ¦SDCCH拥塞率(%) =(SDCCH占用遇全忙次数/SDCCH占用请求次数)*100% 关键指标介绍ÞTCH掉话率 = TCH掉话次数 / TCH占用成功次数(所有的)* 100% ÞSDCCH掉话率 = SDCCH掉话次数/SDCCH占用成功次数(所有的)* 100%14qTCH掉话率qSDCCH掉话率关键指标介绍Þ小区间切换成功率(%)= (小区间切换成功次数/小区间切换尝试次数)*100% Þ小区间无线切换成功率(%)=(小区间切换成功次数/小区间切换次数)*100% 15q切换成功率关键指标介绍Þ忙时话音信道掉话率高于3%或话音信道拥塞率高于5%Þ平均每TCH信道话务量0.1erl ~ 0.6erl。
16q最坏小区关键指标介绍¦话务掉话比=(系统话务量×60)/掉话次数17q话务掉话比18第一章第一章 话务统计简介话务统计简介第二章第二章 常用话统项分析常用话统项分析第三章第三章 利用话统定位问题利用话统定位问题第四章第四章 话统分析案例话统分析案例 常用话统项分析ß话统分析基本思路话统分析基本思路 ß话统项分析话统项分析19话统分析基本思路20q系统性¦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q相关性¦各种话务统计指标之间的联系q整体性¦查看一周以上的指标变化趋势和每天的变化趋势话统分析基本思路ß了解一个网络的网络质量时,我们可以通过对BSC整体性能/C1报表这个统计功能子项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ß如果在BSC整体性能/C1报表统计中发现某个重要指标(如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有异常情况时,我们再对其相应更详细的内容具体分析21常用话统项分析步骤话统分析基本思路ß检查单项指标超标、故障绝对次数(掉话、拥塞、切换失败等)多的小区ß综合百分比、故障绝对次数(掉话、拥塞、切换失败等)这两个参数来决定是否进一步处理22 常用话统项分析步骤话统项分析ßBSC整体性能测量 ßCPU性能测量ß小区性能测量ß出入小区性能测量ß未定义邻近小区性能测量ß功率控制性能测量ß同心圆性能测量23qTCH干扰带性能测量q小区频点扫描q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qLAPD协议性能测量q接收质量性能测量q接收电平性能测量q信道分配性能测量BSC整体性能测量 BSC整体性能测量中的话统指标用于测量整个BSC下所有小区的话务运行情况,它的指标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24q MSC对MS的服务请求的拒绝次数,包括各种分原因的统计。
q 电路业务和分组业务寻呼下发和执行的情况q 电路业务和分组业务CCCH过载统计q 电路业务和分组业务立即指配请求和执行的情况q TCH占用请求、占用成功以及掉话的总次数q 指配流程专项统计q TCH测量报告统计q BSC内小区间切换请求和执行情况q 关注整个BSC的切换成功率,掉话率,话务量等重点分析指标的统计CPU性能测量ßCPU性能测量包括两个话统指标:CPU占用率(%) 和 CPU最大占用率(%)ß其中“CPU占用率”表示话统统计周期内CPU处于忙碌状态的时间所占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BSC的负荷状况CPU最大占用率”表示话务统计周期内CPU占用率的最大值,反映了话务统计周期内CPU忙碌的最大程度ß建议在任何情况下都登记该话统任务ß要求小于60%25小区性能测量ßSDCCH信道占用类指标ßTCH信道占用类指标ß寻呼和随机接入类指标ß切换类指标ß无线资源配置类指标26该话统指标用于测量BSC下某小区的话务运行情况,其指标分为以下五类:掉话性能测量ß掉话性能测量用于统计当呼叫掉话时的平均电平、质量、TAß当登记了掉话性能测量,可以通过话统结果分析掉话原因例如,如果登记了话统项TCH掉话时平均时间提前量,将会统计占用TCH的通话掉话时的TA值。
