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常规实验的总结.doc
4页高中生物常规实验的总结名称实验原理实验材料试剂过程注意事项一、生物组 织中还原糖 的鉴定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 糖) ,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 (在沸水 浴条件)下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苹果、梨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 为 0.1g/mL 的 NaOH 溶液(A 液)和质量浓度 为 0.05g/mL 的 CuSO4 溶液(B 液)配制而 成――现配现用)((1 1)制备生物组织样液)制备生物组织样液:将材料去皮→加水、石英砂研 磨→过滤取滤液 ((2 2)鉴定)鉴定:取试管加入 2ml 组织样液→加入 2ml 刚配制 好的斐林试剂(振荡)→沸水浴加热(2 分钟)→观察 颜色变化(砖红色沉淀)二、生物组 织中脂肪的 鉴定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 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花生种子,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体积分数为 50%的酒 精溶液,蒸馏水1 1.. 制作临时切片制作临时切片: ①①切片切片:将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切成薄片 ②②染色染色:取最薄一片放到载玻片中央,滴加苏丹Ⅲ或 苏丹Ⅳ染色 ③③用酒精洗去浮色用酒精洗去浮色; ④④制片:制片:滴加清水,并盖上盖玻片 2 2.观察:.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被染色的颗粒。
(橘黄色或红色)三、生物组 织中蛋白质 的鉴定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 可以产生紫色反应大豆种子(或 用豆浆) ,或用 鸡蛋蛋白双缩脲试剂(由质量浓 度为 0.1g/mL 的 NaOH 溶液(A 液)和质量浓 度为 0.01g/mL 的 Fecl2(B 液)溶液配制1 1.制备生物组织样液.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浸泡过的大豆+水+石英砂→研磨 成浆→过滤取豆浆 2 2.鉴定.鉴定:取试管加入 2ml 豆浆→加入 2ml 双缩脲试剂 A 液(振荡摇匀)→观察现象→滴加 4 滴 B 液(摇匀)→ 观察颜色变化(紫色)(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 物)1.鉴定实验的取材:取材料要无色或 者白色,有颜色的要做脱色处理 2.材料处理:花生要浸泡过;鸡蛋蛋 白要稀释 3.选取的鉴定剂要合适 4.产生的颜色要记准 5.斐林试剂使用:先把 A 剂和 B 剂先 混合后再加入组织样液 6、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先加入 A 剂混 匀,再加入 B 剂四、DNA 的 粗提取和鉴 定DNA 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 随着氯化钠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 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4 mol/L 时,DNA 的溶解度最低。
利用 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氯化钠溶液 中的 DNA 析出 DNA 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 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 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 质较少的 DNA DNA 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 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 DNA 的试剂鸡血细胞液 (5~10 mL)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 溶液(实验前置于冰箱 内冷却 24h) ,蒸馏水, 质量浓度为 0.1g/mL 的柠檬酸钠溶液,物质 的量浓度分别为 2 mol/L 和 0.015 mol/L 的氯化钠溶液, 二苯胺试剂一、一、DNADNA 粗提取粗提取 1 1.制备鸡血细胞液.制备鸡血细胞液:取鸡血+柠檬酸钠→搅拌(防血液 凝固)→静置一天或离心→吸去上清液即可得到鸡血细 胞液(为何不用鸡全血,不用猪血?) 2.2.提取细胞核物质提取细胞核物质:鸡血细胞液+清水→搅拌(使细胞 胀破)→过滤取滤液取滤液 3 3溶解 DNADNA::滤液+2mol/L 的氯化钠 40ml→玻璃棒沿 一个方向搅拌 4.4.析出析出 DNADNA 并滤取:并滤取:上述溶液缓加蒸馏水并搅拌,直到 白色丝状物不再增加(此时氯化钠溶液被稀释到相当于 0.14mol/L,用纱布过滤,取白色黏稠物取白色黏稠物) 5 5..DNADNA 再溶解:再溶解:将黏稠物放入烧杯中加入 2mol/L 氯化 钠并搅拌 6 6.提取较纯净的.提取较纯净的 DNADNA;;将上述溶液用纱布过滤,取滤液取滤液 +95%酒精→搅拌→用玻璃棒将丝状物卷起。
