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届高三物理组总结.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老**
  • 文档编号:343271884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27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届高三物理组总结 201*届高三物理组总结 201*届高三物理组总结 又一届高三落下了帷幕,从成绩上分析,高分段学生还可以,年级上110分的学生2 人,100分到110分之间5人;各班平均分如下,一班84分,二班67.2分,三班53.4分;从答题状况看,试验题这次有明显的提高,总分18分,一班的平均分14.5分,二班12.9分,三班10.6分,大题的22题和23得分状况也不错,其中最让我惊喜的是23题总分18分,一班的平均分是13.7分,这个分数高于任何一次模拟考试,说明后期一班在这道题上的提升方法的确对路,学生得到了提高但是选择题得分偏低,1、2班的得分均低于我的预期,可能是由于物理选择题的后三道比拟敏捷,学生对于选择题的做法还缺乏肯定的技巧,最终得分抱负而选择题的得分凹凸的确至关重要(举例宋婉莹和赵文博两人比照) 今年是课改的第三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通过分析今年北京高考试题,明显感受到命题者们大胆探究,转变常规的命题思路。

      北京的物理考题通过变换对象条件、环境条件、变换设问角度等,向学生呈现新情景、新信息、新问题,要求学生具备对现实问题的探究意识,能用发觉的眼光对题目的物理事实和条件进展端详,并用所学学问独立地进展分析和推断,突出考察学生对学问进展重组、迁移和变通等思维要素以及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意识在这样的命题背景下,大量的“题海战术”,过分信任“熟能生巧”将难以奏效我也曾经试过“题海战术”“反复”的方式,操作的结果发觉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短期收效明显的方式,应付一些低难度、传统题型,尤其是针对根底较差的学生,的确有点效果,但是长期来说,新课改中的题目日新月异,这种方式很难保证学生面对新的背景有自己的独立的思索,因而最终并不行取 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高三物理复习如何跳出“题海”之苦,探寻鲜活有效的复习新思路是当务之急,下面我们组就这一年的复习工作谈几点浅薄的熟悉,供大家参考: 一、扣准目标,让复习过程始终心中有纲 高三总复习是一个简单的系统工程,每个阶段究竟要干什么、能干成什么?从总体目标上讲,主要是做好两件事:一是要在整个高中物理的高度帮忙学生建构完备的“学问系统”;二是根据高考考纲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考纲要求的力量。

      但总目标的达成是分段实施的,不同阶段教学目标逐步实现,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高三复习按三段式推动,各阶段目标如下规划: 第一阶段:夯实根底,构建网络以本章节为主,把相关学问点串联形成立体学问网络 构造,以“短、平、快”单元综合为主,重点培育学生理解力量和推理力量第一轮时间要长,进度要慢,三月初完毕 其次阶段:专题突破,统观全局打破章节界限,通过核心板块力与运动、冲量与动量、功与能等为主线,构建以思路主、方法、力量层面的新的智能体系重点培育学生分析综合力量、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力量,时间大约一个半月 第三阶段:查缺补漏,实战演练一方面回归教材,温习“错题”,弥补盲点(关于错题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收集好做过测试卷,不另行建立错题本,这样能节省时间)另一方面模拟高考,实战演练,进展必要的心理和应试技巧训练 二、把握方向,有所不为才会有所为 从201*、201*年北京高考试题的分析中,体会到课改后高考命题的确表达了“重根底,出活题,考力量”的命题思路,复习内容的取舍和复习目标的制定上都要关注这一命题特点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哪些是“不为”,哪些是“该为”,可能的确是需要好好思索的。

      我的理解是,“不为”是高三的复习不是高一高二学问的简洁再现,不是单纯的重点学问反复,再用“题海”加以无限次的稳固,而是重在引导学生去琢磨物理核心概念、规律的本意,深刻领悟根本思想方法,通过对详细问题尤其是社会生活、现代科技、重大大事为背景的“情景性问题”的分析争论,深刻地理解学问,感悟方法,养成学习探究意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力量,尽可能引导学生能用讨论的眼光、发散性思维对现存的问题的再制造、再构建、再琢磨,以提高学生根本的物理科学素养、独立思索习惯和学科根本力量为复习的侧重点 比方我们在万有引力的复习中,以卫星的放射、回收、定轨与变轨运行等实际问题为根本线索,以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学问和动量能量关系等为“问题解决工具”,实行低起点,逐步拓展延长,在情景的变换或设问角度的转变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通过问题的解决,形成清楚的认知图式,并养成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又比方我们在复习原子物理章节时,本章节内容比拟杂乱,学问点比拟散,我们实行的方式就是以各阶段消失的人物为主线,从人物下手,以每个人物的发觉和他们的讨论的成就和局限各是什么,梳理出原子物理的进展史,解决本章高考考点。

      把握住复习的方向,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复习物理试验的时候,考试说明 上有19个学生试验,这么多数量的试验,假如每个都从头至尾的讲试验操作、原理和数据分析,唯恐花费时间长,而且效果不见得好这时候我们肯定要把握准北京高考试验的方向和特点第一大特点:从北京卷单独命题以来,从未考过重复试验其次大特点:北京卷在试验上不犯难学生,不会有拓展和过多延长依据这两个特点,我们在复习试验的时候,把试验首先分成了考过的和未考过的,把未考过的试验列为高危试验,最终把这些高危试验分类为验证型,探究性和测量型试验通过这种有目的的梳理,极大的降低了试验的难度,让学生不再可怕试验 三、统筹协调,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 在复习教学的方式上,转变那种“学问排列+例题讲解+仿照套用”的单一复习模式,尽可能抓住典型物理模型,把学问融入多变的情景,用“问题”串联学问,引发思索,形成用思想方法对比下的核心学问来组织复习,到达前后贯穿、有血有肉 为使复习工作高效而低耗,关键在复习过程的优化我觉得以下几个细节需要关注:1.如何利用物理课本:高三复习肯定要重视物理课本物理课本的复习价值,主要表达在学问的形成过程、根本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上。