如果统计值太大,说明这些通话掉话的原因是TA值太大这可能是因为用户距离BTS太远或邻区配置不合理造成的又例如,TCH掉话时平均上行电平统计值较大,而且TCH掉话时平均上行质量统计值也较大,即上行链路的接收电平较好而质量较差,这说明可能是上行链路存在干扰而导致掉话27出入小区切换性能测量ß“出小区切换性能测量”中的话统指标用于分析指定小区和其邻近小区的切换性能,主要分切换尝试次数、成功次数和失败次数3类,其中尝试次数和成功次数还根据各种切换原因分别统计,能够比较详细的了解指定小区和邻近小区的切换性能ß“入小区切换性能测量”中的话统指标用于了解指定小区的入小区切换性能,如某个小区到该小区的切换请求次数、切换成功次数等 28未定义邻近小区性能测量ß未定义邻近小区是指在BSC数据配置中,BA表包含了某小区的BCCH频点,但在小区相邻关系中没有将该小区配成邻近小区用于统计由MS上报的未定义邻近小区的信息,是检查漏配邻区的有效手段该话统任务在开局之初应该登记,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可以删除ß话统任务的登记对象是小区在对象定义界面中可以设置登记任务的模块和小区,同时还可以设置比例门限和电平门限在MS上报的未定义邻近小区信息中,由BSIC和BCCH唯一确定一个小区,当包含该未定义邻近小区的MR数目和包含任意未定义邻近小区的所有MR的总数之比大于等于比例门限,并且未定义邻近小区平均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电平门限时,把该未定义邻近小区的统计结果发送到后台显示。
29功率控制性能测量ß该话统用于统计与BTS和MS的发射功率以及接收电平相关的一些参数,包括BSC向BTS和MS发送的功控命令次数、BTS和MS的平均发射功率等级等等ß当登记了功率控制性能测量,可以通过平均下行信号强度等指标分析小区的覆盖质量和功控效果,也可以通过送往MS的功率控制增加消息个数等指标分析小区内进行功率控制的频繁程度30同心圆性能测量ß使用同心圆小区功能时,合理配置内圆小区的载频和外圆小区的载频,在广覆盖区域利用外圆提供远距离覆盖,内圆吸收话务;在紧密复用区域使用复用较宽松的载频频率(如BCCH),通过合理设置内外圆功率和同心圆相关参数,使系统干扰最小ß该话统用于统计同心圆小区的信道溢出次数、切换成功率等指标,通过它可以分析同心圆信道分配及同心圆切换参数的设置是否合理31TCH干扰带测量ß干扰带测量结果表示在统计周期内处于某条干扰带中的空闲TCH平均数目,反映受干扰的平均水平ß在城市和郊区,因基站密度不同,频率复用紧密程度不同,正常的干扰带水平不同32小区频点扫描ß显示主集/分集接收天线对某一频点的电平接收结果ß反映该频点上的干扰电平ß主集/分集天线对同一频点测量结果的不同,反映两天线间的差异:指向、增益、通道衰减。
ß空闲情况下扫描上行频段33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ß某个载频上所有测量报告在不同平衡等级的分布,其总数反映了发生在该载频上的话务量ß除去同心圆小区,一个小区内各载频上测量报告分布应是一致的ß在统计时针对功率控制、及和基站的接收灵敏度进行了修正34LAPD协议性能测量ßBSC和BTS之间的Layer 3(L3)信息的正确交互建立在Layer 2(L2)链路运行状态正确的基础上,L2链路的管理和维护遵循ISDN的数据链路层规范BSC由LAPD板对L2进行管理ß“LAPD协议性能测量”统计LAPD板和相应BTS的L2实体发送和接收的建链消息、拒绝消息等消息的次数,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判断L2链路是否正常ß“LAPD协议性能测量”话统任务的登记对象是链路 35接收质量性能测量ßBSC收到的MR中包含上行接收质量和下行接收质量的等级值接收质量的范围是0~7一共8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误码率范围,0级表示误码率最小,也即接收质量最好;7级表示误码率最大,也即接收质量最差ß按照接收质量的级别统计小区内的MR的次数,反映小区内上下行链路的质量按级别分布的情况利用该话统可以分析小区的无线信号的覆盖情况和干扰的情况。