二、二、DNADNA 的鉴定:的鉴定:0.015mol/L 氯化钠+丝状物+二苯胺 →沸水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浅蓝色)1、该实验使用蒸馏水 2 次,作用 分别是 ①加蒸馏水,血细胞吸水涨破,利 于提取核物质; ②加蒸馏水使氯化钠浓度由 2M 降 至 0.14M,利于 DNA 析出 2、使用 NaCl 4 次,作用分别是: ①加 2MNaCl 溶解提取的核物质 ②(加蒸馏水)0.14M 使 DNA 析 出 ③加 2MNaCl 溶解滤取含 DNA 粘稠物 ④0.015M NaCl 溶解并鉴定 DNA 3.哺乳动物的血液不可用,因为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 细胞核五、观察植 物细胞的有 丝分裂植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常见 于细胞分裂旺盛的分生区显微镜 下,可以根据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 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各 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洋葱(可以用 蒜、葱代替) 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 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 溶液,质量浓度为 0.01g/mL 的或 0.02g/mL 的龙胆紫溶 液(或醋酸洋红液) 1.1.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根尖的培养:取洋葱放在广口瓶上,让洋葱的底 部接触水面,放到适宜的环境中,并经常换水。
2.2.制作装片:制作装片: ((1 1)解离)解离:取根尖 2~3mm 放入盛有 15%的盐酸(分离细 胞,杀死并固定细胞)和 95%的酒精的混合液(即解 离液)中解离 3~5 分钟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是被固定在细 胞周期中某一时期(细胞已经死亡)性染料(如龙胆紫)着色2 2)漂洗)漂洗:用清水漂洗 10 分钟; ((3 3)染色:)染色: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4 4)制片)制片:将根尖放到载玻片的中央,弄碎根尖,盖上 盖玻片,并压片 3.3.观察:观察: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分生区,然后换高倍显微 镜观察各时期的细胞六、观察植 物细胞的质 壁分离和复 原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 液和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水 分可以通过原生质层由低浓度向高 浓度方向自由扩散 同时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 胞壁紫色洋葱鳞片 叶外表皮(液 泡中含有紫色 素,便于观察)质量浓度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清水1. 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表皮临时装片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表皮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 滴一滴清水,取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盖上盖玻片 制成装片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央液 泡 2. 使细胞质壁分离:使细胞质壁分离:从盖玻片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
3. 观察:观察:先用低倍镜后换到高倍镜下观察表皮细胞 (液泡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 壁分离) 4. 使细胞质壁分离复原使细胞质壁分离复原:从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在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 观察:观察:先用低倍镜后换到高倍镜下观察表皮细胞(液泡 逐渐变大,原生质层又逐渐贴向细胞壁)1.实验材料必须选择中央液泡具有颜 色的植物细胞,并且颜色越深越好 2. 观察时应当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 高倍镜观察 3. 应挑选洋葱鳞片叶表皮无重叠、无 气泡的装片进行观察 4. 不能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滴加蔗糖 溶液和清水,必须在实验桌上进行, 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时,必须重复几 次七、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活的细胞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 的状态绿色植物细胞中,最容易 观察到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观察 植物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 基质中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新鲜的黑藻等 藻类植物的叶 片,叶片薄且 富含叶绿体, 不用切片直接 做成装片,就 可以观察叶绿 体和细胞质流 动取材取材→→制片制片→→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1.观察时要寻找靠近叶脉部位的细胞 进行观察,因为此处的细胞水分供应 充足,容易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
