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烧伤及其预防控制.docx
12页化学烧伤及其预防控制 在危化品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接触到某些化学物质,如防护不当或发生事故,有时可造成皮肤、眼的烧伤,化学烧伤约占各类烧伤总病例数的5%或更多;有些化学物质还可从创面汲取,甚至引起全身中毒所以,对化学烧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6.5.1、引起化学烧伤的物质 造成烧伤的常见化学物质是酸类和碱类物质酸性烧伤使皮肤蛋白质变性、凝固,阻止剩余酸向深层渗透,所以创面较浅;但酸的浓度高,接触时间长,未及时早期处理,同样可造成深度烧伤碱性烧伤因碱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可溶性碱性蛋白,并溶解脂肪组织,使得碱性物质不断地渗入深部组织,其创面较深 1.酸性物质 (1)无机酸类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氯磺酸、氢溴酸、氢碘酸等 (2)有机酸类甲酸(蚁酸)、乙酸、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溴乙酸、过氧乙酸、乙二酸(草酸)、丙烯酸、丁烯酸等 (3)酸酐类乙酸酐、丁酸酐等 2.碱类物质 (1)无机碱类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氧化钙(生石灰)等 (2)有机胺类甲胺、乙二脓、乙醇胺等。
3.金属、类金属化合物 黄磷、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三氯化锑、二氧化硒、二氯氧化硒、铬酸、重铬酸钾(钠)等 4.其他 (1)酚类苯酚、甲酚等 (2)醛类甲醛、乙醛、丙烯醛、丁烯醛等 (3)酰胺类二甲基甲酰胺等 (4)环氧化物、烃类、氯代烃类等 6.5.2、化学烧伤的原因 化学烧伤大多数是由于设备故障、违章操作或个人防护不当等原因所造成的 1.设备故障 设备泄漏,管道堵塞,橡皮管接头脱落、破裂,玻璃仪器破碎或阀门失灵等常易造成物料溅出 2.违章操作 反应失控超温,压力过高,搬运时容器盖未盖紧或互相碰撞,工作时粗心大意开错阀门,未穿戴防护用品等 3.检修事故 ’ 检修时管道内残留料液溅出,配料、放料、清洗容器时料液溅出、爆炸等 某单位一青年工人,当三氯氧磷的管道堵塞后用水冲时,因三氯氧磷遇水发生放热反应,管内压力增高,使料液喷出,溅于面部,造成了颜面和双眼严重烧伤 由于化学物质的性能不同,造成烧伤的程度也不一样。
黄磷在常温中能自燃,氧化成五氧化二磷(P205),遇水生成磷酸所以黄磷烧伤是既有发热,又有酸作用的复合性烧伤另外磷又能从皮肤、黏膜汲取造成全身中毒苯酚也可经创面汲取,使肝、肾受损沥青熔化达250℃时,如黏附于皮肤可发生烧伤,且不容易清除氨水烧伤时,挥发性氨对呼吸道刺激大,甚至会出现肺水肿氢氟酸腐蚀性强,它可向深部组织渗入,甚至侵入骨质;接触低浓度的氢氟酸,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 6.5.3、化学烧伤的预防 为了防止化学烧伤,应强化对设备的保养和修理,防止跑、冒、滴、漏要熟悉本岗位上所接触的原料、中间体、成品的化学性能对易燃、易爆的化学物品做好防火、防爆等安全工作,例如,易燃的化学物质(如苯、石油醚、乙醚、丙酮等)应予密闭,置于阴凉通风处,远离明火、热源及氧化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橡皮手套及围裙、胶鞋,必要时头面部应戴好有机玻璃罩或防护眼镜等);尤其在容易发生皮肤、眼烧伤的现场应设置冲洗设备,在无自来水的地方,应放置清洁盆水,专人负责,天天调换,并加盖坚持清洁,以便事故发生后可及时进行自救互救 6.5.4、化学烧伤的急救 对化学烧伤的急救要分秒必争,尤其对头面部的烧伤,不仅要注意到皮肤,更重要的是眼睛。
