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周周末作业,历史9-11课1.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一招
  • 文档编号:227674459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5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周周末作业,历史9-11课1  第 六 周周末作业 历史 9-11 课  第 第 9 课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农业的发展  南方农业 发展的原因 (1)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2)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__  ___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__  ___ 农业发展的表现:  (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南、北 发展 对比 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 __  ___ 经济发 展区域 拓展 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粮食 作物 (1)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2)由越南传入的__  ___,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3)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4)宋朝朝廷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得到较大推广  (5)宋朝时,__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6)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苏州、湖州)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  _____  ___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经济 作物 (1)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  _,产茶的州县增加。

       (2)南宋后期,__  ___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1.概况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__  ___、__  ___、__  ___的成就尤为突出  2.表现 纺织业  丝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棉纺 织业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__  ___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种类较多   制瓷业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1)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2)北宋兴起的江西__  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__    (3)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 (1)__  ___、__  ___、__  ___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__  ___  (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____  _____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城市的兴起 兴起地点 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 代表 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__  ___和__  ___,人口多达百万 繁荣的 表现 (1)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及宅巷之内可__  ___。

       (2)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____  _____  (3)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  _____  (4)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5)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2.纸币的出现 原因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出现 (1)北宋前期,__  ___出现的"__  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意义 促进了商业交流,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3.海外贸易的发展 (1)在世界上的地位: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大商港:__  ___、__  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范围: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__  ___和____  ____  (4)管理机构: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  ___加以管理  (5)收入地位: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4.经济重心的南移 (1)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  ___时最后完成。

       (2)那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__  ___  1.经济重心南移:"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2.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1)农业(__  ___)、手工业(__  ___、__  ___)的繁荣为海外贸易创造了经济条件  (2)造船业先进,航海技术的高超,__  ___广泛应用于航海  (3)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如设__  ___加以管理  3.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从__  ___转移到__  ___):__  ___南北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__  ___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__  ___时期最终完成南移  4.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政治 (1)从唐朝中晚期至宋朝,由于中原一带战乱频繁,__  ___处于一个长期相对__  ___  (2)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采取一系列__  ___  (3)宋朝统治范围主要是南方,尤其是__  _____  ___,一定程度上促进南方经济不断发展 经济 (1) __  ___,给南方__  _____  ___、__  ___和 __  ___。

       (2)__  _____  ___,开发了江南  (3)自然条件方面:__  _____  ___,南方气候更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尚待开发的资源十分丰富 5.宋代五大官窑及瓷都:钧窑【河南禹州】、汝窑【河南宝丰】、官窑【河南开封】、哥窑【浙江龙泉】、定窑【河北曲阳】、瓷都 【江西景德镇】  6.唐宋城市布局的差异 (1)唐朝:唐朝的长安城分为坊和市,坊是__  ___,市是__  ___,界限分明  (2)宋朝:城市居民区、商业区之间的__  ___了,市场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间,店铺集中的地方形成繁华的__  ___  第 第 10 课 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 蒙古族概况: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__  ___,__  _____  ___,过着__  ___的生活  2. 背景 (1)12 世纪时,蒙古草原上部落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__  ___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2)铁木真切身感悟到只有草原统一,才能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

       3.统一 __  ___年,__  ___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  ___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1. 蒙古灭西夏 (1)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__  ___,西夏向金朝求援遭到拒绝  (2)__  ___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____年,蒙古灭金  3.蒙古和南宋的对峙: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蒙古军队南下  进攻__  ___,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 40 多年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效仿汉法(建立元朝的背景) (1)1260 年,忽必烈继承汗位,他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__  ___"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2)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建立元朝 1271 年,__  ___改国号为元,次年(1272 年)定都于__  ____(今北京)他就是元世祖 元朝的 统一   过程 (1)__  ___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2)南宋大臣陆秀夫、__  ___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3)1279 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意义 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铁木真(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元世祖)的相关史实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__  ___灭西夏时去世  (2)忽必烈:建立__  ___,定都__  ___(今北京)灭亡南宋,统一全国  2.蒙古建立、元朝建立与统一全国的过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__  ___年)蒙古灭西夏(__  ___年)蒙古灭金(__  ___年)忽必烈继承汗位(__  _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__  年)定都大都(__  _年)元朝灭南宋(__   年)元朝统一全国 (__   年) 3.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   、   、   、    第 第 11 课 课  元朝的统治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元朝的政权 性质(地位)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__  ____  ___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 疆域  疆域 范围  元朝疆域超越_  ___和_  ___。

      今天的_  ___、_  ___、云南,东北广大地区,___  _____,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版图 是我国历史上_  ___ 元朝的 民族 交融  表现 (1)边疆各族内迁: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2)原迁民族汉化: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3)形成新的民族: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  ___  影响 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二、行省制度  确立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_  ____  ___的.集权制度 内容  在. (1)由_  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2)设_  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3)设_  ___负责监察事务   内容  在地方 (行省 制度)  目的 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统治 实施 (内容) (1)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的_  ____  ___。

       (2)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 10 个行省  (3)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影响 这一行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