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效率》沪科版教学设计初中物理.doc
5页《机械效率》沪科版教学设计初中物理 机械效率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用符号η表示,计算公式为η=W有/W总*100%生活中机械效率的应用有起重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滑轮组、滑轮组等下面是为大家搜索的《机械效率》沪科版初中物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W总、W有用、W额外的含义,并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 (2) 知道机械效率的定义; (3) 知道机械效率的表达式,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 (4) 会用公式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5)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拟、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包括组装滑轮组、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刻度尺等; (3) 通过参与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认识;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和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相互交流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机械效率的存在,并会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探究、讨论、归纳、总结 弹簧测力计、米尺、滑轮、线绳、木板、木块等 2课时 在使用简单机械提升或移动物体时,我们要对机械做功,机械又要对物体做功,那么我们对机械所做功和机械对物体做功相等吗? 1、设计方案: 2、需测量的物理量和使用工具: 3、实验考前须知: (1)测拉力时,应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绳自由端的拉力方向以竖直向上为宜,假设方向向下,操作、读数均不方便 4、设计表格,进展屡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5、得出结论:手拉绳所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重物所做的功是(相等或不相等)的 1、在上面的活动中,将钩码提升至一定的高度是我们的目的,所做的功叫做有用功,记作:W有用;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需克服摩擦阻力做功,还要克服动滑轮的重量做功,这局部功虽然并非我们所需要的,但又不得不做,我们将它叫做额外功,记作:W额外;而我们把手的拉力(即动力)对动滑轮做的功叫做总功,记作:W总 2、进一步以用水桶打水为例说明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且得出总功应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即W总=W有用+W额外 3、再次以使用斜面为例说明:将重物提高h所做的功Gh为有用功;使用斜面时,沿斜面的推(拉)力所做的功Fs为总功;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功的原理——在使用机械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总等于机械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1、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即总功 2、机械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包括克服有用的阻力,如物体的重力,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等,还包括克服额外的阻力所做的功,如动滑轮重、绳和动滑轮间的磨擦等即包含了有用功和额外功 3、理想情况下,(即:不计磨擦,动滑轮重等时)W额外=0,所以有:W总=W有用 4、一般情况下,额外功不能为零,那么有:W总=W有用+W额外 1、定义:物理学中把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η表示 2、表达式: η= W有用 /W总 ×100% 3、例题: 用一个动滑轮,将2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为120 N,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强调解题标准及考前须知) 4、说明: ①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多少,是一个比值,所以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用百分比来表示。
②因为W有用总小于W总,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为什么?可请学生答复分析) ③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性能优劣的物理量,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性能优良机械效率的上下与所使用的机械工作时是否省力、及省力多少无关;与机械工作时的快慢程度无关;与机械工作时所完成的功的数量多少也无关 (1)用定滑轮缓慢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20N,当物体提升2m时,求有用功、总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g=10N/kg) (2)由于在使用杠杆时的摩擦非常小,故杠杆是一种机械效率非常高的简单机械,假设用一根机械效率为90%的杠杆将一个18.0kg的物体提升50cm,需要做多少总功?(g=10N/kg)(提示后可让学生课后解答) 1、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课本图10-34(机械效率相等吗?) 将实验数据记入课本表格内 (1)实验、讨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 (2)学生归纳总结: ①增加物重; ②减小机械自重; ③减小滑轮转动时的摩擦阻力 2、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 (1)光滑程度相同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越小,机械效率越小; (2)木板的倾斜角度相同时,木板越光滑,机械效率越大。
1、有用功、总功、额外功、机械效率; 2、探究机械效率的变化,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课本作业第1、3、4题。