处理方法要正确,尽量减轻伤害的程度 1.化学性皮肤烧伤的处理步骤 (1)马上离开现场,迅速脱下被化学物质玷污的衣裤、鞋袜 (2)马上用大量自来水或清水冲洗创面15—30rain冬季要注意保暖 (3)酸性化学烧伤用2%~5%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冲洗和湿敷;碱性化学烧伤用2%~3%硼酸溶液冲洗和湿敷最后仍必须用清水冲洗创面 (4)黄磷烧伤时应用水冲洗、浸泡或用湿布覆盖创面,以隔绝空气,阻止燃烧曾有一例黄磷烧伤患者,在将病人送往医院途中,伤肢既未包扎又无浸泡,到医院时伤肢上的黄磷还在持续燃烧,冒着白烟,这样更加重了烧伤的程度 2.化学物质溅入眼内的处理方法 (1)千万不要急于送医院,应当首先在现场迅速进行冲洗,以免造成失明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闭着眼睛冲洗是劳而无功的冲洗要有一定的水压及较大流量的水,才干使化学物质稀释或冲洗掉另外也可把头部埋入水盆中,用手把眼皮掰开,眼球来回活动,使酸碱物质冲洗掉 (2)电石、生石灰(氧化钙)颗粒溅入眼内,应用植物油或石蜡油棉签蘸去颗粒,才干用水冲洗,否则遇水产生大量热反而加重烧伤。
处理化学烧伤,使用中和剂时要慎重因为酸、碱中和过程中能产生热量有的中和剂本身也会刺激创面或汲取中毒所以,创面首先用清水冲洗后,强碱烧伤用弱酸(1%枸橼酸水或3%硼酸水)中和,强酸烧伤用弱碱(2%~5%碳酸氢钠水)中和,再用清水冲洗创面,冲去剩余的中和剂及防止发热 3.常见化学烧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常见化学烧伤的现场急救处理参见下表 化学名称 局部急救处理 酸(盐酸、硫酸、硝酸) 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然后再用水冲洗创面 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3%硼酸溶液湿敷,然后再用水冲洗创面 氢氟酸 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石灰水的上清液湿敷 苯酚(石炭酸) 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70%酒精外擦创面,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最后用清水冲洗创面 溴 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继用70%酒精外擦创面,再以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最后用清水冲洗创面 黄磷 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或浸泡,继用1%~2%硫酸铜溶液外擦,使生成黑色的磷化铜,以便识别清除;再以5%碳酸氢钠湿敷,然后用清水冲洗创面 硫酸二甲酯 马上用清水冲洗,继用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最后用清水冲洗创面 沥青 蘸些麻油、汽油或二甲苯擦去 对必须要转送医院的伤员,最好有医务人员护送。
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紫药水,可用清洁布覆盖,并依据伤情轻重,随带急救药品与氧气袋,以防途中发生意外烧伤面积大者,应给伤员口服适量的含盐饮料 6.6 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又称劳作防护用品,指劳作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简称护品 6.6.1、个人防护用品的分类 个人防护用品的作用,是使用一定的屏蔽体或系带、浮体,采用隔离、封闭、汲取、分散、悬浮等手段,保护机体或全身免受外来的侵害个人防护用品是发给劳作者个人随身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可按用途和保护部位分类 1.按照用途分类 1)以防止工伤事故为目的的安全护具 防坠落用品,如安全带、安全网等;防冲击用品,如安全帽、安全背心、防冲击护目镜等;防电用品,如均压服、绝缘服、绝缘鞋等;防机械外伤用品,如防刺、割、绞碾、磨损的服装、鞋、手套等;防酸、碱用品,如耐酸碱手套,防酸面罩和口罩,耐酸碱服和靴等;耐油用品,如耐油胶布制品、耐油鞋和靴、塑料薄膜制品等;防水用品,胶制工作服、雨衣、长筒和半筒靴、防水保险手套;防寒用品,如防寒服、防寒鞋和帽、防寒手套等 2)以预防职业病为目的的劳作卫生护具 防尘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服装;防毒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毒服等;防放射性用品,如防放射性服装、有机玻璃操作箱、有机玻璃面罩及眼镜、铅玻璃眼镜等;防辐射用品,如石棉制品、防辐射隔热面罩、各种隔热防火服装、电焊手套、有机防护眼镜等;防噪声用品,如耳塞、耳罩、耳帽、防声棉等。
