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由的惯性作用.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玩***
  • 文档编号:201659587
  • 上传时间:2021-10-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2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自由的惯性作用 网络新闻的评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媒体评论的翻版或延续,另一种形式则是网络媒体论坛第一种形式的评论脱胎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所以更贴近于传统的新闻评论,所以我所论述的网络新闻评论单指它的第二种形式,即网络中的论坛〔BBS〕   网络新闻评论的出现让许多人仿佛都看到了言论自由真正实现的曙光网络传播交互性与开放性使得网络新闻评论具有了独特、平等、多样的特点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不像传统媒体“手大时间好〞或版面的限制,也没有了编辑、领导来充当“把关人〞不管你是何种身份或职业,也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地域或背景,你都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发布到网上,让全部网民看到任何言论都不用担忧因公共空间有限而被排挤掉,也不用担忧因不符合主流意志而被“把关〞掉了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中的评论多是匿名发表,所以不管在现实生活中你是“权威人士〞还是“草根阶层〞,网络中你们的身份都是平等的,你们的言论也都被众读者平等看待,所以网络新闻评论也呈现了一种“去中心化〞,针对同一事件的评论往往各有观点,各有道理,个人意见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传播  自由的网络平台确实就像是“意见的自由市场〞,言论自由所要求的自由、开放、平等都在网络新闻评论中得到了实现。

        惋惜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如今,欣喜过后,网络新闻评论的自由带着惯性冲破了好与坏的分界线,带来了诸多自由的弊端    一、自由化惯性――边缘的观点    网络新闻评论本应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发言,但在匿名的环境中,评论者可以无拘束地对任何事实、现象加以评说这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为网民的自由发言提供了宽阔的空间随之出现的问题是,网民的意见表达经常实行某些随便的、不合既有评论规范的形式,某些心情化、附和式、愤青式批判也成为评论常态,有的评论言辞偏激,甚至出格特殊是网上的口水帖,经常成为某种极端心情的发泄  比方,在西祠〔http://.省略/〕论坛曾有这样一个帖子:《中国内政不需要美国来干预》,没想到后面马上跟了个回帖《中国内政应当请美国人来管,缘由是美国代表了全世界的正义》,还有的发消息《应当去寻求日本的救援》,后面还附了一大堆理由原发帖就此撰文认为,这是美国和日本的网络特务在捣鬼    二、平等化惯性――暴力的言论    网络评论中的平等性让众多民众都有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平台,网民们每天都可以就当下的热点或重大问题展开激烈的商量,这些问题的商量可以深入下去,进而形成强大的言论影响。

      例如名噪一时的“孙志刚〞案,通过网上论坛评论形成的强大言论,最终使政府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方法实施细则〔试行〕》,公布了新的救助管理方法这是中国第一次因为言论的力量,使得法律法规发生转变  然而,当人们尝到言论力量的甜头后,就有些整理不住了,期望每一次言论的声音都可以决定事件的进行例如在“刘涌案〞中,有媒体用“世人皆曰可杀〞来形容网络言论的指向,但是“程序正义〞与“事实正义〞之辩始终没有终止即使是最高人民法院重审刘涌案,刘涌被判处死刑马上执行之后,网上的辩论仍旧如火如荼,道德指责和无聊谩骂喧嚣一时,完全无视现实中法院的判决  这样的言论就成为了一种暴力,企图逼迫法律、逼迫政府服从自己的暴力言论    三、多样化惯性――吞没的向导    传统媒介环境下,编辑、政策等作为“把关人〞把握着评论议程的主动权,他们从多种意见中筛选出正确的评论,再将这些评论传播给群众,从而到达引导言论的目的  这在肯定程度上限制了意见的自由发表与交换,造成评论观点的单一性而网络新闻媒介则因其自由性而使得网络新闻评论得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样化态势  然而,网络新闻评论也会因为数量浩大、观点庞杂,导致意见中心的消解。

      众多网民各持己见,争辩不休,经常单就一个新闻事件就可形成多个角度不一的口水战场这使得媒介失去了引导言论导向的能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毫无限制的自由也并非真正的自由人们对言论自由长期强烈的追求,眼看着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实现,这种对自由的追求惯性,使人们无法放慢追究的速度来检查一下,我们追求的方向是否有误,或者是否过了头  如今,种种惯性带来的矛盾已经渐渐显现,也是时候让我们停下追求自由的脚步,回头检视一下了    〔简介: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讨论方向:主要从事网络传播方面的讨论〕 第 4 页 共 4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