ß话统任务的登记对象是TRX在对象定义界面中可以设置登记任务的模块号、小区号和TRX号,或者是模块中设定范围内的小区中设定范围内的TRX 36接收电平性能测量ß BSC收到的MR中包含上行接收电平和下行接收电平的值以及上行接收质量和下行接收质量的等级值ß将接收电平分为0~5一共6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接收电平范围,级数越大接收电平越高,0级表示接收电平最低,5级表示接收电平最高ß 接收质量的范围是0~7一共8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误码率范围,级数越大接收质量越差,0级表示误码率最小,也即接收质量最好;7级表示误码率最大,也即接收质量最差37信道分配性能测量ß“信道分配性能测量” 为分析信道分配算法的优劣,了解系统运行过程中信道分配情况,定位信道分配相关问题提供了依据具体而言,它提供了信道在各干扰带的分布情况,信道所受干扰超出信道II代算法设定门限值的情况,信道从分配到占用再到掉话这一流程中各种情况发生的次数,以及连接失败和错误指示这两类原因导致的掉话次数同时,它还提供了信道分配后信道占用的成功率、失败率和掉话率等分析指标,便于分析网络运行状况ß信道分配性能测量的测量对象为载频,在OMC话统台进行任务登记时,可以选择某个小区下的某个载频作为话统任务的对象。
ß话统任务周期建议为60分钟3839第一章第一章 话务统计简介话务统计简介第二章第二章 常用话统项分析常用话统项分析第三章第三章 利用话统定位问题利用话统定位问题第四章第四章 话统分析案例话统分析案例40第三章第三章 利用话统定位问题利用话统定位问题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思路基本思路第二节第二节 掉话问题分析掉话问题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切换问题分析切换问题分析第四节第四节 TCH拥塞问题分析拥塞问题分析第五节第五节 SDCCH拥塞问题分析拥塞问题分析基本思路41BSC整体性能/C1报表掉话率高拥塞率高切换成功率低告警信息TCH性能统计掉话性能测量SD性能测量上下行平衡性能出切换性能统计告警信息告警信息TCH性能统计TCH性能统计入切换性能统计上下行平衡性能上下行平衡性能基本思路ß路测:模拟用户在移动中通话ß分析对象:覆盖、质量、切换、信令ßCQT测试:在不同地点大量拨打42和其他网优手段的结合和其他网优手段的结合43第三章第三章 利用话统定位问题利用话统定位问题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思路基本思路第二节第二节 掉话问题分析掉话问题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切换问题分析切换问题分析第四节第四节 TCH拥塞问题分析拥塞问题分析第五节第五节 SDCCH拥塞问题分析拥塞问题分析掉话分析思路图44高掉话小区TCH小区性能统计掉话性能测量切换性能测量掉话次数干扰带情况掉话的原因TCH掉话时平均上行电平TCH掉话时平均下行电平TCH掉话时平均上行质量TCH掉话时平均下行质量TCH掉话时平均时间提前量出小区切换成功率入小区切换成功率切换失败重建也失败的次数告警、硬件故障掉话分类 掉话大体分为掉话大体分为4种,特征如下:种,特征如下:q边缘掉话:接收电平低、TA值大q近端电平低掉话:接收电平低,TA值小q质量差掉话:接收电平高,接收质量差q突然掉话:开始一直正常,突然掉话45边缘掉话ß产生原因:产生原因:ÞMS超出了基站的有效覆盖区,孤站、漏做邻区导致的孤站、过覆盖导致的孤岛效应。