      尤其是教材上一些小试验、阅读材料和具有挑战性的思索问题,这些是不行多得的复习资料,千万别束之高阁在复习通过再制造,将教材呈现的原始性问题或现象,设计成学生探讨讨论的小课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站在整个高中物理学问的大背景下进展设疑和争论,将复习过程变成师生一同发觉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如何利用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复习课,强调整体新课教学经常是条块分别,新课学习过程,学生很难看清学问进展的整个系统,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学问点状的落实上,肯定要留意各局部学问的复习链接到整个学问体系中去,尤其留意跨板块学问间的连接与融合比方力学的复习,我们引导学生站在“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主干上,引导学生理清一个根本线索:物体的运动过程谁来定?(受力状况和初始状态)高中物理典型物理模型有哪些?([类)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简谐运动等]它们的受力特点分别是什么?你能列举对应的典型物理情景吗?处理这些典型物理过程的根本规律有哪些?(三条主线:力的瞬时作用效应牛顿运动定律;力的空间积存效应能量;力的时间积存效应冲量与动量)在组织学生各局部的复习中,始终站在这样一个大背景和主线索下进展,引导学生对这些根本问题进展必要的梳理,让在学科主干学问 和主干思想方法的至高点上俯视各个局部,这样就有了复习的“大局观”,复习便有了主线,学生才能形成清楚的学问脉络,到达厚书读薄,也才有可能消失高屋建瓴。

      3.复习课上教师该怎么讲复习阶段教师要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我觉得是高三教师思索最多的问题一节课一点也不讲,课堂容量太小,再者学生的层次也不肯定都能到达这个水平,要是讲的太多,影响学生的思维,成了“满堂灌”,也是不胜利的课堂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复习学案的制作常常是绞尽脑汁我发觉有种效果比拟好,就是尽可能用“问题”贯穿复习的全过程,让问题引导复习立足整体,确定本单元的核心学问和根本思想方法,从教材中、从学生熟识的生活世界中、从社会热点现象中及在课外阅读中查找典型的情景素材,从物理的角度对问题进展筛选,构建有效性问题,让问题成为复习课堂的中心,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要复习探讨的内容,将学问与典型的物理情景融合,在设疑导引和问题解决中,让学生自主建构起本单元的学问与方法系统,形成整体的认知构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途中领悟方法 现在回想这一届的复习工作,也存在许多的圆满,我总结归纳如下: 一、第一轮复习之后的专题训练效果不佳,几个学问薄弱之处始终不见特殊的效果,如能量观点解决问题、电磁学综合、图像应用,以及新型信息题几次分析结果是,这些薄弱局部要么属于高三补充进的内容,学生无法把这些学问内容、方法融入到原有的学问体系中,要么属于力量要求比拟高的如图像应用,新型信息题等,感觉学生在八十几分四周遇到了瓶颈,提升很困难。

      如何让后期复习消失成效,把学生的力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需要琢磨对策后期我也想了一些方法来应对,一是把简单的问题分成几个层次解决,并不要求全部人把每个层次的问题全都解决,但是每个学生都应当依据自己的水平到达应当的问题层次,并逐步提升,这样,相当于降下来难度,让学生逐步攻克二是着重带着学生从题意中建模,梳理典型模型,查找应对信息题型的对策和思路 二、后期时间紧急,学生综合运用力量不强再精简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加快第一轮复习速度精简教学模型,注意变式训练,加快第一轮复习速度,早点进入综合复习阶段,在综合运用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三、学生对错题、典型题的利用不够如何促进学生做好错题、典型题目的归类、整理和运用是我始终在思索地问题我们采纳的方式是许多学生做错的题型就在下次出题的时候再加进去,再考可是这样的作法只对学习主动的学生作用大,他们会重视小测的结果,重 视自己的考试中消失的问题,而加以解决而对于一些学习主动性不强,力量也有所欠缺的学生而言,每次的错误他都无视了,没有细致的反应和梳理,总是一次次重复的犯错,效果不佳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能真正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也尝试过要学生建立错题本,但是很快流于形式,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解决,是个课题 四、对个别学生的工作没有做到更加细致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有学生认为物理太难,这样他往往就想放弃物理的学习,高考考个保本的分就行,有这个想法的同学许多,我在这个过程中的做法是对那些确实很难提上来的同学就不去做思想工作了,但是对那些物理思维还不错,只是学问点的把握有肯定偏差的同学,我主动与之谈心,让他重拾对物理学习的信念,但是后期我们答疑的圈子也不大,所以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解决他面对的每一个问题,以至于后期有些成绩特殊差的学生的确被“无视”了我想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其实单靠老是一个人的力气的确有限,假如后期在班里让不同的学生结对学习,是不是效果能更加好点 五、对于物理不多的一些识记性的东西,还有一些非主干学问,有些学生就是不情愿去记,总觉得高考前最终一段时间背也来得及,事实上,到后期,由于备考,早就手忙脚乱,根本顾不上这些学问点所以根本概念、规律、应知应会的识记性内容可以更早地抓,完全可以在高三开头便做 六、调整心态,学会放弃进入高三下学期,在时间安排上已经不行能做许多难度较大的题目、或是弄懂自己学的一塌糊涂的某局部学问,那就要放弃。

      这种放弃不仅是对学生而言,对教师也是如此,尤其是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