2.按照防护部位分类 依据人体劳作卫生学,可分为头部、眼部、面部、呼吸器官、手部、躯干、耳、足部使用的防护用品也有一些防护用品有双重作用,如防尘安全帽等 1)呼吸器官防护器具 呼吸器官防护器具包括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等由于各种防护器具的构造和性能不同,使用时必须依据作业场所的危险特性进行选择选型的基本依据是: 〔1)加以防护的物质名称及其理化性质和毒性 (2)关于有急性中毒危险的场所,能否提供完全可靠的呼吸保护 (3)佩戴是否方便,活动能否不受限制 2)头部及面部保护器具 头面部防护器具主要有安全帽和面罩安全帽的功能是保护劳作者免受飞来或落下物体的伤害依据使用的要求,安全帽分为一般型安全帽、矿工安全帽、电工安全帽、驾驶安全帽等类型 3)防噪声器具 防噪声器具包括耳塞、耳罩、帽盔和硅橡胶耳塞,其形状与使用者的外耳道完全吻合,具有较高的隔声量和优良的舒适度材料无毒、表面光滑、能耐高温隔声值为32~34dB关于强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有显著的听力保护效果 4)防护服 工作服是保护劳作者在生产活动中免遭各种外力、射线和化学物质的伤害,调节体温、防止污染、适应人体机能要求的各种作业服装。
在接触酸碱的作业中,应选择耐酸碱的纤维,以阻止酸碱附着皮肤面引起化学灼伤在有很强辐射热及有外露火焰的作业场所,必须合计衣料遇热燃烧的危险由化学纤维制作的工作服,在作业中由于纤维摩擦而产生静电,静电放电火花可引起易燃物、可燃气体或易挥发溶剂的燃烧和爆炸在处理上述物质的作业中,应禁止穿用易产生静电的纤维织物 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应注意其防护特性和效用,在使用时尚应强化训练、管理和维护,才干确保其常常有效 6.6.2、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 劳作防护用品的门类品种繁多,涉及面广,正确选用劳作防护用品是确保劳作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我国公布了《劳作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1651—1989),为正确选用劳作防护用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依据工作环境和性质确定作业类别、选用劳作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必须以国家标准《劳作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1651—1989)为依据进行选用结合所须防范的可能危险,将作业类别与护品使用限制做出配伍,从而选用合适的护品 2.正确选购劳作防护用品 为了确保劳作防护用品质量,我国特种劳作防护用品执行三证制度,即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和产品合格证。
目前我国特种劳作防护用品已有安全帽、过滤防毒面具面罩、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安全带、电焊面罩、电焊护目镜、防静电导电安全鞋、防尘口罩、护足趾安全鞋(靴)、阻燃防护服、安全网、防冲击眼护具、胶面防砸安全靴、防酸服、防静电服、耐酸碱鞋、防刺穿鞋、绝缘皮鞋、低压绝缘胶鞋等19种产品执行生产许可证制度这些产品没有许可证不得生产,而且必须在产品上贴有安全鉴定证当在选购时应查问是否有“两证〞,如没有便是非法产品,则可能是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伪劣产口日日o 3.使用期限 劳作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是由多方面因素确定的,与作业场所环境状况,劳作防护用品使用频率,劳作防护用品自身材质等有密切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