ß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Þ增加基站,形成连续覆盖;Þ补作邻区关系,使可以切换到其他小区;Þ提高天线挂高、使用高增益天线、调整天线下倾角;Þ修改参数,如“SACCH复帧数”、“下行链路失效计数器”、“边缘切换门限”,“切换统计时间”等,部分的改善掉话性能46近端低电平掉话ß产生原因:产生原因:Þ密集楼群,复杂地形导致覆盖不好ß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Þ增大有效辐射功率Þ调整方位角和下倾角,将天线主瓣对准主要用户群Þ调整与掉话相关参数47质量差掉话ß产生原因:产生原因:Þ上行或下行存在干扰Þ传输误码较高ß干扰源:干扰源:Þ不同频段直放站Þ雷达、热溶机等设备产生的干扰Þ频率计划不合理Þ设备故障产生的干扰48质量差掉话ß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Þ排除网外干扰;Þ优化频率计划;Þ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减少越区覆盖;Þ解决传输误码问题49掉话指标查找ß找出掉话率高小区;ß检查高掉话小区的话务量和掉话次数;ß在“掉话性能测量”任务中,查看其掉话性能;ß查看“干扰带分布情况”;ß根据掉话的4种典型特征,给该小区的掉话情况分类50掉话的主要原因ß干扰(网内干扰、外界干扰、设备本身的干扰)ß覆盖不好(盲区、孤岛)ß切换不合理(相邻小区的规划、切换的参数)ß上下行不平衡(塔放、功放、天线方向)ß参数设置不合理(无线链路失效计数器,SACCH复帧数)ß设备问题(载频板、功放、塔放)51干扰 查看话统项:查看话统项:q分析话统中的干扰带出现的规律:随时间、话务量的变化。
q轮流关闭载频观察话统项干扰带变化q因质量差而发生的切换占全部切换的比例接收质量性能测量:针对载频,统计平均接收质量等级,作为参考q掉话性能测量:记录了掉话时的平均电平与质量,作为参考 52干扰 解决方法:解决方法:q进行实际路测,检查干扰路段和信号质量分布q使用频谱仪分析查找q开启跳频,DTX,功率控制等手段降低干扰q解决设备问题(如:TRX板自激、天线互调)53覆盖 检查话统项:检查话统项:q功率控制性能测量中,平均上、下行信号强度过低;q接收电平性能测量,接收电平低的次数所占比例过大;q小区性能测量/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中,发起切换时电平等级过低、平均接收电平过低;q掉话性能测量中,掉话时电平过低,掉话前TA值异常;q定义邻近小区性能测量,可以定位到哪个邻区的平均电平过低54覆盖 判断方法:判断方法:q定义邻近小区性能测量,定义邻小区平均接收电平过高(过覆盖);q功率控制性能测量,MS与BTS的平均距离,是否与设计思想不符q功率控制性能测量,MS与BTS的最大距离,连续多个时段超常;q出小区切换性能测量,到某邻区的切换成功率低55覆盖 解决方法:解决方法:q在估计覆盖差地区进行路测。
q根据路测结果,调整网络参数:q基站发射功率,天线倾角及高度,最小接入电平,小区相邻关系,切换侯选小区最低接入门限q增加基站56切换不合理 判断方法:判断方法:q检查切换参数,看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参数设置;q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切换失败但重建也失败次数过多;q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切换次数过多,重建成功也多;q未定义邻近小区性能测量:未定义邻区电平及测量报告个数超标;q出小区切换性能测量:出小区成功率低(针对某小区),找出切向哪个邻小区的成功率低,进一步从目标小区查找原因;q入小区切换成功率低,对方小区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qTCH性能测量:切换次数与TCH呼叫占用成功次数不成比例切换/呼叫>3)57切换不合理 解决方法:解决方法:q 合理增加邻区q 调整切换参数58上下行不平衡 判断方法:判断方法:q分析“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分析是否确实上下行不平衡;q查看“掉话性能测量”,分析掉话时平均上下行电平和上下行质量;q查看“功率控制性能测量”,分析上下行平均接收电平59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ß问题定位:问题定位:Þ检查有关的参数配置:Þ系统消息数据表:无线链路失效计数器;Þ小区属性表:SACCH复帧数,无线链路连接定时器(T3105)(切换)。