2.加速其细胞质的流动方法有三种: 一是在阳光或灯光下放置 15~20 min;二是加入热水将水温调至 25 ℃ 左右,再将黑藻放入其中培养;三是 切伤一小部分叶片3.在制作装片和 镜检时,使绿叶浸泡在水中,否则细 胞失水收缩,将影响叶绿体的观察八、比较过 氧化氢酶和 Fe3+的催化效 率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 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分别用一 定数量的过氧化氢酶和 Fe3+催化过氧 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可以比较两者的 催化效率经计算,用质量分数为 3.5%的氯化铁溶液和质量分数为 20%的肝脏研磨液做实验,每滴氯化 铁溶液中的 Fe3+数,大约是每滴研磨 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 25 万倍新鲜的质量分 数为 20%的肝 脏(如猪肝、 鸡肝)研磨液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 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 3.5%的氯化铁溶液1. 取 2 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 2ml 过氧化氢溶液 2. 1 号试管滴 2 滴新鲜肝脏研磨液,2 号滴 2 滴氯化铁 溶液 3. 堵住试管口,振荡,观察气泡量1 号试管比 2 号 试管产生气泡多) 4. 将带火星的卫生香分别放在 1、2 号试管上方,观察观察 燃烧情况燃烧情况。
(1 号试管比 2 号试管的燃烧猛烈) 5. (结论: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结论: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1.要选用新鲜的肝脏,因新鲜肝脏内 的酶的活性较高 2.加入实验材料后,应立即观察实验 现象九、探索淀 粉酶对淀粉 和蔗糖的作 用――证明 酶的专一性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性糖它 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 糖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 生成砖红色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溶 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质量分数为 2% 的新鲜的淀粉 酶溶液质量分数为 3%的可溶 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 为 3%的蔗糖溶液,斐 林试剂,热水1. 取 2 支试管编号,向 1 号加 2ml 淀粉溶液,2 号试 管加 2ml 蔗糖溶液 2. 分别向两支试管各加 2ml 淀粉酶溶液,振荡后浸入 600C 热水中保温 3. 5 分钟后取出试管各加入 2ml 斐林试剂并振荡 4. 将两支试管放进大烧杯中沸水浴加热1、该实验不可用碘液试剂 2、选用的淀粉酶不同,则反应最适的 温度要相应变化原糖,就可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 两种化学反应5. 观察颜色变化观察颜色变化 (1 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2 号没出 现砖红色沉淀) 6. (结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结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十、温度对 酶活性的影 响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 物。
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 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 后不显色质量分数为 2% 的新鲜淀粉酶 溶液质量分数为 3%的可溶 性淀粉溶液,热水,冰 块,碘液碘液1. 取 3 支试管编号 1~3 号,并各加入 2mL 淀粉溶液, 将 1~3 号试管依次放入 600C 热水、沸水、冰块中 维持温度 5 分钟 2. 另取 3 试管编号Ⅰ~Ⅲ号,并各加入 1mL 淀粉酶溶 液,将Ⅰ~Ⅲ号试管依次放入 600C 热水、沸水、冰 块中维持温度 5 分钟 3. 将 1~3 号的淀粉溶液分别依次加入Ⅰ~Ⅲ号淀粉酶 溶液振荡摇匀,并分别放入原来的温度中维持温度 5 分钟 4. 向 3 支试管各滴入 1 滴碘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观察颜色变化 (Ⅰ号不变蓝,其余 2 支变蓝) 5. (结论: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结论: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1、3 个试管中各注入 2 mL 可溶性淀 粉后,要先放入不同环境 5 分钟,使 淀粉液达到所处不同环境的温度,然 后再加淀粉酶 2、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不不 能用斐林试剂能用斐林试剂因为冰水处理的实验 组的酶并没有失活,而加入斐林试剂 后需要加热才出现砖红色沉淀,这样 淀粉酶活性会重新恢复十一、叶绿 体中色素的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 溶剂丙酮中 叶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