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原理(重点内容).doc
9页《教育学原理》复习指南第一章绪论一、 概念1・教育学二、 填空题1. 教育学是研究 揭示 的_门科学2. 教育的基木规律包括 和 o3.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 o4.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 阶段、 阶段和 等三个阶段三、 选择题1. 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0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D.《大学》2. 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3. 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oA.丿隶德 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 D.斯宾塞4.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oA.斯宾塞 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 D.柏拉图5. 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 的《大教学论》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A.柏拉图 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 D.斯宾塞6. 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A.卢梭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7. 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概述一、 概念1 •教育的木体功能二、 填空题1. 对于人类来说,遗传不是经验获得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形式,人对经验和智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后天的 和 的形式进行的。
2. 教冇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 和 的辩证统一3.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 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 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的形式,是有意识的以影响 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三、 选择题1.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 0A.社会功能 B.育人功能 C.经济功能 D.政治功能2.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育人 B.管理学生 C.教育学生 D.教学四、 辨析题1. 动物界也存在与人类本质上相同的教育现象五、 简述题1. 简述教育的木质特性2. 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六、 论述题1. 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第三章教育规律与原则一、 概念1•教育规律2.教育原则二、 填空题1. 教冇的一般规律,即教冇的基本规律、普遍规律,指存在于教冇领域之内为一切教冇共有的规律,这类规律有两条,即 的关系和 的关系2.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 、 和 o三、选择题1•教育的人性化是 的基本特征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D知识社会2. 教育的国际化是 的基本特征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D知识社会3. 教育的民主化是 的基本特征D知识社会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四、辨析题1. “一两遗传胜过两吨教育”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会任意地使他们加以改变,或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或是乞、小偷 五、论述题1.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2.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四章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一、 概念1. 教师专业化 2.教育机智 3.教育情境二、 填空题1.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 和 O2.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 、 3. 学生是教育的 ,又是自我教育发展的 o4. 教育影响包括 、 、 和 5. 广义的教育情境包括 和 两大范畴三、 选择题1. 是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体现A.师生对话 B.师生交往3.师生关系的主体是 C.教与学的活动A.心理关系 B.社会关系C.教育关系四、辨析题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五、简述题2.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2.师牛关系是通过 而形成的关系体系D.师生相互尊重D.情感关系第五章教育目的一、 概念1•教冇方针:是一个国家教冇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指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 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 r o2. 教育冃的:(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结果的期待(狭义)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 标准二、 填空题1 .人的片面发展的社会根源是随生产力发展出现的 02. 在确定教育目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 和 3 .确定教育目的反映出 社会发展 需要和 个体口身发展 需要之间的关系。
4. 教育FI的既是教育工作的 出发点和依据,又是教育工作的最终归宿5. 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日的的理论基础是 o6.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 智 、 体 、 美 和 劳 三、 选择题1. 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一 B °A.孔徳 B.卢梭 C.那托尔普 D.涂尔T2. 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 B.孔德 C.那托尔普 D.杜威3. 美育即 A.审美教冇 B.艺术教冇 C.社会美教冇 D.自然美教冇四、 简述题1. 怎样理解教育史上关于教育n的的两个不同主张?个人木位论主张教育冃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需要來决定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n的应当根据社 会的耍求来决定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这两种教育冃的的价值取向,在处理社会和个人关系的 问题上各执-•端,割裂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 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的关系,走向对立,因而都是不科学的2. 制定教育冃的的客观依据是什么?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要依据社会牛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 展状况,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3. 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第六章教育制度一、 概念1.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2. 学制:是指-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者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 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二、 填空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又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 o2.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 学制发展而来的 分支型 学制3. 义务教育是依据 法律 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 家庭 、—序校 和 社会 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4.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方向是建立和实施 制度三、 选择题1. 当代教育制度发展方向是建立和实施 制度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终身教育2. 世界上第一个颁布执行义务教疗令的国家是 o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3.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戍学制 D.壬了癸丑学制4. 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 B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戍学制 D.壬子癸学制5.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是_ A.幼儿园至初中B.小学至初中 C.幼儿园至高中 0.小学至高中第七章课程一、 概念1、 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及进程。
2、 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3、 综合课程:是打破分科课程的界限,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把有关联的学科及教学系 统中的各要素及各成分整合成为有机整体的新型课程二、 填空题1、 美国著名教育学者 博比特 出版的《课程》一书,被认为是第一本专门讨论课程的著作,也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2、 课程的纵向组织结构为: 、 、 o3、 课程资源的特点包括多样性、价值潜在性、 多质性 等特点4、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匸在被 相互适应 取向、 创生取向 取向所超越5、 从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来看,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 过程 取向的评价和 上体 取向 的评价所超越三、 选择题1、 “课程” 一词在我国文献中的出现,始见于B °A汉代 B唐代 C明代 D清代2、 D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A杜威 B博比特 C布鲁纳 D泰勒3、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洛克4、 依据 A 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 验于当年秋学期正式启动A 2001 年 B 2002 年 C 2003 年 D 2004 年5、 基础教冇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 课程改革,依据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冇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于当年秋季进入实验区。
A.第六次 B.第七次 C.第八次 D.第九次6. 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 一词的教育家是— A A.斯宾塞 B.博比特 C.泰勒 D.杜威四、辨析题1. 课程资源就是指教材这句话是不准确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來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 程资源作用丁•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如课程资源无疑是 垂要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冇利于达 成课程目标的资源五、 简述题1、 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木内容泰勒原理由确定教育冃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以及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基本环节构 成确定教育H标,是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出发点;选择教育经验和组织教育经验是课程开发的主题 环节,它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则是课程开发系统运行的结果检验和基木保证2、 课程标准包括哪些内涵?(1) 它是按门类制订的(2) 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3) 它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4)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5) 它规定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 木要求。
3、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有哪些?(1) 确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2) 努力解决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3) 因地制宜,体现出地域特性、民族特性和文化特性(4) 因校制胃,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六、 论述题1、结合所学理论,谈谈你毕业学校或所在地区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应怎样改革?第八章教学一、 概念1. 教学 2.教学组织形式 3.教学观二、 填空题1.教学是学校的 ,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加强索质教育、造就合格人才的 2. 教学过程中的三条基木规律包括 规律、 规律、 规律3. 备课主要包括以下儿点:钻研教材、 、研究教法、 4. 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1=1标的表述,应当包含以下几个要素:行为主体、 、情境或条件5.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以下三类:陈述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6. 教学中的预设与 不仅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三、选择题1.我国当今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0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D・现场教学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A.备课 B.上课C.布置作业D.课外3. 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A.读书指导法 B.发现法C.讲授法D.探究法四、 简述题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五、 辨析题1、教学就是上课。
六、 论述题1、论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