ß解决方法:解决方法:Þ修改上述参数的不合理配置60设备问题ß判断方法:判断方法:ÞTCH性能测量:TCH可用率异常ÞTCH性能测量:地面链路断掉话次数多Þ上下行平衡测量:同一小区内各载频上话务量有明显差异ÞBSC整体性能测量:指配失败(设备故障)ß解决方法:解决方法:Þ观察传输和单板告警(TC板故障,A接口PCM失步告警,LAPD断链,功放板,HPA,TRX板告警,CUI/FPU告警),根据告警数据, 分析是否传输断或有故障单板存在(如载频板坏或接触不良)61掉话问题分析62 SDCCH的掉话率的分析:参考TCH掉话率的分析 SDCCH掉话率63第三章第三章 利用话统定位问题利用话统定位问题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思路基本思路第二节第二节 掉话问题分析掉话问题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切换问题分析切换问题分析第四节第四节 TCH拥塞问题分析拥塞问题分析第五节第五节 SDCCH拥塞问题分析拥塞问题分析切换分析思路图64切换成功率低切换成功率低切换性能测量切换性能测量告警告警(时钟时钟)、硬件故障、硬件故障TCH小区性能统计小区性能统计BSC内出小区失败内出小区失败BSC内入小区失败内入小区失败出小区切换性能测量出小区切换性能测量入小区切换性能测量入小区切换性能测量入小区切换失败的原因入小区切换失败的原因1、无信道可用、无信道可用2、其他原因、其他原因BSC内失败失败的原因内失败失败的原因1、信道非法、信道非法2、频点非法、频点非法3、时间提前量非法、时间提前量非法4、定时器超时、定时器超时5、其它、其它切换问题分类分析思路:分析思路:q存在切换问题的小区:所有小区、个别小区q小区切换问题的方向:出小区切换失败和入小区切换失败q切换失败的对象:服务小区和多个小区之间、和个别小区之间65切换指标查找ß查找低切换成功率小区ß查找切换失败次数多的小区ß分析出小区切换失败次数和入小区切换失败次数,确定哪类切换失败占主要因素ß登记出、入小区切换性能ß观察切换失败的特点:对所有邻区还是个别邻区、所有条件触发的切换成功率低还是部分触发条件切换的成功率低;66影响切换成功率的原因ß 切换参数不合理ß 设备问题(个别载频板等损坏)ß 拥塞ß 干扰ß 覆盖ß 上下行不平衡ß 时钟问题(基站变为内时钟、上级时钟不稳或偏移较大)67切换参数不合理定位和解决方法:定位和解决方法:q检查TA、BQ等切换门限,切换功能开关等设置是否合理。
q切换次数与TCH呼叫占用成功次数不成比例如果切换/呼叫>3,很可能存在乒乓切换现象,应检查切换参数配置并调整(层级设置、层间切换磁滞、小区间切换磁滞、PBGT门限等)q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发起切换时平均电平过低,有可能是边缘门限等切换门限设置过低68设备问题ß分析对象:分析对象:Þ入小区切换成功率低小区Þ出小区切换成功率低小区的邻区ß问题定位:问题定位:Þ目标小区有信道激活但NACK,TIMEOUTÞTCH可用率异常Þ地面链路断掉话次数多Þ若该小区的掉话率和拥塞率一直很高,则该小区可能有部分设备故障69设备问题 问题定位:问题定位:q观察传输和单板告警检查是否有时钟告警q对于基站切换接入受接入电平及质量限制的情况,应注意相应参数的设置情况(RACH接入门限、随机接入错误门限)70拥塞ß分析对象:分析对象:Þ入小区切换成功率低小区Þ出小区切换成功率低小区的邻小区ß问题定位:问题定位:Þ首先要排除参数配置不合理与设备故障问题;Þ入小区切换性能测量:入小区切换失败(由于拥塞)过多;Þ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出小区切换尝试次数-出小区切换次数过大,说明在目标小区申请不到信道,可能目标小区已拥塞。
Þ有上述现象应从TCH性能测量中TCH处于忙状态的最大数目,全忙的时间等确认存在拥塞,并按下面办法解决71拥塞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q调整小区覆盖(调整基站发射功率,调整最低接入电平,调整RACH接入门限、调整随机接入错误门限,调整天线倾角)q调整小区主要参数(调整CRO,开启负荷切换,调整小区优先级,小区切换参数)q扩容或调整忙闲小区载频配置72其他 排除参数配置、设备故障、拥塞的问题后,可参考TCH掉话率分析,对邻小区分别进行参数配置、干扰、覆盖、上下行平衡方面的分析解决7374第三章第三章 利用话统定位问题利用话统定位问题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思路基本思路第二节第二节 掉话问题分析掉话问题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切换问题分析切换问题分析第四节第四节 TCH拥塞问题分析拥塞问题分析第五节第五节 SDCCH拥塞问题分析拥塞问题分析TCH拥塞问题分析ß系统容量不够ß干扰过大ß覆盖ß天馈原因ß参数设置不合理(系统消息)75造成拥塞的可能原因造成拥塞的可能原因系统容量不够或话务不均衡 判断方法:判断方法:q每信道话务量过高(每信道话务量>0.6);q占用遇全忙次数过多,出现长时间的全忙;q话务不均衡(一个站点三小区话务不均衡,或几个站的话务不均衡);q入小区切换性能测量统计中,入小区切换失败次数(由于拥塞)次数过多。
76系统容量不够或话务不均衡 解决方法:解决方法:q扩容,或调整忙闲小区载频配置q调整小区覆盖(调整基站发射功率,调整天线方位角、倾角、高度等)q调整小区主要参数(CRO,最低接入电平,开启负荷切换)q调整小区优先级,小区切换参数77干扰ß干扰大到一定程度,满足不了系统对载干比的要求时,误码率急剧升高,指配命令和指配过程受到干扰,是造成占用失败的重要原因ß空闲状态下的下行干扰,迫使MS的DSC计数器减少为零,MS重选到一个电平较低的小区下,是干扰造成占用失败的另一个可能ßTCH占用失败次数(包括切换)-TCH占用遇全忙次数,即不是由于信道分配不到的指配失败,如果过多,则网络可能存在干扰ß判断和解决方法:判断和解决方法:见TCH掉话率中干扰专题的判断方法与解决方案78天馈原因ß判断方法:判断方法:Þ小区频点扫描:主集、分集接收天线对同一频点的测量结果值Þ上下行平衡测量:测量报告数量ß解决方法:解决方法:Þ检查天线方位角、倾角、天馈连接79参数设置不合理ß判断方法:判断方法:Þ检查参数最低接入电平的数据配置、有关重选的参数ß解决方法:解决方法:Þ调整不合理参数配置80覆盖 判断和解决方法:判断和解决方法: 见TCH掉话率中覆盖专题的判断方法与解决方案。
8182第三章第三章 利用话统定位问题利用话统定位问题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思路基本思路第二节第二节 掉话问题分析掉话问题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切换问题分析切换问题分析第四节第四节 TCH拥塞问题分析拥塞问题分析第五节第五节 SDCCH拥塞问题分析拥塞问题分析 SDCCH拥塞问题分析参数设置不合理(系统消息)系统容量不够位置区划分不合理存在干扰83引起引起SDCCH拥塞率高的几拥塞率高的几个主要因素个主要因素:参数设置不合理 判断方法:判断方法: 查看随机接入性能测量:q立即指配成功次数/立即指配次数>85%q上述公式表示的是上报的est_ind与发下去的立即指配命令之比,一般应达到85%以上,如果该比值异常,说明系统消息数据表中相关的参数配置可能不当84参数设置不合理 解决方法:解决方法:q调整参数(随机接入错误门限,RACH接入门限),最大重发次数,扩展传输时隙数)q位置更新的参数设置(双频网1800参数设置,CRO,小区重选滞后参数,周期位置更新时间等)q在双频网中,也可能是局间切换过多导致位置更新过多,此时应调整双频网1800切换参数设置,CRO等。
85系统容量不够 特殊情况下的容量问题:特殊情况下的容量问题:q位置区交界处、火车道旁,瞬间的大量位置更新q应增加SDCCH配置数目或开启动态SDCCH分配功能或增加TRX86位置区划分不合理 不合理的位置区边界:不合理的位置区边界: 如以某条街道为界,人员在街道上的移动、多径传播的影响导致频繁位置更新87干扰 RACH门限设置偏低,同时存在干扰,系统误认为有大量的SDCCH占用请求8889第一章第一章 话务统计简介话务统计简介第二章第二章 常用话统项分析常用话统项分析第三章第三章 利用话统定位问题利用话统定位问题第四章第四章 话统分析案例话统分析案例案例分析之一ß某地网络因话务拥塞严重导致切换成功率一直较低(70%左右),详见11月24日忙时话统数据;ß因此于12月3日凌晨对市区“D”基站进行扩容,将站型由S2/2/2扩大到S3/3/3;ß扩容后当天忙时切换成功率没有提高,某些时段甚至比原来更低了,详见12月3日忙时话统数据;同时用户投诉掉话增多90现象描述现象描述当前服务小区当前服务小区邻近小区邻近小区案例分析之一91 基站分布图案例分析之一9211月24日话统案例分析之一9312月3日话统案例分析之一ß分析扩容前后话统数据的变化,发现扩容前切换失败主要是由于无可用信道导致,无线切换成功率正常;而扩容后市区大部分小区无线切换成功率大幅下降,由此可断定扩容后切换成功率低的原因已发生了变化。
ß结合市区基站分布图进行分析,发现出现无线切换成功率下降的小区,都与刚刚扩容的“D”基站存在切换关系,故障范围进一步缩小到指定基站ß通过维护台检查“D”基站硬件,发现TMU单板状态异常,时钟已失锁;掉话增多的原因也正在此最后确认为单板拨码开关错误所致ß处理后第二天忙时话统数据显示切换成功率超过90%,恢复正常;详见12月7日话统数据94分析处理案例分析之一9512月7日话统案例分析之一ß由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利用无线切换成功率和小区切换成功率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定位网络问题ß切换问题有时还会伴随着掉话等其他网络现象,也是我们查找问题原因的一个重要线索96总结与建议BTSBSC案例分析之二ß观察话统发现某小区掉话率较高,忙时掉话率超过2%;ß分析“掉话性能测量”,发现该小区掉话时TCH平均上行电平为1(即-109dBm),TCH平均下行电平为26(即-84dBm),上下行严重不平衡,属于典型的上行信号弱导致的掉话ß分析“上下行性能测量”,发现其中一块载频板正常,另一块TRX从等级一到等级十一的次数依次增大:等级一的次数为0,等级十一的次数为5833;证实这块TRX的下行明显好于上行。
97现象描述案例分析之二ß由于只有一块TRX异常,排除了天馈等原因,故障范围缩小到故障载频板的上行通道上;ß先后更换了TRX、分集接收软跳线和CDU,问题解决,最终证实为CDU分集接收端口故障导致98分析处理案例分析之三ß某本地网无线接通率偏低,查看话统数据发现SDCCH信道拥塞严重;ß具体分析话统,发现存在拥塞的小区忙时有300-400次SDCCH占用,作为S1/1/1基站,每个小区均配置了8个SDCCH/8信道,按常理足够应付3、4百次SDCCH占用,奇怪的是每个小区忙时均出现了几十次不等的SDCCH拥塞99现象描述案例分析之三ß登记相应话统,发现SDCCH占用中,绝大部分为位置更新造成结合基站所处位置,发现拥塞基站大部分处在铁路线上两个位置区交界处,由此推测可能是由于大量的位置更新导致SDCCH拥塞ß为了证实上述推测,特登记相应的五分钟话统,发现位置更新大部分集中在某五分钟之内ß后查询列车时刻表,该时段有四、五列客车经过,至此拥塞原因被定位:列车经过时,大量的突发位置更新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导致了SDCCH拥塞 100分析处理小结ß话务统计不仅可以反映网络性能,还可以为问题查找问题提供依据。
ß话统分析总体思路是先总体再局部,先共性再个性ß一个问题问题可以影响多个话统项目,多个话统项目的异常原因可能只有一个101小结小结小结小结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